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月英 张忠勇 龚汶 徐湘江
【关键词】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治疗;胁痛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26-02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首见于《素问·刺禁论》,其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指肝与肺的功能特点而言,而非解剖结构而言。经曰:左肝右肺者,以肝之用在左,肺之用在右也。《素问今释》:“肝主生发,如自然界一样.左为东方,左升右降,肝气从左上升.所以叫肝生于左。肺主肃降主收敛。如自然界一样。右为西方.左升右降,肺气从右下降。所以叫肺藏于右”。肝居人体下焦,其主藏血,主筋,主疏泄,主荣目,主谋虑等生疏功能,其气必自下而行于上,其上行则为升。升乃肝之性也,凡是人体出现气机的上升,就等同于肝的存在。肺为华盖,居人体上焦,其气,主收、主肃降、主通调水道等生理功能,其气必自上而行之于下,其下行则为降。降乃肺之性也,故凡是人体出现气机的下降,就等同于肺的存在。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河北省沧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徐湘江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尊经重典,在中医内科尤其脾胃肝病方面,遣方用药,效如桴鼓。笔者于跟师实践中有深刻体会,收益颇多。今择其一,分享如下:
1 案例举隅:
1.1患者梁某,男,55岁,主因间断右侧胁痛5年余,加重1月就诊。平素急躁易怒,门诊查胸片及肝胆胰脾超声未见异常。近5年来间断口服中药,阅前方多为柴胡疏肝散或血府逐瘀汤加减,症状可暂时减轻,但时有反复。就诊时察面色青黄,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因患者病史较长,且屡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效果不著,结合“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理论;参考施今墨先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郁金行右,橘叶行左”,“陈皮行肺闭以右胁痛为宜,青皮行肝滞以左胁痛为宜”的观点[1],予金铃子散+四逆散+旋复花汤加减口服,方药如下:作者简介:祁月英(1979.4-),女,河北省沧州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肝病的中西医诊治。
联系电话:15832764136;邮箱:qiyueying666@126.com
延胡索9g、川楝子9g、枳實9g、白芍9g、甘草9g、柴胡9g、旋复花9g、茜草根12g、杏仁12g、瓜蒌12g、郁金12g、青皮12g、川芎12g、葱茎7根,服7剂后诸症全消,患者担心反复,原方继服7剂。随访2年,患者症状未再发作。
1.2患者李某,男,37岁,乙肝病史10余年,经治疗,病愈。近3年出现右胁部疼痛,间断发作,查胸片及上腹部CT未见异常,口服柴胡疏肝散等药物,症状无明显好转,常因此苦恼,精神抑郁,后就诊我院,查面色黄,舌质暗红,苔薄白微腻,脉弦。予金铃子散+四逆散+旋复花汤+瓜蒌、杏仁等口服,方药如下:延胡索9g、川楝子9g、枳实9g、白芍9g、甘草9g、柴胡9g、旋复花9g、茜草根12g、杏仁12g、瓜蒌12g、川芎12g、葱茎7根,服7剂后诸症减轻。复诊面色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前方去杏仁、瓜蒌,加用郁金12g、青皮12g,继服7付,诸症全消。随访2年,患者症状未再发作。
方中旋复花汤理气通阳,活血散瘀。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因患者病史长,考虑久病入络,因川芎[2]为血中气药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故加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根据“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理论,在方中加瓜蒌入肺经宽胸散结,杏仁降肺气;宣畅气机。
2 小结: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从自然方位论,肝应东方,肺应西方。《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古代辨别方位,多是面南而立,则左侧为东,右侧为西。日出于东,
而落于西。东方属木,万物之所始生,在人体则以肝配木,而具有春阳升发之气,故肝从左而升;西方属金,万物之所以收敛,在人体则肺配金,具有肃杀收敛之性,故肺气从右而降。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肝为少阳,阳主升,故曰生;肺为少阴,阴主藏,故曰藏。”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亦云:“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旺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 其二,从阴阳升降言,肝主左升,肺主右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幼幼集成》亦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阳从左升,阴从右降。”左右为阴阳气机升降的道路,左为阳,右为阴;左主升,右主降。即如清代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所说:“曰生曰藏,谓脏体藏于内,脏气从左右而出于外也。”肝为阳中之少阳,其性主升主动,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故从左而升;肺主阳中之太阴,其性主降主杀,以肃降为主,故从右而降。故此可以将肝与肺的生理特点概括为“肝左肺右”、“肝升肺降”。戴一娜[3]认为,古人对天地运动有“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的描述,而支配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脏腑生理活动,依天人相应学说,也应理解为:肺在上,其气从右而动;肝在下,其气从左行转。“左肝右肺”实际上是对“肝气从左升,肺气从右降”的气化功能的概括。“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对于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及指导气机失常病变的治疗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靑雄.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所包含的中医智慧[J].亚太传统医药,2012,8(9):8-9.
[2] 雷载权.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8-199.
[3] 赵心华,周国琪.古今“左肝右肺”观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