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来调查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具备读者意识的状况及其在写作过程中的应用程度,为改善高职高专外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读者意识读者分析
引言
写作和表达是人类交际的两种主要媒介。在某种意义上,写作是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书面交际。这种书面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读者的因素就是其中一种。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 贴近读者对象并设法与读者建立及维持关系以便实现写作目的的意识,或者指作者在写作时时刻想到读者的需要并设法迎合读者需要的心理因素。
目前国内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写作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差,写作内容不够丰富、详实,文章组织结构不合理以及语法错误多等。而学生也经常在英语写作时抱怨不知道写什么东西以及不知道如何表达。作者认为究其原因是学生忽视读者、缺乏觅材、取材策略。而目前的国内的外语教学研究中,有关写作方面的著作及论文极少涉及读者意识或涉及不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太注重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同时因为写作环境下读者往往是不确定或隐含的,因此不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忽视读者因素。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在校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学生的读者意识程度比较低,而高职高专的学生如何呢?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状况及分析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试图为改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 读者意识
追溯修辞学历史,可以看到读者理论与修辞学有着特定的血缘关系。修辞学中,读者通常指参与修辞活动的听众,又称之为受众。 西方修辞学界历来就有非常重视读者分析的传统,在传统修辞学中,听众是演说修辞的三个要素(演说者、主题和听众)之一, 听众是构建、交流意义的参与者。
新修辞学家博克提出了修辞被看作是达到同一的各种不同手段,是作者和读者共享的符号。博克认为修辞手段反映了读者的心理,并旨在刺激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一理论所强调的是作者成为读者一员的过程, 因此作者必须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寻求自身的想法和读者的同一。在写作过程中,读者是作者需要仔细考虑的众多要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是否具备读者意识决定着写作的成败。
三十多年前,美国著名修辞学专家Moffet(1977)就直接有力地强调了应该在写作研究中加强对读者因素的重视,他明确指出:“谁要是想在写作教学中有所作为,首要问题就是培养读者意识,否则,写作教学绝对不会成功。”McAlexander (1996)也指出,区分作品好、差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是否关注读者的反应。Jack Rawlins < 1999 )曾说:“区分作品好坏的关键就在于读者意识。”(参见邓志勇,2002)
二、 研究与实验过程
参加此实验的是75名来自豫北某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自然班,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24、 26、25。A班24人作为控制班,B班26人、C班25人作为实验组。
很多研究者认为没有必要让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直接交流,但是从我们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了解以及实验准备中看出,学生对于不进行直接交流的规定读者有一定的怀疑,因此本研究还是采取了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在写作过程中,邀请一位来自英国的外籍教师和两名高中生来到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的交流,让其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他们期待的写作结果。两次写作任务均在英语写作课上完成,时间都是30分钟。 第一次,两个组被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一篇,作文题目是“My Ideas o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随后教师收齐。 第二次,教师分发上一次的作文,然后要求学生改写,并对两个组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一组(A班)的作文,教师在最后用红笔批注了日期,表明已经阅读过了,告诉学生即使你们已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通过进一步思考,仍然有可能去完善它; 第二组(B班)学生在拿到作文的同时,看到了两名高中学生,这两人都有迫切了解大学生活的愿望。 第三组(C班)的学生在拿到作文的同时,见到一位美国教师她希望能够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的状况。
实验分析主要是比较各组两稿之间的评分差异和内容差异。 两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参加了评分,评分标准采取西方流行的整体性评估以及终止性单位分析。 整体性评估是西方流行的一种写作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七部分:(1)文章内容切题、丰富,文章通顺,表达清楚;(2)行文流畅;(3)组织严密,逻辑性强;(4)句型多样化,句法结构正确;(5)用词得体、恰当、丰富;(6)语法正确;(7)拼写及标点正确,书写整洁等七项维度的评估标准。评分老师采用上述评估方式,分别给予评分,满分为100分。据西方写作研究者们的观点,终止性单位分析能显示语法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整体性评估分析,从得分情况来看,三个组第二稿的分数都高于第一稿, 而实验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P<0.4)。
从以上两个图可以看出P值均小于0.4。两个实验组修改稿之间的差异还是明显的。通过终止性单位分析分析,发现实验组,即写给中学生的一组使用的被动态明显少于实验组,即写给美国教师的另一外实验组,所使用的句子长度明显大于实验组句子长度和语体风格上的差异,说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已经具备了区分真实世界中读者的知识层次和社会地位的能力,
这在其它的实验里也有类似的结果。此结果显示当受試者接受有规定读者的写作任务时,他们愿意也有能力写出更长的作文,似乎他们对和目标读者通过书面方式进行交流感兴趣,这说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有一定的读者意识,否则他们不会比控制组写得长。
在写作内容上,大多数控制组的学生使用 “I”“we”“Chinese students”等作为句子的语法主语, 很少有人使用“you”。 但在实验组中,学生大量使用这样的主语:“you high school students, mos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non-native speakers,”“we Chinese English majors.”这说明,实验组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者意识,因为在规定读者的情况下他们使用了大量的与读者相关的主语,这说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区分读者的知识层次以及社会地位的能力,表现出了对读者意识的敏感性。拥有读者意识使他们的写作步骤出现反复性,這对文章写作风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问卷调查和个案访问结果发现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原始状态下的写作过程,对读者缺乏主动的关注,读者意识处于模糊的、淡化的混沌状态,即使具备一些模糊的读者意识,也处于无意识的混沌状态,不能被正确有效地使用,使作文在句法、修辞和语篇等层面出现较严重的欠缺。这也基本印证了写作专家对写作教学的现状的分析, 并且发现他们的读者意识出现单一现象, 他们认为课堂写作就是写给自己的老师看的, 因此,读者就是写作老师,不存在其他人。
五、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说明读者意识与英语写作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有针对的培养读者意识并进行读者分析策略训练很有必要。读者意识的有效建构和运用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逐步掌握和运用深层次的英语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
针对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读者意识的角度通过读者分析策略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通篇写作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从读者意识的角度积累写作技能,使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读者分析策略,合理构思,从而逐步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志勇. 英语写作教学的社会认知模式.现代外语, 2002(4):408-417
[2]邓志勇. 英语修辞学与写作研究--一种修辞模式.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旭东. 西方修辞学中的受众研究 河南机专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