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2014-04-29 00:44张涛
时代金融 2014年26期
关键词:中国收益成本

【摘要】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中国—东盟进一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应对挑战再次成为共识。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就收益而言可节约汇兑成本、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减轻增持外汇储备的压力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成本主要是失去汇率政策工具、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用通货膨胀减轻国家债务负担的能力减弱、铸币税损失以及实施区域货币所发生的货币转换成本。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区域货币合作给中国—东盟各国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成本,推进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 收益 成本

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区域货币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各国保障区域金融体系稳定性和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是该区域货币合作的坚实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公路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呼唤着深层次的货币合作。本文在新的形势下对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应积极推进货币合作的进程。

一、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收益分析

(一)节约汇兑成本

区域货币合作从长远来看若能如欧洲货币联盟一样使用同一货币,在区域贸易中就不存在货币兑换问题,从而可实现节约汇兑成本的目的。根据欧共体(1990)估计,联盟后整体成本节约可达到GDP的0.4%左右,其中较大的成员国获得的成本节约在GDP的0.1%~0.2%之间,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成本节约明显可达到GDP的1%左右。[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区域各国对外开放度提高,内部贸易比重加大,引入同一货币将会极大地节约汇兑成本。中国—东盟区域除中国外多为小型经济体,它们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将获益更多。根据表1数据显示,中国—东盟国家(地区)的平均对外开放度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67%、170%、153%和167%(不包括缅甸),根据《中国—东盟年鉴2006年》整理计算得出缅甸2005年对外开放度也高达157%,因而这一区域的对外开放度指标已相当高。中国—东盟在对方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因此这一区域引入共同货币以后,可节约相当可观数额的汇兑成本,其中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甚至越南、澳门、缅甸、泰国和柬埔寨获益最多。

表1 中国—东盟各国或地区对外开放度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0年贸易额指标(贸易额是指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额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份额。)根据《中国—东盟年鉴2006年》整理计算得出缅甸2005年对外开放度为157%。

(二)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

牙买加协议合法化以后,世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元、日元、马克、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间的比价经常处于剧烈的上下波动之中,给中国—东盟区域产生巨大的贸易性汇率风险和金融性汇率风险。中国—东盟区域引入单一货币可以减少汇率的波动风险和金融交易成本。货币联盟在促进中国—东盟地区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同时,也将推进该区域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三)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首先,中国—东盟结成货币联盟使得该区域各国的汇率呈现出稳定性,各国利率无需保持过高状态,国内企业融资成本大为降低,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和经济增长。其次,中国—东盟结成货币联盟有助于劳动力市场改革。作为货币联盟之后各国失去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工具带来不对称性冲击的缓解,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必须高度流动性,从而推动区域各国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再次,货币联盟有助于区域各国微观主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自身改革。从而促进区域各国在区域内内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效率。市场的扩大、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使中国和东盟获得整体福利的上升。

(四)减轻增持外汇储备的压力

外汇储备的作用是促进本国国际收支平衡和保持本国汇率的稳定性。但过高的外汇储备,存在机会成本的问题,增加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会因美元贬值带来巨大的外汇储备风险,根据表2显示,2005年至2010年美元对中国东盟各国货币除越南盾外均不断贬值,使各国外汇储备遭受巨额损失,同时面临着货币错配风险、投资风险和“美元陷阱”风险。[2]推进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最终实现货币联盟,区域内各国的汇率将保持稳定,地区内投资性资本流动无需动用外汇储备而大大节省了外汇储备,通过货币联盟节省的外汇储备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国—东盟各经济体能够满足其经济增长,促进其经济发展。

表2 2005~2010年中国、东盟国家兑美元汇率年平均价

(单位:本币/美元)

数据来源:《2010年主要指標(Key Indicators 2010)》《2011年亚洲经济展望》亚洲开发银行,日本统计局。

(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一国力量显得势单力薄。实现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在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时,从经济实力(以GDP衡量)乃至从应对冲击的直接能力(以外汇储备衡量)都比单一国家中央银行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能力大为增强。另外,在经济金融危机中,国家政府往往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给政府及国家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结成货币联盟后政府不再充当“最后贷款人”,可有效避免道德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成本分析

(一)失去汇率政策工具

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的目的。中国—东盟建立货币合作联盟,无论是实行单一货币或是各国货币保持刚性的固定汇率,汇率浮动就不再是区域各国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工具。如果一国的工资价格弹性较低且劳动力流动性差的时候,在发生因国而异的不对称性冲击后,放弃汇率政策对冲机制的成本很高。但是如果汇率调节机制不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可能增加一国的价格弹性,那么中国—东盟区域由于结成货币联盟而不得不放弃汇率政策工具的成本也就相应减少。[3]中国和东盟组建货币区或者进行汇率合作以后,中国东盟各国将失去汇率政策工具这一调节机制。

(二)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根据保罗·克鲁格曼的“三元冲突”原理,一个国家只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中的两个政策目标。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即要实现区域内稳定汇率制度及资本的自由流动,就意味着中国—东盟各国将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区域各国不能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诸如利率的升降、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和汇率的变动等调控手段来有效调节国内经济,抵御外部冲击。加入国货币当局将不再能自主实施反周期货币政策,所以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能带来更大幅度的产出波动。

(三)利用通货膨胀减轻国家债务负担的能力减弱

通过通货膨胀的办法来减轻债务压力是具有大量政府债务负担的国家通行的做法。实现区域货币合作,区域各国应当保持相似的通货膨胀率,不能随意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因中国—东盟各国的债务负担一直以来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所以这一成本并不明显。

表3 2005~2010年中国、东盟国家财政收支情况表

数据来源:《2010年主要指标(Key Indicators 2010)》《2011年亚洲经济展望》亚洲开发银行

(四)铸币税损失

中国东盟结成货币联盟,若使用共同货币,各国将放弃本国货币,也就放弃了铸币税收益。若区域各国仍使用本国货币,只是各国汇率保持刚性的固定汇率,但因失去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要保持相似的通货膨胀率,铸币税收益也会受到影响。中国—东盟各国的铸币税损失要视将来联盟内铸币税如何分配而具体确定。

(五)实施区域貨币所发生的货币转换成本

中国—东盟区域实施共同货币,其成员国的货币要转化为共同货币,将发生铸币成本、组建货币当局的成本以及其他调节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可以直接计算的真实货币成本以及不能直接计算的隐性的无法具体确定的成本。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因国而存在着差异,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其收益要大于成本。如果说区域货币合作的收益是有目共睹的话,就成本而言,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不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它在宏观经济调节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一旦形成货币联盟组建了统一的货币合作组织,将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区域内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区域内长期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的国家反而是有益的。汇率变化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永久性的效应,相反货币联盟会促进区域贸易的增长和降低对区域外贸易的风险,因此无需放大失去汇率政策工具的成本。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着重进行货币合作组织的组建、汇率协调、金融监管和危机救助及制度性安排,因此铸币税的损失和货币转换的成本暂不属于考虑范畴。因此中国—东盟区域进行区域货币合作收益大于成本,该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中国东盟各方应积极协调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参考文献

[1]周元元.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区域化研究.金融研究,2008(5).

[2]陈晶,张凤君,李恩媛.美债危机下的我国外汇储备风险应对策略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

[3]包秀果,谢宝华.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初探[J].东南亚纵横,2007(3).

基金项目: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Y306);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金融法规支持研究》(项目批准号:12XJA820001);2011年度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中的金融政策法规研究》(项目编号:YC2011A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涛(1968-),女,云南个旧人,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金融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收益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