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文章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厘清社会资本的内涵,探讨其与就业的关系。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探讨开发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期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资本理论 农村大学生 就业
[作者简介]刘国强(1972- ),男,内蒙古通辽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和职业教育。(广东 深圳 51805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10-03
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低,有些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为城市的“蚁族”“漂族”。有些学生靠出卖体力劳动为生,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出现大学生农民工群体。就业困难容易使农村大学生心理失衡,社会认同感减弱。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有诸多原因,个人素质不足是主要原因,但个人社会资本匮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农村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劣势使得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值在不断降低,引发人们对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等问题的关注和社会阶层固化的担忧。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窘迫还促使许多农村家庭做出放弃教育的选择,恶化了原本薄弱的农村教育。因此,要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要对社会资本问题加以重视和研究。
一、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系
1.社会资本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社会学、政治学、行为组织理论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功能进行了解读,普遍存在着三种学说,即“社会资源说”“社会关系网络说”和“社会收益能力说”。笔者在综合中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解释基础上,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源,是镶嵌在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上的一种可投资、收益和利用的社会资源,即为了特定目的,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动员的各种关系资源和能力的集合,其中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依托的载体。
2.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在社会转型期并不完全属于经济领域,而是充满着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网络,就业制度也处于不断变迁中,在缺失正式制度的环境下,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将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就业信息缺乏透明性和易得性,造成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阻碍了劳动力获取相关就业岗位的途径。社会资本优越者率先获得就业信息、节约搜寻成本,甚至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推介直接获取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职位的适配性。同时,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决定了社会资本优越者可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就业层次,增加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比率。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资本分析
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对大学生来说,其所处家庭和学校关系网络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社会资本载体。对农村大学生来说,其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单一,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薄弱。
1.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比例持续下降,学校社会品牌资本处于劣势。由于市场人才的供需失衡,许多企业存在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费现象,动辄以“211”院校、“985”院校作为筛选第一道屏障。教育经费投入的悬殊、父母的文化资本和家庭的经济资本等均不占优使得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持续下降,高校扩招后,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没有增加,其向上流动的能道也日渐狭窄,而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价值贬值,学校品牌资本效应递减,使得农村大学生在以名校为导向的就業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毕业生初次求职成功的渠道看,大学招聘会是重点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渠道,而非重点院校毕业生中通过亲朋好友的推介就业质量更高。这说明,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在就业中的影响已不可小视,并且这一现象在非重点大学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北京大学的调查也显示,学历层次愈高,学校知名度愈大,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就愈小;反之,则愈强。
2.农村大学生家庭资本不足,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村大学生通过继承和先天赋有的社会资本不占优势,加上农村的社会文化封闭单一,其家庭资本和亲戚资本具有同质性,通过家庭和亲戚获得充裕社会资本的机会不多。同时,社会个体在人际交往时往往选择与自己身份、地位、环境相当的人员接触,因此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比较狭小、封闭,社会资本总量不足,结构单一,从家庭资本获得就业帮助的机会较小。
3.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社会资本增量乏力。农村大学生受基础教育投入、家庭条件、经济因素等影响,在兴趣特长、自我表现、自信心等方面与城镇学生相比有差距。在大学,许多农村学生担负着家庭经济负担,将获得奖学金作为大学追求目标,他们没有拓展社会关系网的渴求,也没有认识到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常表现出自闭、不与人交往等孤僻行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本来可以拓展其人际关系网络,改变其社会资本同质性的机会,但受经济条件、固有价值观念等限制,农村大学生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和社会锻炼,在就业软实力如交流表达、沟通协作、策划组织、社会阅读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社会资本后继增量乏力。
4.观念落后限制了农村学生对社会资本的利用。卢曙光的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家庭出身的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最少,干部家庭出身的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最多,但出身于“工商业者”和“农民”家庭的毕业生最为认可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这也反映出农村大学生就业日益走低时,他们对社会资本既崇拜又无奈的情感。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同质性太高,对其就业的帮助有限;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对社会资本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关系社会资本的水平,认为依靠社会资本就是走后门、投机取巧,而靠个人资本获取工作才能体现个人价值。有些农村学生自尊心过强,产生过浓的自我保护意识,拒绝社会和个人的帮助,这也使农村学生本来稀缺的社会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关系网络闲置,影响了就业质量。
5.体制性障碍限制了农村大学生充分就业。我国就业市场还有待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限制了农村大学生充分就业。首先,当下大学生人事管理制度仍保留较强的计划体制痕迹,限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急需人才的中小型企业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接档等问题;而许多城市为保护本地生源在就业招聘中设置户籍壁垒如“仅限本地生源”或“本地生源优先”,这些户籍制度的限制无疑为农村大学生充分就业设置障碍,社会资本有利群体可以利用户籍、城乡、地域等与工作属性无关的特定准入条件、特定规则、信息封闭等手段屏蔽部分学生,试图将获得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作为排除他人的正当理由。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社会影响
1.出现社会阶层流动固化,影响社会和谐。“穷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的概念日渐流行,说明人们对阶层固化现象的关注和忧虑。农村大学生由于体制制约、基础教育薄弱、社会资源贫瘠等因素,缺乏与城市子弟的竞争和优势。一部分人坐享父辈积累,轻易获得财富、资源和社会地位,不仅有悖于公平正义,更易使其他人群产生不公平、被剥夺和无助感,这种体验对“无背景、无权力、无关系、无人脉”的农村学子而言感触更深。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凸显,弱势群体的固化必然影响社会和谐。
2.不利于农村的基础教育,最终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中,家庭承担比例过高,农村家庭供养大学生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式投资,其目的是希望孩子毕业后可以光宗耀祖、回报家庭。而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顿使收回成本、光耀门第、偿还债务等遥遥无期。教育投资效率不断降低甚至为负,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凭崇拜,使许多家庭放弃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持,这种负面的示范效应甚至波及初中、高中,“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农村已有所抬头,进一步影响了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而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农家子弟只有留在农村复制父辈的命运,或者出去在低端产业依靠体力打工,他们中极少人能改变命运,最终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3.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影响身心和谐和社会稳定。农村大学生短短的三四年间经历了“天之骄子”到无处安身“游子”的心理动荡,易使其产生悲观、失望、愤恨等负面情绪,甚至扭曲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他们的处境得不到解决,长时间在社会底层游荡、徘徊,也容易使其产生攻击他人甚至反社会的过激行为,不能充分就业导致的经济困顿还会使部分人卷入传销、抢劫、偷盗等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4.浪费国家教育资源,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过于倚重社会资源不能充分就业,说明高校教育培养价值在市场中难以得到体现,大学生耗费国家和家庭的巨大资源,所学知识却不能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造成知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麦克思2010年、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的人才大量外流到其他国家,也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竞争。
四、开发农村大学生社会资本的途径
1.政府和社会要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要完善相关制度,给农村大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第一,要推进户籍改革,建立统一流动的户籍制度,改变过去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模式,逐渐淡化户籍对人的影响和限制,可代之以公民身份证制度管理,让农民真正享有进入城市生存的自由和选择权利,使他们在就业、生存、发展、心理、风险成本上与城市居民相同;第二,要彻底根除限制人员流动的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给大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2009年,国家取消了直辖市以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政策,但落户相关的人口指标和人事指标等隐性限制条件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现有政策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第三,政府应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匹配的法律和政策制度,消除社会资本在就业上的比重,强调公平秩序和法治精神。杜绝生源、毕业院校、性别等与就业属性无关的歧视行为,对某些单位优先照顾内部子女就业和官员以权谋私等情况,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监督和严惩。
2.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实现教育公平。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资源失衡使得农村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从源头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使每个人都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第一,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现状,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特别要多扶持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以加大向农村公共教育经费倾斜的力度,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平衡县级政府投资预算缺口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规范专项教育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方法。第二,统筹城乡师资队伍,制定向农村适当倾斜的双轨制编制标准,满足农村对师资数量的需求,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使优秀师资能在农村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第三,引导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在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支援、对口帮扶方面,以捆绑考评等利益手段作为驱动,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主义。
3.消除教育的过功利化,提升农民的教育价值观。尽管当下中国存在权利和资源不均所造成的机会不等,导致农民子弟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变得缓慢。但要清楚地看到,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不读书前途更加渺茫。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中国特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学习道德,使教育的价值偏离了轨道,学习目标不是追求知识和真理,而是为了升官发财,教育走入了过功利化的歧途。我们不否定农村家长对读书附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目光短浅、观念狭隘只会使孩子的路越走越窄。家长应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会带来更长期的回报。
4.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声望。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教育质量急剧下滑,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凭崇拜被质疑和颠覆,导致许多家庭做出放弃高等教育的选择。作为高校来说,首先要反思和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出口旺则进口畅,如果培養的学生在社会“水土不服”,那长期看学校的生存就岌岌可危。第二,社会资本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不断培育和增长的资源。引导学生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个体社会资本的累积,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校园和社会活动,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开拓其关系网络的异质性。第三,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声誉,树立品牌效应。学校品牌的提升有助于维护现有用人单位资源和开拓新的社会资源,有助于整合和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社会合作。
5.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作为农村大学生要积极转变观念,两手都要抓,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就业实力,另一方面要摒弃社会资本中的灰暗色彩,注重学习和积累个人社会资本,为良好的就业做准备。
虽然我国目前阶层固化的态势比较明显,但不断健全的公平竞争机制保证了有理想、有方法、肯吃苦的有志之士实现阶层的合理流动。作为农村大学生,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吃苦、抗挫折能力强、愿去基层工作的优势,找准定位,不跟风、不攀比,主动出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其次要弥补自己在职场中的弱势,善于维护和挖掘血缘、地缘资本,形成社会资本中的强关系网络,通过社会活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社团活动等载体,拓展人脉资源,扩大社会资本的增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响应政府号召,不把眼光只局限在城市,积极参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工作,投身到中西部地区建设事业中去,走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打造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方志.教育资源失衡对寒门学子不利[N].现代快报,2011-08-25.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潘晓凌.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N].南方周末,2011-08-04.
[4]释均.“穷二代”成“蚁族”加剧阶层断裂[N].嘉兴日报,2010-05-21.
[5]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趋固化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9).
[6]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J].新华文摘,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