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关键句解读

2014-04-29 20:52孙怡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象中非木雕

孙怡

《卖木雕的少年》讲述了作者吴晴到非洲旅行时发生的令人感动而难忘的事。“我”对精美的木雕象墩爱不释手,但又怕行李超重,不能购买。卖木雕的少年不想“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专门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

全文构思巧妙,叙述详略得当,语言朴实。非洲不仅有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还有一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之情的賣木雕的少年。

文章的叙述调理清晰。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当“我”无可奈何,只能放弃木雕时,读者觉得事情似乎应该结束了。然而,文章又峰回路转,叙述了赠送木雕的感人一幕。那么“放弃木雕”和“赠送木雕”是如何连接的呢?靠的是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句子——“您是中国人吧?”可以这样说:没有这句话,就没有这篇文章。

作者详细写了自己与黑人少年两次见面。

一、无意相遇

第一次见面是再平常不过的见面。一个是卖木雕的商人,一位是买木雕的顾客。作者紧紧围绕两人身份,展开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黑人少年希望卖出木雕的内心活动,和“我”非常喜爱小象墩却又不能买的遗憾心情。

“您是中国人吧?”得到证实后,“我”的身份在他心里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是只对他的象墩爱不释手的“顾客”,“我”还是他们的“朋友”,因为“我”是“中国人”。当“我”遗憾地离开黑人少年的摊位时,他一定在想怎样才能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他的国家。正是由于黑人少年有这个想法,“我”和他才有第二次见面。

二、有意相见

第二次见面是黑人少年专门来到“我”住的宾馆送小象墩。当然黑人少年的心理变化,“我”并不知道。所以当“我”在宾馆见到他拿着小象墩时,只是感到意外和惊喜,于是迫不及待地掏钱。黑人少年却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恍然大悟。原来中国人民曾给非洲许多援助,黑人少年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此时他在“我”心里也不再是“商人”,而是“朋友”了。精美的小象墩,是一件充满中非情谊,沉甸甸的礼物。“我”感动极了,不仅是为黑人少年赠送木雕的行为,更是为中非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卖木雕的少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国际理解和友好”。教学时,抓住“您是中国人吧?”这个关键句子,对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定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者单位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八小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小象中非木雕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小象去报名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善良的小象
木雕鱼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