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涛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勇于反抗压迫,大胆追求爱情,是一个典型的离经叛道的俄国贵妇人形象。她抛弃一切,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却以失败告终,选择卧轨自杀,悲剧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无爱婚姻、人物性格、社会宗教等方面论述安娜悲剧性命运的必然性。
关键词:婚姻与性;性格;社会宗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1
一、无爱的婚姻与性生活的不和谐
托尔斯泰曾在初稿题词中写道:“结婚,一些人把它看成极其严肃的庄重的生活事件,而另一些则视作无足轻重的儿戏。”卡列宁与安娜的错误结合为以后安娜的悲剧命运做了一个铺垫。
安娜与卡列宁非是男女双方出于自愿而结合,而是卡列宁被逼进了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安娜姑妈)“设法使他陷入了要么求婚,要么离开此地的两难境地”并“通过一位熟人向他暗示,他已经损害了姑娘的名誉,因此有责任向她求婚,于是他求了婚。”并且在求婚不久之后,在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爱情的基础上,出于道义两人便结合了。但是在婚姻中彼此间的不了解始终存在。卡列宁醉心于工作,汲汲于功名,对家人的关怀如同仪式,同时思维以及语言的公式化更容易让人感受到漠视。
性生活是婚姻中一个很自然的因素,适度的性欲宣泄可以给人带来快乐[1]。婚姻中安娜的性需求遭到压抑,其心绪难免发生变化,不免会寻找宣泄的途径。鲁迅曾在《寡妇主义》中写道:“至于因为不得已而过着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尤其是因为压抑性欲之故,所以于别人的性的事件就敏感,多疑,欣羡,因而嫉妒。其实这也是事所必至的事:为社会所逼迫,表面上固不能不装作纯洁,但内心终于逃不掉本能之力的牵掣,不自主地蠢动着缺憾之感的。”[2]
安娜处于极度性压抑中:
“卡列寧和他妻子表面上的关系仍旧和以前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比以前更忙了,像往年一样,一到春天,他为了恢复他那被一年繁重一年和冬天的工作所损坏了的健康而到国外的温泉去休养。也正像往年一样,他到七月就回来了,立刻用增加了的精力从事他素常的工作。他的妻子也像往年一样搬到郊外的别墅去避暑,而他仍旧留在彼得堡。”
“像往年一样”在文本中不断重复,说明安娜长期过着寡居生活。
“他要去看他的妻子,无非是因为他决定了每星期去看她一次,以装装门面,加以,那天,正逢十五日,照他们向来的规定,他得给他的妻子多少钱作为生活费用。”
卡列宁去看安娜无非是“装装门面”,给点生活费,而不是出于爱。不仅如此,“与往常一样,他一次也没在那过过夜”,安娜的性生活自然是泡影了。而安娜也在控诉着这种境遇“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
美国人类学家怀特说:“性是人类最重要的经历,是生命和几乎一切最深刻的情感的源泉”。在婚姻中,安娜在情感上和性爱上均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性格缺陷
安娜身上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她性格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偏执,自私,无端猜忌,自我毁灭倾向。
安娜的爱情观被压抑得发生了扭曲,将爱情的位置放得过高,企图实现绝对的灵肉一体。她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将自己的所有情感都灌注到沃伦斯基的身上,极度依赖沃伦斯基,并期望他也能够把全部情感等价灌注到自己身上。以情人为中心的爱情观导致了安娜的自我丧失,她对沃伦斯基的期望达到了苛求的地步。一旦沃伦斯基无法达到安娜的要求,她就会焦虑,猜忌,惶恐,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来惩罚沃伦斯基。
三、社会宗教因素。
所处时代女性的弱势地位是导致安娜悲剧命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经济地位,宗教地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变社会的工业化,妇女最终在经济上日益依靠男人。她们虽然在生育和抚养孩子以及准备食物、操持家务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但却远离了对生产资料的掌握和使用。她们既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又极少参与生产过程。这样一来,她们的经济依赖性便增加了,她们的地位则降低了。”[3]
安娜是一个贵妇人,不可能参与生产过程,自始至终,在经济上都要依赖男人,为爱情抛弃一切的她只能依靠沃伦斯基,因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因而危机感是难以消除的,就会变得愈发的猜忌,喜怒无常。
安娜不自觉地站在了男性的位置上审视自己的行为,潜意识里无法摆脱男权的影响,因而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有罪。从而内心会处于不断的挣扎与焦虑中。
988年,罗斯接受基督教并将其定为国教。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文化成为了俄罗斯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深刻影响着俄罗斯人的生活。“用一种超过自然的欲望及其恰当限制的方式来求得满足(指性欲满足)(譬如当人在寻求婚姻关系之外得到满足时),那它就变成了人犯罪的基础”,[4]“根据法律,女方无权再婚,只能同所谓的丈夫结成虚假而且非法的婚姻。”法律不公和宗教压迫剥夺了女性的部分权利,安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婚姻的无爱,性生活的极度不协调,宗教和社会的胁迫,安娜性格本身的缺陷使得安娜悲剧性命运具有必然性。
参考文献:
[1][4]米拉德.j艾利克森著.基督教神学导论(第二版).陈知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5,第260页
[2]鲁迅.寡妇主义
[3]罗纳德·L·约翰斯通著.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第八版).袁亚愚,钟玉英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6,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