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晨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会计国际协调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史进程,深入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历史回顾;国际协调;现状分析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日益成为各国企业深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这一背景下,过分强调会计国家化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会计国际化需求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工作成绩斐然,但任务的复杂性意味着未来较长时间内它仍将是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史回顾
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工作始于改革开放,鉴于会计环境的差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初步协调阶段(78-91年):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端,会计环境的转变要求会计工作做出相应调整。79年起,我国逐步借鉴国际惯例,81年,开始国外会计著作及准则的翻译、出版工作,并结合国情尝试制定会计制度。88年,会计准则研究组成立,负责国际准则的研究及国内准则的制定,后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向国际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快速发展阶段(92-00年):92年,“两则”、“两制”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工作的重要里程碑。93年,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财政部与体改委联合颁布《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自97年起,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我国陆续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同年,我国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观察员的身份正式加入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为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打下了坚实基础。00年,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情,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制度》。
不断完善阶段(01年至今):01年4月,我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与到会计国际协调的工作中来。11月,WTO的加入为会计成果的借鉴交流提供了机会。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制度》之后,06年还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目前,我国的会计国际协调工作仍未停止。
二、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工作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成绩
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财政部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及13项会计制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准则与制度并行的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准则以当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为蓝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报表体系等,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正式开始。近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及《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会计国际协调全面推进。06年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解决了会计理念、原则和方法等深层次问题,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趋同。而趋同“路线图”的发布,则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向全球高质量的统一会计准则迈进。
2.兼顾国情与国际惯例
(1)会计信息透明度方面:从绝对保密转为逐步公开,并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全过程作了规定。
(2)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从仅强调合法性转为兼顾合法性、有用性、可靠性及相关性。
(3)会计和税务的关系方面:从会计制度服从于税法转为实行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与税法适当分离。
(4)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并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性原则。
3.国际会计活动的参与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活动,力求国际会计指南、文献及惯例能够较多体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目前正在响应G20高峰会议的号召,全面参与全球会计准则制定,加快了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进程。
(二)问题
1.实质性差异的存在
二者差异中典型的是对关联方的界定,我国准则规定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而国际会计准则则规定,凡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为关联方。这一差异源于我国目前受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仍占相当比重,若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界定,很多并无投资纽带关系的企业也会成为关联方,显然,此时完全披露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公允价值运用程度低
公允价值计量能及时确认变动损益,更准确反映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波动,明确企业财务状况。但从我国经济环境来看,有效市场的缺乏难以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若仅为获得相关性而忽视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也不能产生更有用的会计信息,甚至可能导致利润操纵。
3.会计实务国际化缓慢
相对于会计准则的高度趋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相对缓慢。专业判断的局限性、准则的不健全以及相应经济法规的不完善,势必会影响会计准则实施的质量,也意味着会计实务国际化是更为艰巨长远的任务。
三、建议
1.正视实质性差异
实质性差异源于中国特色与国际化间的矛盾,这一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但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国际开放机制发挥作用,尽可能化解差异。同时,主动与经济背景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合作,借助区域力量扩大话语权,提高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使这些差异得到充分理解和认可。
2.审慎使用公允价值
结合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公允价值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或项目,注意追踪使用效果,并针对应用障碍,颁布具体指南或解释公告予以指导和规范;对于部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密切关注相关环境的变化,逐步放宽限制条件,使计量属性的使用更接近国际惯例;而对于无法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可通过表内历史成本确认,表外公允价值补充披露的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重视制度间的关联互补
要确保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不仅需要高质量会计标准,而且必须使其与相关法规相协调,加强彼此的关联性。对于会计准则中与国情不相适应的问题,及时在指南或公告中补充解释,发挥联动功效。
总之,会计的国际协调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处理好国际化与中国特色间的关系。做到在国际层面上,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互助,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而在国内层面上,尽快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孟顺.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J].会计研究,2002(1):32-34
[2]陈文浩,巩方舟.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1):86-92
[3]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1):3-8
[4]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J].会计研究,2001(9):9-15
[5]綦好东,王斌,朱炜.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初步评价[J].经济管理,2009(7):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