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校训,大学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怀揣大学使命,坚守大学本质,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大学规律办大学,建设优雅學府,培育栋梁学子。
校训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7月中旬起,各大学陆续向2014级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在这发给新生的“第一封信”中,不少大学匠心独具:有的变身手绘版,有的用毛笔书写,还有的以环保意识迎新——电子版录取通知书取代纸质版。但百变的录取通知书有一个必备的核心——大学校训。
校训,传承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基因”,是大学的“育人之纲”与“精神之气”。而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也是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培育高校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校训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养料——必须对大学校训的内在价值进行挖掘、开发和弘扬,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校训中浓缩着大学的发展轨迹,和大学的办学目标、治学传统和文化气质紧紧相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校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历久弥新。“对校训的坚守,在关键时刻体现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文人风骨和书生倔强;而在平常时节,这种坚守则化为自信而低调、进取而从容的智慧和淡定。”
从校训中咀嚼出大学的味道
大学的校训历来是引发学生价值共鸣,激励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的载体。校训中隐含的是大学之精神,大学的价值之追求。
林语堂曾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由历史沿袭风气之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能让学生铭记于心的校训,绝不是靠文字的争奇斗艳、平仄对仗,而在于让人能从校训这篇最短的文章中咀嚼出大学的味道。
校训其中之味,首先源于学统传承。名校校训的背后都有一些能让本校师生口口相传的故事,要么源于某位校长或某位先贤对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思考,要么溯及大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某些事件或某段历史。就像每一位华东师大人提起师大精神,都无法绕过首任校长孟宪承,都能脱口而出孟老提出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精神高度凝练的符号表征和个性表达,它就像一把钥匙,通过它,打开一所大学在风雨成长路中淬炼沉淀的“文化基因密码”;它就像一扇窗户,透过它,窥见师生共同执守、代代相传的精神家园。
校训其中之味,还赖于坚守践行。校训记载了大学的发展轨迹,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的校训要经常发生变化。世界上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其校训自产生之日起一直沿用至今。如哈佛大学校训“真理”于1834年写进哈佛大学宪章中,历经300余年,至今仍闪闪发光;纽约大学的校训最初是“Perstando et Praestando”(“不断坚持,最终获得超越”),1895年修改成“Perstare et Praestare”(坚持与超越),以后,纽约大学的校训一直保留至今、未曾改变。
校训历久弥新
历经一定历史积淀后,大学校训和大学自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大学不朽的灵魂。
“不变”的校训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大学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办学理念的坚守。当然,这种“不变”也是相对的,在主旨不变、核心不变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校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能历久弥新。
以华东师大为例,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特别是非师范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定位调整,“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内涵亟需进行新的阐释。“为人师表”,语出《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我们可以得知,“为人师表”本意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人师表”就不仅仅是对师范生的师德要求,它同时也是对学校的办学提出更高的目标,对全体师生提出更高的规范要求。由此,传统的校训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可见,校训的意义更在于践行,它不单是师生个体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规范,更是学校坚守大学之道的“精神围墙”,引领着大学所有为和所有不为。这种坚守,在关键时刻体现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文人风骨和书生倔强。
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是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300余名师生不满校方专制,离校北迁另组而成;另一前身光华大学(校训为“格致诚正”)也是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校训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英文校训是“Light & Truth”)及附中师生为声援五卅运动,集体宣誓离校后创办而成。在平常的时节,大学对校训的坚守则化为自信而低调、进取而从容的智慧和淡定。在日益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利益诱惑,大学更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怀揣大学使命,坚守大学本质,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大学规律办大学,建设优雅学府,培育栋梁学子。
咀嚼校训,品味的是大学的文化,回味的是信仰的力量。在校训变与不变的思辨之间,获得的是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感悟。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