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体语言是由画种的物性材料特征所决定的,有别于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既有特定媒介材料构成的形、色、空间等结构形态,同时也包括构成这种结构形态的技术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中国写实画派 材质本体 视觉本体
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原本是欧洲油画的传承,但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写实油画也一直占据着主流,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百年来,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与文化背景下,中国写实油画家代代相承,创造出了众多经典作品,对中国文化事业与美术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在写实油画多元发展的时刻,中国写实画派的成立则将新世纪的写实油画推向了高峰。写实画派集合了中国当代前沿活跃的写实艺术家,他们具备坚实的造型语言与深厚的学术思想,用典型的写实语言创作出了引领时代的精彩作品。而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油画本体语言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绘画的本体语言亦包括由画种的物性材料特征所决定的有别于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也就是说在绘画艺术中由特定的媒介材料所构成的形、色、空间运动着的结构形态,同时包括构成这种结构的材质和表达方式。因此,写实画派的本体语言即是“材质本体语言”与“视觉本体语言”。
一、本体语言的分类
材质本体语言:所谓写实油画的材质本体语言就是传统油画所使用的材质媒介物,其中包括画笔、画刀、画布、底料与油画媒介剂等。这些油画材料多数是从西方技法中传承而来并经过现代工艺的加工而成。随着时代的不停发展,对于油画材质而言,其种类与质量都有着较大的扩充与改良,许多新的媒介材料、基底材料被引入到油画中,使其更能适合当代的油画作品与艺术家的创作习惯。而对于写实油画而言,写实油画家更愿意运用传统的油画媒介与材质去绘制作品,虽然有些写实油画家在材料语言上也有相应的个人风格,但新材料的引入仍然依托于传统油画材料之上并且涵盖面相对较小,写实油画家依然保持着严谨的油彩刻画客观事物为主的原则表现绘制艺术作品。如王沂东、杨飞云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传统的古典油画技法。
视觉本体语言:相对于材质本体而言,视觉语言的涵盖范围较大,它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感觉的外围视觉描述。李松石在《绘画艺术形式》中将其阐述为绘画艺术的形式基因,并将其分为了多个方面,分别是:空间,形体,质感,点线面与构图,色彩,肌理等。当然,视觉本体不是油画艺术的专有属性,任何平面视觉艺术都有视觉本体语言,它构成了基础元素所组成的视觉符号,在写实油画中用以表达抽象与具象的画面内容。
由上文分析而知,油画的本体语言分为两类:一类为材质本体语言,也称为油画的自然属性;另一类为视觉本体语言,也称为画面语言。此二类都有其各自的支撑元素:材质语言依靠油画的物质材料作为依托,通过笔,色料,油质媒介等物質材料来产生自然的物质形态;视觉语言则依靠点,线,面,肌理,空间等视觉元素作为依托,通过视觉元素来产生画面形态。
二、本体语言的特征
材质本体的雷同:中国写实画派的艺术家对于传统油画技法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他们的作品严格遵循油画材质的要求来绘制。我们从王沂东的作品《阳光与我同行》的细节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平滑工整的油画底子是刻画物象细节的前提条件,再加上亚麻油、三合油以及罩染媒介剂的混合运用,使得物象细节如真实般再现。在画笔上,艺术家选择了西方古典绘画的传统画笔,以软毛为主,用薄涂罩染的技法层层刻画,细致入微。当然,正如前文所说,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化工产品与综合材料的产生,使其能够随意地应用于油画作品中,从而减少对客观事物的繁琐刻画与描摹,令其产生生动活跃的视觉效果。但写实画派的成员仍然多数保持着用画笔刻画,用油彩描摹,用媒介罩染的传统材质语言来绘制作品,虽然在写实技法中也有个别的艺术家运用综合材料,但仍然依托于传统的材质本体之上,而且涵盖面和数量都为少数,因此并不是主要的表现方式和刻画技法。所以就写实画派作品材质本体的雷同性,郭润文在《油画语言》一文中这样写到:在众多写实油画艺术家作品里,油画材质具有同一性。所有的艺术家都用“特定的油画材料”来作画,这“特定的油画材料”是经过许多代油画家研究总结出来,并经过历史检验的技法,它的成熟让更多的艺术家所受用。
视觉本体的差异:写实画派的作品中视觉本体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很清楚地辨析出个人风格符号,个人笔法符号,个人色彩符号,个人肌理符号等。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客观事物所决定的,而是艺术家主观因素所决定。作为主体的艺术家,虽然在客观物象与材质本体语言都有着雷同,但就其性格、爱好、阅历、修养、习惯等都是相对独立的。这种个性上的独立,导致了写实画派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念、观念、态度以及艺术道德都有着相应的差异。所以当艺术家面对同一物象的时候,人与人所产生的意识也同样有着差异,这种差异是认知上的差异。作为中国较为权威的油画写实画派,中国写实画派成员遍布全国,他们有着各自的认知理念与表现方法,即使同属于写实画派,即使他们的表现手法都是写实,但他们的画面却有着不同的视觉个性符号,即视觉本体语言,如忻东旺与徐维新笔下的“民工”,虽题材一样,但却是不同的视觉呈现。所以,在中国写实画派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风格各异,色彩有别的作品,正像我们前文所分析的那样,艺术家由于爱好、修养、习惯、阅历以及性格的差异,导致了对客观物象的不同认识,表现在画面中也就是对视觉本体的个性表达,即对空间、形体、质感、色彩、肌理以及点线面构图都有着非统一的认识与表现方式。
庞茂琨在《油画语言》一书中这样说道:“一切思想都是靠语言来表达的,油画作为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传播形式,其艺术语言的运用对它的意念的表达是否成功是举足轻重的。”写实画派所创作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精彩绝伦,之所以能够赢得学术上的认可,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具备较高的驾驭本体语言的能力,他们用相对统一的材质语言加上富有个性的视觉语言创造出了具备精神力量的艺术形象,真正达到了客体主体化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油画学会.中国油画学会文献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2] 庞茂琨.油画语言[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3] 郭润文.价值的链接[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 贾德江.艾轩写实主义油画技巧[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5] 郭润文,车建全.油画间接画法[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刘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馆学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