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棉花战略东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4-04-29 23:53刘贞贞平文超张忠波李洪芹孙玉英柴卫东王晓梅钮向宁祁婧刘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6期
关键词:盐碱地问题及对策棉花

刘贞贞 平文超 张忠波 李洪芹 孙玉英 柴卫东 王晓梅 钮向宁 祁婧 刘永平

摘要 为保障粮食产业安全,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分析了促进棉花生产向滨海盐碱地转移的重大意义和优势条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加大资金投入,集中连片平整土地、构筑台田、沟渠相通排水淋盐等土地治理措施是棉花生产战略东移的前提;搭建平台、聚集人才、组建专项科技团队,解决不同类型盐碱地棉花生产关键技术问题是棉花战略东移的基础;形成适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管理的现代化植棉技术体系,是支撑棉花生产战略东移的关键;创新棉花产业化经营体制,组建棉花专业协会,市场化运作,稳定提高农民植棉收入预期,是环渤海盐碱地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河北省;盐碱地;棉花;战略东移;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125-04

The 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astward Strategic Shif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LIU Zhen-zhen, LIU Yong-ping et al

(Ca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Cangzhou, Hebei 061001)

Abstrac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superiority 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grain industry securit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limited farmland reserve for grain and cotton and promoting cotton production transferred to coastal saline land were analyzed. Som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is field were discussed. Increasing capital input, leveling centralized land, constructing building stair-fields, digging drains and leaching salt were considered as the premise for the eastward strategic shift of cotton production. Establishing platform, attracting talents and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teams wer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to solve cotton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saline-alkali soils.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technical system characterized as large-scale cultivation, mechanization management was the key of the eastward strategic shif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and raising the farms income steadily were the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Saline land; Cotton; The eastward strategic shif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1 棉花生產战略东移的重大意义

棉花产业是农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从业人员最多、商品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又是棉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2012年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8%,棉花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5%(图1),棉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2001年为532.8亿美元,2012年提高到2 549.2亿美元(图2)[1-3]

口国以来,供求缺口不断增大,200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外需疲软的条件下,供需缺口达35%。2012年我国棉花净进口高达513.7万t,占国内总产量的76.4%,占总需求量的近50%,棉花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近50%[4]。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致使我国棉花产业面临巨大风险,2003和2010年的市场剧烈波动即是实例[5]。这2次市场动荡都是国际市场投机资金利用我国国内棉花供求矛盾突出、进口需求增加的时机大肆炒作,推动国际棉价疯狂上涨后又抽资做空,造成棉价猛烈下跌,致使我国国内棉价经历“过山车式”的大幅度起落,很多企业因此大伤元气,整个棉花产业链受到重创。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经历2次巨大震荡,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缓解棉花供求矛盾保障棉花产业安全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人口规模巨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政府首要目标,在现有耕地红线不能突破的前提下,棉花挤占粮食既不可行也行不通。提高棉花单产虽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我国棉花平均单产已达到一个较高的临界水平,2011年世界皮棉平均产量795 kg/hm2,我国为1 200 kg/hm2,新疆有不少地块已达3 000 kg/hm2以上,难以在短期内继续大面积提高单产[6]。因此,缓解棉花供需矛盾需要加快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特别是宜棉区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扩大植棉面积,增加棉花总产量。

河北省是全国第二大产棉省,2001~2011年年均棉花种植面积59.3万hm2,年均总产量59.8万t,分别占全国的11.4%和9.6%,在全国棉花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20世纪80年代河北棉花第一次战略转移,从水肥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转移到干旱缺水的黑龙港流域,目前河北省90%的棉田集中在黑龙港地区,但受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棉田水肥条件的改善及种棉效益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在逐渐缩小[8-9]。因此,加快环渤海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棉花生产向滨海盐碱地战略东移,对稳定棉花种植面积,缓解棉粮争地矛盾,保障粮棉产业安全,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 棉花生产战略东移的优势条件

2.1 土地资源优势

我国滨海宜棉区内盐碱地面积80万hm2,环渤海盐碱旱地有46.7万hm2,其中沧州市盐碱地面积为30万hm2,冀东滨海平原,过去采用种植水稻改良盐碱地的措施正在受到淡水资源匮乏的制约,水田改成旱地,而水改旱的结果是土壤盐渍化,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10]。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为缓解耕地日益紧张的压力,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目标,必将加快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而且滨海盐碱地大面积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集中治理,开发规模大、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开发成果易于巩固,有利于未来规模化集约经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要求,加快开发改造利用滨海盐碱地发展棉花生产,具有土地资源优势。

2.2 作物与气候优势

棉花抗旱耐盐适应性强,具有盐碱地先锋作物的称号,生长极限盐度为7.7 ds/m(1 ds/m=0.064% NaCl),每超过耐盐阀值1 ds/m产量降低5.2%,而小麦为6.0 ds/m,玉米仅为1.7 ds/m[11-12]。棉花的耐盐性在大田作物中本来就具有較大优势,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耐盐育种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棉花抗旱耐盐性将有所增强。Yan等分别将拟南芥中蛋白编码基因GF14λ和液泡膜AtNHXI基因转入棉花,有效提高了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抗旱性,在高盐胁迫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效率和氮吸收速率,而且皮棉产量也得到提高[13-14]。随后,又有学者将盐芥TsVP基因转入棉花,提高了逆境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棉花的产量[15-16];Pasapula等在棉花中转入并表达AVPI基因,提高了棉花的抗旱耐盐性,大田条件下皮棉产量有所增加[17]

河北环渤海区域无霜期200~220 d,年降水550~650 mm,有效积温4 100~4 300 ℃,日照时数2 500~2 700 h,常年平均值为2 648 h,特别是秋季温度高,日照充足且土壤富钾,棉花枯黄萎病较轻,具有生产优质棉的气候优势[18-19]

2.3 比较效益优势

河北滨海盐碱旱地受盐碱干旱和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广种薄收,不仅土地利用率低,而且产量仅为高产的30%~50%,年收益7 500元/hm2左右;而外地农民承包大户种植棉花一般产籽棉3 000 kg/hm2,高产地块达3 750 kg/hm2,收入达15 000元/hm2左右,比较效益明显。农民的种植行为不仅受到作物间比较效益的影响,也受非农收入、种植习惯和技术水平的影响。由于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工业项目多、投资大、发展快,劳动力紧张,劳动成本上升较快,当地农户种植棉花较少。目前滨海盐碱地棉花种植以外来承包大户为主,承包种植面积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规模化种植效益较高,正常年份收入可观。

2.4 工程治理与科技结合示范优势

2009年以来,沧州沿海各县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每年投入资金800万~1 000万元,平整土地,构建台田,治理盐碱荒地100~133 hm2。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棉花创新团队、沧州市农科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等科研机构,在土地工程措施治理的基础上,针对环渤海盐碱旱作区,春季盐碱干旱保苗难、夏季雨丰易徒长及常规棉花种植管理烦、用工多、效益低的问题,开展以棉花耐盐品种的选育为基础,以水分周年调控、抑盐保墒为前提,以微沟集雨抑盐、机械化一播全苗技术为关键;以建造高光效株型结构和种植结构、抑芽增铃简化高产为核心,以农机农艺结合提高功效为保障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和经典节水抑盐经验总结,形成盐碱地棉花省工高效集成技术体系。2010~2013年在南大港和海兴县滨海盐碱地大面积生产示范,节省用工70%,籽棉产量3 750 kg/hm2以上,示范效果显著,展现了工程治理与科技结合的示范优势。

3 棉花战略东移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治理投入多,周期长,农民难以承担

滨海盐碱地地貌条件高低不平,“春季干旱白茫茫,夏季雨多水汪汪”,旱涝频发,广种薄收,土地利用率低。工程治理是发展棉花生产的前提条件。土地治理标准:干渠支渠毛渠相通,排水淋盐集雨结合,平整土地、构筑台田,田间林网、道路配套。根据农业开发土地治理示范工程测算,投入为1 500~2 000元/hm2。每1 000 m修一条干渠,底3 m,上口8~10 m,深3~4 m;每300 m一条支渠,底1~1.5 m,上口3~4 m,深2~3 m,每50 m一条毛渠,底0.5 m,上口2 m,深1.5 m;每条台田间隔30 m在地下1.2~1.5 m处铺设打孔的PVC管,雨季盐分随水流入PVC管中排入主渠,降低耕层含盐量。不仅工程措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而且盐碱地改造初期产量较低,改造成稳定的中高产田,仍需要继续投入。现在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外出打工,对于投入多、周期长、收效缓慢的盐碱地治理工作,农民不愿意、也无能力承担。

3.2 淡水资源匮乏,雨水资源浪费

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区域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180 m3,耕地淡水资源占有量1 620 m3/hm2,仅全国平均值的9%和6%[20],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蒸发量1 980.7 mm,年降水量550~650 mm,但年际间差别较大,年内降水极不均衡,65%的降水集中在7~8月份[21]。棉花耗水规律研究显示,花铃期是生育期内耗水量最大的时段[22],但笔者通过试验发现盐碱地棉花生育期耗水320~340 m3,苗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4%,而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区域春季干旱土壤返盐,棉花播种保苗困难;棉花开花结铃与高温高湿同步,降水较多的季节,由于缺乏储存淡水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只能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淡水资源匮乏是该区域大面积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制约瓶颈之一。

3.3 科技投入不足,缺乏稳定持续专项资助

科技创新是促进盐碱地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200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沧州市农科院等有关专家,从不同部门、不同角度立项,开展盐碱地棉花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如咸水结冰以盐治盐技术、微沟集雨抑盐保苗技术、品种耐盐技术等,示范效果显著,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但是滨海盐碱地棉花科技创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起步晚,人员少,问题多,不仅需要品种耐盐、地膜抑盐、沟播避盐、培肥吸盐、播期躲盐、滴灌压盐等具有盐碱地特点的技术研究,更需要高产简化、农机农艺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适宜规模化种植、轻简化机械化集成技术创新;由于缺乏稳定持续的专项资金支持,影响科技创新的深入和科技示范的持久性,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战略东移的重要因素。

3.4 产业化经营机制滞后,植棉效益不稳

滨海区域地广村稀,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棉花生产潜力,但目前棉花生产是点片种植,分散管理,服务体系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化体系。棉花產业是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市场波动大、价格变化快,一家一户的农民不仅难以得到及时全面的技术服务,更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同时从事棉花生产的农民大多是老人和妇女,科技意识不强,植棉技术水平较低,预期收入不稳,严重影响农民的植棉积极性,也是影响棉花生产战略东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投入,整体开发,促进发展

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是一项投资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流转结合整体推进。土地整理要高起点整体开发,提高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开发效率,为今后规模化集约经营创造条件;加大专项投入,整合农业开发土地治理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国土资源开发资金,并制定优惠政策,延长承包开发利用年限,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多措并举,打破村户土地界线,集中连片平整土地,构筑台田、沟渠坑相通、排水淋盐集雨相结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如阳光培训工程、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项目向盐碱地区域倾斜,土地治理与科技研发相结合,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轻度盐碱地抓推广,中度盐碱地搞示范,重度盐碱地联合攻关。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土地治理速度,是促进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发展的前提。

4.2 搭建平台,聚集人才,支撑发展

滨海盐碱地发展棉花生产受盐碱、干旱、淡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紧张和农民植棉技术水平低的影响,难度大、周期长、任务重,涉及学科多,需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盐碱地棉花研发中心,设立重大专项,提供持续性经费支持;聚集国家、省、市、县科技人才,组建专项科技团队,形成合力,开展耐盐品种选育,简化高效集成技术创新、水盐调控与培肥、机械化管理与采摘,高效生态模式构建,信息技术应用等重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解决不同类型盐碱地棉花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科学先进、简化高效、可操作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的适宜规模化现代植棉技术体系,同时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棉农技术水平,抓好典型示范,使棉农“学有榜样,看有典型,种有效益”,提高农民植棉积极性,依靠科技创新和典型示范引导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

4.3 创新机制,组建协会,持续发展

建立棉花产业化经营机制,稳定提高农民植棉收入预期,应积极探讨以棉花加工纺织企业为主导;以棉花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以产、加、销结合,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政府支持、科技支撑、企业主导建立优质棉原料基地,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农资、农技服务中心,创建“企业+协会+农户”的股份制棉花生产、加工、营销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新型棉花生产、营销机制,实行现代化的开发经营管理模式,是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艳斐.2012年中国棉花市场发展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2(11):60-61.

[2] 边春和.2012年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对2013年的展望[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5):46-47.

[3] 海关信息网.宏观主要统计数据[EB/OL].http://www.haiguan.info/NewData/NewDateList.aspx?d=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主要货物进口数量[EB/OL].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8731D8695- 72E6E9DB 85D5772EE01FB44?m=hgnd.

[5] 蓝海涛.2012年中国农业经济形势与2013年展望[J].中国合作经济,2013(1):6-10.

[6] 陆培法.新疆棉花生产创纪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11-2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2012/indexch.htm.

[8] 于凤玲,秦新敏,田俊兰.河北棉花生产形势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棉花,1996,23(10):36-38.

[9] 龚焕文.从河北省棉田东移看因地种植的经济效益[J].农业技术经济,1984(6):5-8.

[10] 董合忠.盐碱地棉花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 SHARMA S K.Saline environment and plant growth[M].India:Agro Botanical Publishers,1986.

[12] 赵可夫.植物抗盐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3] YAN J Q,HE C X,WANG J,et al.Over expression of the arabidopsis14-3-3Protein GF14λ in cotton leads to a “stay-green” phenotype and improves stress tolerance under moderate drought conditions[J].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2004,45(8):1007-1014.

[14] HE C,YAN J,SHEN G,et al.Expression of an arabidopsis vacuolar sodium/proton antiporter gene in cotton improves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under salt conditions and increases fiber yield in the field[J].Plant Cell Physiol,2005,46:1848-1854.

[15] LV S L,LIAN L J,TAO P L,et al.Over expression of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H+-PPase(TsVP)in cotton enhances drought stress resistance of plants[J].Pllant,2009,229:899-910.

[16] LV S,ZHANG K,GAO Q,et al.Over expression of an H+-PPase gene from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in cotton enhances salt tolerance and improves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J].Plant Cell Physiol,2008,49:1150.

[17] PASAPULA V,SHEN G,KUPPU S,et al.Expression of an arabidopsis vacuolar H+-pyro-phosphates gene (AVP1)in cotton improves 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 and increases fibre yield in the field conditions[J].Plant Bioteclznol J,2011,9:88-99.

[18]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厅,河北省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9] 2012/沧州市政府年鉴编辑部.沧州年鉴[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20] 付荣霞.河北沿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产业布局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6(1):108-111.

[21] 刘慧涛,谭莉梅,于淑会,等.河北滨海盐碱区暗管埋设下土壤水盐变化响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2):1693-1699.

[22] 朱自玺,赵国强,邓天宏,等.棉花耗水规律和灌溉随机控制[J].应用气象学报,1998,9(4):417-424.

猜你喜欢
盐碱地问题及对策棉花
盐碱地也能种粮食?
棉花是花吗?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棉花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
盐碱地变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