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兴伟
摘 要: 晚清以前英人来华主要以个人游历与使团出访两种形式进行,在其留下的旅华游记中,均有从词汇、语音、语法及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汉语的分析与探讨,无论其观点如何,都代表了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国社会的集体想象。
关键词: 旅华游记 汉语词汇 语音 语法 难易程度
引言
晚清以前(17、18世纪)已有大量英人来华,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1793年)之前,主要是商人、海员、军人的个人行为,而在其访华之后,多为英国政府或组织的集体行为。源于对不谙中文造成麻烦的深刻印象①,这两类来华英人都在各自的游记中留下了自己对汉语的认识和理解。就具体的语言要素而言,其关注点依次为词汇、语音、语法。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探讨17、18世纪来华英人在其所著的游记中对汉语的认识和评价。
一、 词汇
“量大”是汉语词汇留给英人的第一印象。以巴罗为代表的旅华英人认为:汉语每个字就是一个音节或一个词,而声调不同、发音的轻重,还会造就出另外的字,这就使得中国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掌握,更谈不上关注其他科技或文学等更富创造性的东西。但以马戛尔尼为代表的英人却认为:汉语词汇量目前是多于英文,但英语词汇量日后会随科技的发展而增加,而汉语词汇量再大,也不可能超过欧洲诸国语言词汇的总量,因此,以字数多寡来否定一种语言的价值不科学。另外,汉语尽管只是一种带有“素描”或“简化图形”性质的语言,但它可表达中国人生活的各种关系并可描述其内在的本质;由于只有熟悉汉字所具有的意义才能真正学好汉字,汉语学习类似对百科知识的探索,那种认为中国人学汉语就无时间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或文学创作的说法不成立。
就汉字的构词法而言,培根一早即提出中国及远东诸王国因使用表示事物而非声音的符号——“真字”,让不通言语的人群也能互相读懂对方书面语的观点②。其言下之意是表意的汉字在促进理解方面强过表音的字母文字。他的这一观点遭到了部分旅华英人的反驳,他们坚称:就简洁与表现力而言,英文要远胜于汉语,因为英文能用数量极少的字母表达使用大量汉字后才能表达的思想。
二、语音
“汉语里没有‘R这个字母,而且中国人发不出这个音” ,这是17、18世纪旅华英人在论及汉语语音时的一致看法。同时,他们指出了P、L、D几个音一般不在中文单词的词尾出现,西文里的B、D、G音在汉语里也不存在等“规律”,并将原因归结为中英两国人的发音器官,特别是牙齿构造的不同。除此之外,他们还注意到发音和声调会影响汉语单词的意思,甚至书面语的意义,造成对话双方的误解或词义的模棱两可。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宽容”地认为这是在表达上具备谦恭、实用、简明等性质的汉语,在由高度的古老性或朴素性向模拟性(语言对现实的模拟)发展时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
三、语法
汉语语法具有有限性和无规则性的特点,是来华英人都接受的命题。支持方认为,汉语的这一特征恰好使汉语学习者不必为词法、句法、动词的变位或其他词性的词形曲折变化所累,其记忆和发音系统只需关注那些能对此进行区分的最小发音单位即可。而批评方则认为,由于缺乏逻辑、归纳和推理,汉语是一种最复杂难懂且笨拙的思维工具,它所表达的内容过于笼统且准确性不足。具体而言,汉语书面语一般不使用在口语中使用的助词,但后者恰好对于说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
四、难易度
认为汉语难的一派强调其在发音、概念组合、语调等方面的“神秘性”,使得理解这些“丑陋的图形”比下矿井更辛苦。除无法轻易确定汉字的读音及含义、汉语的书写需要艰苦学习外,阅读和理解书面语更容易给学习者带来疑惑和混乱:不仅常年在广州经商或居住的英人无法掌握流利的中文,就连长期在清廷里供职的西人也无法胜任为马戛尔尼使团翻译或撰写公文的任务。认为汉语简单的这一派强调:由320个单音节组成的54409个中文字由于只是一种结合了声音、图画和形象的符号而显得特别简单。 这一点在随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时年12岁的小斯当东只在航行期间非正式地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就能在入华后与中国人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事实中得到了印证。
结语
马戛尔尼之前的商人、海员、军人在谈论汉语,时最重视的是与普通人或商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连的口语而非书面语,对汉语的论述尚未触及诸如语法之类的深层结构。究其原因,在于这批人文化水平差,对汉语浑然不懂或仅仅略知皮毛,在中国停留时间短且少有机会与中国文化高层人士和中国典籍接触。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随着来华英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其与中国各阶层人士、先前已来华西人交流的加强,英人对汉语的认识开始深入。但不管怎样,来华英人游记里关于汉语的种种论述,都体现了法国比较学者巴柔对形象学问题的描述,即在对异国形象或描述进行研究时,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具体而言,他们对汉语的记录往往没有就语言本身进行介绍和分析,却总喜欢将其与文明的优劣性联系起来,比如通过宣扬汉字的落后来否定或质疑中国的一切。
注释:
①William Jardine Proudfoot.Biographical Memoir of James Dinwiddie L. L. D., Liverpool,1868:210,251.
②Francis Bacon.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