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编校质量指的是“三审三校”质量,编校人员作为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期刊出版前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们参与其中,无论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环节、选稿环节、定稿环节,还是后期的加工、出版等等,每一环节编校人员都投入了自己的心血,以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因而,编辑的身份极为重要,他们是出版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生产者,是文化与文明的有效管理者。
【关键词】
科技期刊;质量;编辑加工
科技期刊编校是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编校质量一般指的是校对质量和加工质量。本文作者从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实际出发,为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看法与见解。
1 编校人员应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
提高编校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编校人员。编校人员在编校工作中应严以律己,对于编校工作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中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提升编校的能力。
科技期刊编辑部每年收到各类文稿大约100~200多篇,文稿内容千差万别。但对编校人员而言,几乎是每天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即“三审三校”。依照编辑部的工作流程,编校人员负责新稿件的初审并将审核结果回复给作者,到稿件的编辑加工、图标处理、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处理等等,编校人员需要足够的耐心处理这一系列的工作,达到精益求精,这才是编校人员应具备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编校人员要认真对待作者辛勤劳动的每一份成果,因为每一篇文稿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实践经验,编校人员要做到对作者負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不论作者文稿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技术含量如何,编校人员都要以高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减少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每天都以一种新的心情开始工作,如此才能做好科技期刊的编校工作。
2 编校人员应具备强大的业务素质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2.1编辑加工是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编辑是编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通过对文稿进行三审(初审、复审、终审)等,改正文稿中错误的信息,使其语言文字表达正确,文稿内容更加科学、规范,以此来提高文稿的质量。因而,编辑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决定因素,编辑加工是检验编辑水平和责任心的关键,是编校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编辑人员的工作作风和业务素质在该环节都会展现出来。
2.1.1编辑加工中要把握编辑质量管理。科技期刊编辑部认真履行“三审”制度,稿件的一审(初审)工作及编辑加工由具有编辑职称或业务能力较强、能独立处理稿件、具有助理编辑职称的编辑人员承担。责任编辑由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责任编辑对科技期刊编辑质量承担直接责任。责任编辑发稿必须做到“齐、清、定,发稿手续完备。
2.1.2 二审(复审)应有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承担。二审人员应详细记录责任编辑加工中未发现的问题,并将审读篇章、起止页码、错误率和发现的主要问题在复审记录中详细说明。
2.1.3 三审(终审)由副总编辑、总编辑或副总编辑、总编辑授权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承担。三审应对整个期刊稿件进行宏观把握,对二审的复审记录进行仔细考查,对整个期刊稿件的编辑加工质量做出总体评价,签署意见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到下一步出版流程。
2.2校对工作是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排版各改版中的错误,在忠诚于原稿基础上,尽可能发现原稿中的问题。校对人员应具有较广泛的科技文化知识,以适应校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稿件的需要。校对人员除具备基本业务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文字水平。
目前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紧张,采取编校合一的模式,增加了编辑部的工作量。而且稿件的编排工作由印刷厂负责,排版后仍需要编辑部的校对,无形中为编辑部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2.2.1 为确保校对质量,一般科技期刊应进行“三校”制度。每种科技期刊实行责任校对制,责任校对由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校对职称,能够胜任“三校”工作并具有一定校是非能力的人员担任。
2.2.2 编校人员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执行校对工作,对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门标准等需要熟记于心,承担起编辑的角色,查看文稿是否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操作,摘要、主题词等是否规范、正确等等。
2.2.3 编辑人员要与审稿专家和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便于对作者的文稿做深入的了解,校对过程中如遇不清楚的地方可与作者沟通。同时可将专家的意见反映给作者,将作者的见解反馈给专家,成为专家与作者沟通的一个桥梁。
3 为提高编校质量应做的工作
3.1把好审读环节
3.1.1 来稿审读主要检验作者的文稿是否有可用价值,主要是针对文稿内容是否与期刊的宗旨相符合,是否具有时代的特色,是否有深度和广度;文稿是否涉及著作权问题、保密问题以及专利问题。可见来稿审读对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3.1.2 成品审读是提高编辑质量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错误、信息或是内容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部分,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期刊印制完成需要发行之前,编校人员需要再一次的校对期刊中的文章,及时纠正文中的各类问题,改正后再发行。
3.1.3 定期质量检查
为确保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编辑部每年都要对期刊进行定期质量检查。编辑部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针对文章的选题、文字、图表、公式等;二是针对期刊的版权页、目次页以及版式等。最后进行汇总分析,针对整体检查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次年的编辑工作中将其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航、胡弼成:《把握质量控制要素.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2]杜树新:《关于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今传媒》,2008(11)
[3]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出版管理有关规定汇编》(内部资料),“中国农业出版社编校质量管理暂行办法”,P124~125;125~126
[4]饶华:《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几点想法》,《医学情报工作》,2003(6)
【作者简介】
阿不都瓦依提·艾力、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5日出生于新疆新和县。1989年7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198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维文编辑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2004年取得副编审职称,2013年11月任编审职称。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在加拿大公派留学深造一年。2010年12月至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编译室从事农业实用技术类图书的编译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