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干部杨正(化名)近日向省工商局和媒体举报,该市工商局副局长阳姣莲以个私协会(全称“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名义组团去泰国公款旅游,回单位后却以到哈尔滨等地学习考察为由报账,以逃避审计。湖南省工商局目前已就杨正的举报展开了调查。
“官员实名举报官员”已屡见不鲜。那么,这种被法律界人士叫好的内部监督制约模式,现实中又是何种状况呢?
国外行报账成“国内考察”2013年5月,娄底市消费者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全市旅游市场整顿,而娄底市工商局干部杨正参与了此次行动。杨正在翻阅某旅行社的合同时,突然发现了一份娄底市工商局干部赴泰国的旅游合同和付款发票。“我当时很意外,怀疑这是份假合同。”回到单位后,杨正看到的报账项目却不是去泰国的费用,而是到北京、大连等地“学习考察”费用,市工商局支付给这家旅行社学习考察费59500元。其中,市局7人,每人8500元。
“报账时的项目是国内学习考察,而真正去的地方却是泰国,这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擅自改变局党组决定的行程;要么是去泰国旅游,而以国内考察为由报销费用。”杨正认为,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有弄虚作假用公款旅游的嫌疑。之后,杨正在相关部门查询到了这个考察团出国性质是“因私”。“成员没有一位个私企业主,全部是工商干部,有些干部子弟竟然也在其中”。
在收集了相关证据后,杨正开始向湖南省纪委、湖南省工商局进行实名举报。
官员公开反腐却成“异类”近年来,“官员实名举报官员”的新闻不断见诸于报端,但这种内部监督制约模式,虽然广为叫好,现实中却面临重重困惑。
现年48岁的刘昌春,原系湖南麻阳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在一次调查中,刘昌春发现,麻阳县多年来增加的网吧终端上百万元的收费资金去向不明。他开始向麻阳县委领导进行实名举报。之后,麻阳文化局原纪检组长莫某和稽查大队原大队长石某涉案被查,两人因犯贪污罪被判刑。案发后,麻阳县文化局向法院出具公函求情,称涉贪官员“素质高”,请求法院从轻判决,并在涉贪官员被抓期间为其发放补贴和上班签到奖。两被告人被判刑20多天后,刘昌春被免除了副局长职务。刘昌春认为,这是因为他举报了单位的腐败窝案,而遭受打击报复。“家人常说,他们贪的是公家的钱,关你什么事,你举报了还不是被免职。”刘昌春说,每当听到亲人的责怪,他感到很委屈、很困惑。
对体制内举报深有感慨的还有原江永县交通局副局长熊国剑。熊国剑在江永曾以仗義执言闻名,他因此也成了当地的一名官场“异类”。去年11月,一篇曝光江永县一批县官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安排自己子女的新闻,熊国剑被当地冠上了“举报人”的身份。因此事件,江永县两任县委书记被免职,还有很多官员被问责。
风暴之后,熊国剑因为被怀疑的“举报人”身份,开始备受煎熬,各种压力扑面而来。他不得不“自证清白”,向媒体述说着自己的委屈。“许多好心人纷纷劝我出去避避风头,甚至有人更悲观地认为我在江永的生存空间已经不复存在”熊国剑不无悲愤地说,姑且他是举报人,又何至于落到这般不堪的地步?摘自《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