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方的河》(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围绕“我”的人文地理研究生考试来写。“我”跑过北方的河,作者用倒叙手法写出了“我”以前的插队新疆阿勒泰的经历。整篇文章虽然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但是却很有思路,不会给人杂乱的感觉,我在这里仅关于延续这个主题来谈谈我对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北方的河》;张承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1
青年——老年——青年,生命在循环往复,时间见证着。在解放车上的都是些老农民,还有一个青年后生,他们要“从陕北名城绥德回到他们无定河两岸上下的窑洞里和庄院”,那里有他们的“婆姨”在等着他们。青年后生是从孩子那么大变成青年,等过了几十年,那个青年后生也会和车上的老农民一样老,当然也会有另外一批青年后生跟着他们从自由集市上得胜归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漫长的时间中,人类的延续都是在重复着前一段,但是却又像一条河一样在向前流着。
“我”在调查了几条河流回到家里的时候,与母亲相处,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他与母亲情感。他接替了弟弟的家庭重任,后来在考研的前一天与母亲在小公园散步时想的是以后的妻子“应当有一种永远使他激动和震惊的东西,那就是你的品质,妈妈”。期间书中还写“我”在额尔齐斯河边插队时认识的一位哈萨克老母亲,一个寡妇守着一个独子却发展成了一个家族,书上只是用一点回忆式的口吻很平淡的描述了这个事件,但是我在那平凡的描写里却感到了一种震撼力,一种生命的震撼力,让我感到了生的力量,而且这也是生命如河般延续下去的见证!这也是一种对母亲深沉的爱,每个人都有“俄狄浦斯情结”,母亲是生育、哺乳了我们的人,她人类史上担任着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的角色,我们崇拜着她。
黄河是生命的源泉,本书描写了“我”两次横渡黄河的经历,第一次是“我”刚二十岁,赶了四十里路到黄河,然后横渡了黄河。而这次“我”来到了黄河边上,感受到黄河父亲般的保护,再一次的横渡了黄河,但这次碰到了一些困难:臂上三角肌发酸,水流得太快,水中巨石向着他扑来。两次横渡黄河是一个让我们无法简单看过去的情节,这样的壮举,有一次就够不可思议的了,他竟然横渡了两次,让我的心都在颤动。黄河是父亲,是我们人生中必须跨越过的坎,如果过不去就只能在父亲的保护下慢慢地成长,但是跨过去的话就会发现人生还另有一番新天地在等着你,我们都是父亲的延续,是父亲的另一种存在,只有横渡过黄河,才能有所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一条向着大海流动的河。父亲会保护着自己的儿女,看着他超越自己,看着他成为一条“黄河”。同时这个表面是对自然的一种对抗,但是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展示,一种超越,是一种青春与生命力量的价值追寻,也是对自己的挑战与肯定,也暗示了后来他超越了一切困难达到了人生的目标。
书中提到的徐华北是一个追求着艺术的人,他不甘于做一个平庸的人的平庸的小秘书,他想走上自己的路,虽然他的做法有些让人觉得卑鄙(他从天性上厌恶徐华北),但是对于艺术他也是孜孜不倦的。而且他为什么叫徐华北而不叫徐东北、南北呢?我认为这是他代表的是华北平原那一圈地方,也就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燕京地方,那里的传统是官本位,也就是对权力的渴求造成不惜牺牲一些来往上走(大家都向往着北京,包括海涛、徐华北),这也是一个地方的特点,而以“我”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却是厌恶他的,黄土的厚重,担当,都构成“我”厌恶徐华北的理由,但是徐华北却嫉妒“我”,“我”在骨子里的东西坦荡,热情都是徐华北羡慕却又缺少的。这是两种不同意识的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但当书中描述“我”去找徐华北本想解决研究生准考证事情的时候,徐华北失控了,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失控,这是一代人的压抑的爆发,也包括了“我”。两种文化又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融合了。
最重要的是北方的河各自有各自精神的体现。额尔齐斯河,“那是一条被酷暑严寒的哈萨克草原养育得自由自在的大河,原来它把喝过它水乳的人都悄悄地改变了”。这是一条特殊的河,是“我”在新疆插队,由青年走向成熟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他的河。黄河,在默默地保护着他的儿子,这是他的父亲。永定河,这是一条永远自由,永不屈服的河,這是他的老师。黑龙江,是他最向往的河流,他在梦中去过,那种奔腾,那种气势,让他不能忘怀。“我就要成熟了,他听见自己在用浪涛的语言说着,我就要成人了。我很快就要窥见那北方的秘密。”“他知道自己已经启程了,他感到力量正在每一块肌肉和每一根骨骼中蓄着”。额尔齐斯河为他开道,黄河托着他,黑龙江把他送向那辽阔的入海口。他就要成功了,这是一个人在这个时代的奋斗,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这是一条河,这条河赶上了时代这条大河的步伐,他并没有只是满足于当一个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干事,而是选择成为一个研究生。同时,他代表的是这一代的人,他们当过红卫兵,也上过山下过乡,在外插队,当这代人回到家乡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成为时代的一个组成部分,延续着生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