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世光
【摘要】培养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中考中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但虽都执教鞭,然却各有其法。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99-02
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耕耘十载有余,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些浅薄的言论,暂把它们归纳为针对内容,搜集素材;交互式评改;把握创作激情等几点,愿与诸君共勉。
一、针对内容,收集素材
古人云"无一物不可以入文",由此可见作文素材可谓浩如烟海,好似繁星。但因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经过了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经此"千淘万漉"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民情风俗观念及个人的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写作规程并明确写作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完善,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并筛选。可适当"抛砖"而"引玉",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提倡学生交互式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但这往往造成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收效甚微这样的结果。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交互式评改,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师及生变苦为甘。与此同时评改的过程也是学习及提高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借鉴交流,更可以做到"互惠互利"共同提升。大胆地改变传统的教师个人"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再加之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应该是当前语文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三、把握创作激情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
自主写作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学生要爱作文要有激情。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有责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來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四、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五、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连接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学生在写作时俨然成了一口枯井。我觉得要想让学生作文中有情感、有思想,必须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纵观中学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文章无论从情感的真挚、思想的丰沛、文辞的华美、作者的品格修为上都堪称楷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语文其"人学"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日日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愿广大语文教师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斌辉.论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现.《教育评论》,2009年08期
[2]陈家彦.中学作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