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转差促中

2014-04-29 14:40:46袁自贵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

袁自贵

【摘要】初中数学由于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了较高的要求,有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成为“后进生”,学生群体中出现“优中差”三种较为明显的层次。农村因为教育基础设施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家庭条件有限等原因,成绩差距更大,而且后进生难以进行补救。本文围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优中差”现象,提出具体的建议平衡不同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 初中数学 培优转差促中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2-02

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经历也各不相同,并且,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差异等等都会导致个体之间的课堂表现大不一样。有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上课积极发言,能够很好的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但总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上课默默不语,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逐渐落于其他学生,成为所谓的“后进生”。[1]

后进生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没有学习上的信心;对数学基本概念不理解或者混淆;学习方法有问题,学习能力较低;课堂表现不积极,容易走神等等。后进生自身往往也有自卑心理,在“优生”面前抬不起头,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中上等学生具有很好的自觉性,对数学充满兴趣,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作一定的拓展,成绩稳中有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既要保证成绩较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又兼顾中等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减轻心理上的包袱

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简陋,基础设施不全等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学生都要面临同一标准的检验——中考。与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学相比,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占下风。这就对农村初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自身的教学水平之上,努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克服有限条件的束缚,心理上树立战胜别人的信念。“时势造英雄”,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客观条件不可怕,怕的就是没有一颗勇往直前,知难而进的心。

同样,在每个班级也是这样,学生总会有优差之分,尤其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好的学生能够得到满分,而差一点的学生的成绩可能不及好学生的一半,差距非常之大。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必须对后进生予以精神上的鼓励,教导他们只有不放弃,坚持学习,才能在数学学习中知难而进,积极进取,成绩会慢慢的提高。对于中等生也不可忽略,他们的前进空间非常大,数学教师对他们在某个知识点上稍微地点拨,可能他们就会豁然开朗,成绩有很大的上升。[2]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本身就有天赋,在学习上有较强的信心,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即可,不让他们过分自信。

只有对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信心上进行不同的对待,鼓励较差学生树立信心,稳固中等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优等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让整个班级学生在心理上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促进全班的均衡发展。

二、采用综合性教学方式,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个班级数学成绩差距过大现象的产生,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一定影响,但教师的教学方法肯定也存在着某些瑕疵。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必然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合某些学生”、“学生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等问题。因此,后进生难以适应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学习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而中上等学生能够抓住教师的教学重点,紧跟教师的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效率比较高。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传统的“板书运算”式教学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图像、声音、音频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学生,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3]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问题、游戏、生活等辅助方式,将数学课上大量的数字、符号、运算简化,方面学生掌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性教学方式的使用,便于基础较差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中上等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有利于实现“培优转差促中”的目标。

三、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农村学生在家长的关爱程度上远不及城镇学生,很多家长外出务工,一年才能见上几面。他们往往由爷爷奶奶抚养,缺少一定的父爱和母爱。初中生处于人格健全、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父母亲不在身边,必然受到很大影响,有少部分学生误入歧途,不务正业,最终成为后进生。而自觉性高的学生虽然缺少关爱,仍然努力学习,希望以自己的成绩回报父母,他们相应的就比较听话,成绩一直较好。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温暖的关爱,从而有所感触,认真听课。往往教师的一丝关爱胜过教学生几个知识点,教师的关爱给学生的是精神上的感触,而纯粹的讲解知识只是硬生生地“灌输式”教学,效果不好。[4]对于中上等学生,数学教师也要注意给予关爱,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复杂性的学科,教师的滴滴关爱给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会更加促进中上等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强化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农村初中生要想在中考中战胜城镇学生,必须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付出更大的努力。数学的学习和实际运用都与抽象逻辑思维有密切的联系。表现较差的初中生要想形成逻辑思维,必须从初一的代数学习入手,打好基础,用数学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慢慢地加以引导,让他们的逻辑得到更多的训练。而中上等学生要想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必须强化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能够解决复杂的综合性试题。[5]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总之,初中阶段是农村学生两极分化的开始,若想消除这种现象,让学生均衡发展,必须集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共同力量,分析其形成原因,寻找出一条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辛素云.淺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J].科教文汇(下半月).2010(08)

[2]石炜玮.浅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J].青年文学家.2009(16)

[3]朱丰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差生转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

[4]王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J].魅力中国.2008(18)

[5]孙晓.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J].新课程学习(中学).2009(0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7: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4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