国内、国外,渠道,还是未来?

2014-04-29 00:44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4年9期
关键词:巨头智能家居路由

国外:豪赌未来,结局一时难辨

在虚拟现实、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等领域投入巨大精力的国外互联网巨头中,站在风口浪尖的无疑是Google—几乎所有对手在VR领域一有动作,就会被拿出来与Google Glass进行正面或反面的对比。

Google也确实是牛气哄哄,早在放出概念、不见产品的时候就已经抢尽眼球。据美国媒体报道,Google Glass在2012年的Google开发者大会上收到约2 000份订单。前前后后有 8 000人通过推广活动加入“探索者计划”。不久之前,Google Glass已经又一次激发起了公众的巨大兴趣。

随着购买欲狂飙的还有争议性,最常见的莫过于其摄像功能可能会侵犯他人隐私。正因为这种担心,一些餐厅或酒吧已禁止佩戴Google Glass者进入。此外,还有Google Glass使用者收到罚单的案例,原因是警察认为这样会使驾驶员分心。

扎克伯格曾经公开表示对Google Glass抱有“期待”,而今Facebook终于斥巨资收购了Oculus VR。索尼还在摩拳擦掌计划在GDC期间推出新款VR眼镜跟Oculus打个对台,甚至已经(相当于专利局)进入虚拟现实产品相关商标的注册流程了。不甘寂寞的还有老对手微软,据外媒曝料,在某次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微软私下确认了早在2012年就已经立项的虚拟现实装置—“Fortazela”。

当然,反应某个行业的冷热度,最直接的晴雨表之一便是股市。去年,受Google Glass等因素的影响,智能穿戴股曾在A股市场上掀起一阵风潮。一年过去,智能穿戴设备概念股不时出现集体上涨的态势。究其原因,Google Glass发布、三星弯曲电池面世和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都是促成因素。5月初于北京召开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全球首台可随身携带空调“空气盒子”等新型智能穿戴设备将亮相。所谓“空气盒子”,是国内首款个人健康空气管理智能硬件,能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热闹的新闻发布会之下,却是不那么热闹的市场反响。BIIntelligence曾预测,2014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而2018年将达到3亿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的出货价格计算,2018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

实际上,Pebble 2013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为27.5万台,之后再没有公开的销量数据,这款2012年就已经推出的产品,在2014年1月的电子消费展(CES)上才进行了一次升级。

具有全球市场号召力的三星Gear在2013年11月中旬被逼急了说出已经销售Gear智能手表80万台,而将三星这一军的韩国本地媒体Business Korea称,三星Gear推出之后到11月份只卖出了5万台,每天只卖出800~900台。

这是两款明星智能手表产品的表现,与预测机构动辄上亿规模的量相差太远太远。此外,之前豪购nest的Goole,其第一季度的营收也受到了些许的拖累。如果说国外互联网巨头寄希望于争夺新的使用人群滩头阵地,智能手表与手环等种类的市场反响并不尽如人意。同时,目前的VR眼镜虽然尚不见足够数据,却也已经暴露出产品同质化严重、概念性大于实用性的隐忧。

显然,未来之路并不平坦。豪赌未来,结局一时难辨。

国内:固守本分,让人顿觉乏味

Facebook花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因为这很可能是未来的游戏方式,Google收购各种机器人公司这也可能是未来的方向……,都让人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国内,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虽然是素质提高了,但跟国外的同行相比,立马发现区别。

虽然不少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穿戴设备,涉足于智能家居等领域,但似乎更多是为了证明“我在这一波潮流之中”,说穿了就是刷个存在感而未必有具体的后续计划。除了一些“停留在概念中的产品”,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众所周知,这些领域虚热的背后,缺少真正的痛点应用,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监测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有几小时的深度睡眠等。不过这些方面,似乎很难看到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努力。

而在旧金山苹果零售店的智能配件专区里,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就是nest温控器和飞利浦的HUE智能灯这类智能家居产品,以及血氧、血糖仪等医疗产品,它们也许小众,但需求真实存在且更强。这也是为什么Google斥资32亿美元收购的是nest,而不是一家智能手环或者手表公司。其实,这也应该是国内一批互联网公司选择的突破方向。

就像小米、360、百度、极路由……,等推出的一大波“智能路由”,让人更感兴趣的还是“智能路由”成为“家庭网络中枢”的说法,“智能路由+智能家居”的组合能够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这才是它引人注目的原因。显然,“智能路由”的后续表现是让人失望的。

不难理解,因为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们都在忙着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固守本分中谋求发展的他们,无暇去顾及太多其他。当然,我们并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去苛责他们。在商业社会中将自身做大做强,这才是一个企业最应该把握的,尤其是在这个转瞬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微博上市、京东谋划上市,他们的成果也使得资本市场信服,阿里的最新一轮估价更是达到了1 680亿美元,仅次于Google。

只是,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份子,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行为还是难免让我们感觉到些许的乏味。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一个带来遐想的时代,不是么?

求同存异,未来也是渠道

当然,看着国外互联网同行的动作,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也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许还没有太大的动作,不过他们也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智能家居领域开始了关于未来的尝试。

不久之前,消息人士就传出了百度拟入股智能家居厂商的传言,这无疑是其完善家庭大数据战略布局的一步。同时,腾讯也与家电厂商展开了合作。据悉,海尔旗下的相关智能操作系统已与《微信》实现了对接测试。此外,阿里巴巴也开始了与美的的正式合作,试图推出打造“美的物联网智能空调”。

智能家居市场十几年来一直不温不火,此前,曾被寄予希望破冰的是运营商来主导,“万万没想到”的却是互联网企业的“搅局”。有业内人士信心满满地表示,智能家居行业真正火起来就在2014年。通过这一个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却又个个耳熟能详的企业名称,不难看见,一张新的版图正在成形。

不过,显然BAT们并不是简单地为了给用户带来遐想才有此类行为。他们当然也明白,国内巨头抢渠道,国外巨头赌未来,这就是当前的“格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互联网巨头们自身得以进一步完善和稳固……,渠道之争相对而言变得稳定下来,谁也难从对手的手中直接抢夺用户资源,他们也将和国外的同行们一样,开始豪赌未来,寄望于技术点亮发展的明灯。

猜你喜欢
巨头智能家居路由
海里的巨头蝌蚪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探究路由与环路的问题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
智能家居更贴心
PRIME和G3-PLC路由机制对比
WSN中基于等高度路由的源位置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