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摘 要】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适用范围很广,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患者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对胃肠道穿孔患者可防止胃肠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因此是一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措施。
【关键词】普外科;肠胃减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87-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份至2013年11月份笔者所在科室一共抽取了200例胃肠减压,男100例,女100例。年龄16-80岁,平均48岁。胃癌60例,大肠癌40例,胆道手术30例,胰腺炎20例,肠梗阻50例。平均带管时间为4天,发生脱管30例,占总数15.00%。
1.2 胃肠减压的方法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必要性。待患者做好准备后,选择质量好、刺激性小及与患者体型适宜的硅胶管,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将胃管从一侧鼻轻轻地,匀速地插入患者胃内,边插边嘱患者做吞咽,同时耐心告知不要紧张,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检查胃肠管是否插入胃内,方法:(1)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2)将胃管末端置盛水的杯中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3)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能在胃部听到气过水音。然后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以胶布固定在鼻尖部,接上胃肠减压器。如系米一阿氏管,待管吞至75cm时,由管内抽出少量液体,作酸碱度试验,若为碱性,即表示管之头端已通过幽门,此时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20~30ml空气,并夹闭管口。以后依靠肠蠕动,管头端即可达梗阻近端肠曲,达到肠减压的目的。最后用别针将减压器导管固定在床单上。检查减压器工作无异常后,合理安置患者,整理用物,确定在胃内妥善固定。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辅助的护理方式,其重要性在于建立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关系。大多数患者对胃肠减压不理解,轻视胃肠减压,而导致患者极度不配合,甚至拒绝进行相关操作。在此,对于护士做护理工作时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不仅要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而且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首先,行胃肠减压前,要对患者详细解释置管的原因,告知患者施行胃肠减压的目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
2.2置管前评估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及鼻腔有无畸形,鼻中隔有无偏曲,了解施行胃肠减压的目的,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多与其交谈,介绍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2.3置管时要点
胃肠减压是要引流出胃内积液积气。传统的插管长度是从发际到剑突或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总长度为45~55cm。近年来发现此长度往往胃管侧孔不能完全在胃内,影响引流效果,提出胃管插入长度除与身高、胃型有关外,还与脸型、肢体比例有关,插管长度要因人而异,准确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传统的方法有听气过水声、观察面色及回抽胃液3 种方法,若结合使用PH 试纸测试会更妥当(胃液PH 值在1.5~3)。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喉部吞咽反射来判断胃管是否插入胃内;自胃管内注入2ml 空气,同时观察患者的喉部,若胃管直达远端食管,注入空气时,喉部会出现反射性吞咽动作,若胃管完全达胃内,则无吞咽动作。但此方法昏迷患者不宜采用。
2.4置管后的护理
2.4.1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插管后常因多种原因致引流不畅,因此要勤巡视,一般每4h 巡视并记录1 次,及时找出引起不通畅原因,如 (1)胃管插入的长度不够,若抽出胃液量一直很少(正常人24h 胃液量1200~1500ml)可再插入少许。(2)如血块\未消化食物残渣或胃液粘稠堵塞胃管,可用20ml 注射器抽吸,或30~50ml盐水冲洗,或更换胃管,或胃管注入糜蛋白酶预防阻塞。(3)胃管留置时间过长在胃内盘曲、打结、胃管凹瘪,使胃溶液不易吸出,可先插入少许回抽无胃液时,再将胃管缓慢往外退出。边退边抽吸至有胃内容物。若胃管在胃内打结,应立即停止减压,更换胃管。或用石蜡油40ml 从胃管内注入解除胃管在胃内套绕打结。
2.4.2留置胃管患者有关症状及处理
患者留置胃管不适常需及时处理,消除不适给病人心理、情绪及对睡眠的影响。(1)咳嗽、咳痰多由胃管刺激或插管致咽喉部分泌物增多、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痉挛所致,在排除肺部感染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采用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2)呃逆,多由胃管刺激传入神经,致横膈膜活动过跃引起。但需排除膈下感染。出现呃逆者,指导患者饮水一口做吞咽动作5 次,如此連续5~10 次,呃逆即可解除。(3)咽痛、咽感不适,一般在置管2 天后出现,这与切口疼痛缓解后主观感觉增强有关,又与置留时间长相关。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早拔管,拔管前给患者饮少量水,咽痛者选择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 (4)不耐管,患者置管后烦躁、出冷汗、呕吐感觉极度不适,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采用心理治疗及镇静剂逐步缓解症状。
2.4.3胃管固定
传统的固定方法,因受出汗、胃管重力影响,固定的胶布易脱落。经改良后的胶布固定法克服了以上缺点,大大减少了胃管因固定不当而脱出的机率。方法,取2x4cm 大小的胶布,剪成蝶翼状备用,用酒精清洁鼻部皮肤待干、将剪好的胶布头部固定于鼻梁上,胶布两翼分别缠绕于胃管上,一般每日更换1次,汗液分泌物浸湿胶布后应及时更换。
2.5拔管的护理
管前告诉患者及家属因病情稳定,胃肠道功能恢复可拔除胃管,并说明拔管步骤以取得患者合作,拔管前先将胃管折叠捏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理患者口鼻面部的分泌物。
3体会
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实行胃肠减压术患者的最终疗效。细致准确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药资源浪费。由于胃肠减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如果在规范操作中辅以心理疏导,可以明显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促进病情好转,缩短平均拔管时间。
参考文献
[1] 代高英,李胜远.临床护理工作中多孔胃管安置长度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
[2] 王荣姣.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
[3] 杨雪梅.胃肠道减压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26)
[4] 刘福荣.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