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飞燕
摘要:《外贸跟单实务》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为满足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从学校到跟单员岗位的无缝对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外贸跟单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在该门课程上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和改革思路,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外贸跟单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从学校到跟单员岗位的无缝对接,需要打破传统的章节体系进行教学,根据外贸跟单的业务流程来安排教学顺序,并基于外贸跟单的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
(一)明确以外贸跟单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外贸跟单实务》的课程设计是基于“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面向岗位群来建设课程”的新的设计理念。课程设计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态度要求去考虑。强调职业需求对课程的重要性,以职业描述为课程设计的起点;重视技术-技能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找出支撑职业能力的核心技术-技能;依靠产学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训练的全过程,产学合作成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二)基于外贸跟单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教学顺序的安排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的总要求是:以跟单具备的职业能力为前提要求,教学内容要覆盖全国外贸跟单员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范围,在分析跟单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在确定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后,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项目为载体,为每个模块细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并将课程分为四大教学模块,十二个教学项目:其中模块一为认知模块,主要分为对外贸跟单行业和岗位认知两个教学项目,目的是让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对跟单所在的行业和岗位工作有个清晰的认识与定位,了解跟单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职业素质;模块二为出口跟单操作,是本课程重点所在,根据出口业务跟单的业务流程来安排出口跟单的教学项目的顺序,使学生能清楚了解出口跟单工作过程与所需的技能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出口跟单实操能力;模块三为进口跟单操作,分别让学生进口国国内跟单员进口跟单操作和驻在出口国跟单员的进口跟单操作,使学生掌握不同进口跟单方式的主要操作技能;模块四为综合实训,通过外贸跟单流程模拟和外贸跟单考证测试两个项目对本学期的外贸跟单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并在課堂上实现“课证结合”。教学模块与教学项目对应关系如下(图1)所示:
(三)根据外贸跟单的行业特征选择典型教学案例
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需要掌握有关产品特征和生产流程知识,外贸跟单以具体产品的为载体,以产品订单为中心进行跟踪与操作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选择符合行业特征的典型案例,并以某种具体产品为依托,以具体订单为中心进行全程的跟单演示与操作,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了解外贸跟单的操作流程,以及每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有关外贸单据和生产单据的对应性与关联性。为此,我们选取了外贸跟单中最为普遍的影响力较大的典型产品—纺织品。因为纺织品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传统龙头产业和出口创汇最大产业,也是本区域传统支柱产业和出口贸易主体,因此本课程在跟学生进行外贸跟单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过程中,选择纺织品为跟单主体,在顺应个性差异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点上兼顾其它典型产品。而学生则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选择相应的产品,自拟公司和项目进行独立操作,从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产流程和跟单操作技能。
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和改革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进行创新式改革,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网络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式改革,突出“课证赛”结合和“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改革。
(一)“课证赛”结合
外贸跟单员证是本专业的必考证,因此作为考证支撑课程的《外贸跟单实务》和《跟单员考证培训》则成了该专业及其重要的课程。为了进一步促进课证融合,从12级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将这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外贸跟单实务(含考证)》。为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我们教学过程中,将外贸跟单员考证知识融会贯通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重要的考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分析历年考题,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跟单基础知识与跟单实操技能的同时,能掌握有关考证的理论知识要点与实务操作要点。此外,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跟单员考证和全国跟单员技能大赛,并将跟单员考证和跟单技能大赛的内容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并结合有关外贸跟单技能大赛的技能要求,不停改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实现“课证赛结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证明了“课证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和技能大赛参赛水平。2013年12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有63人参加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全国跟单员考试,58人通过考试,通过率为92%,比往年通过率大大提高了。此外,2013年组织学生参加由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类教师说课教学评比,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本人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团队项目二等奖,本人在国际贸易实务类教师说课教学评比也喜获三等奖。
(二)工学结合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常规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将教学与相应的职业岗位联系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容易上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贴近外贸工作一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外贸跟单业务操作能力,而且让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职业素养,减少从课堂到岗位的“职业技能空白期”全身心浸入岗位中,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在校内实训室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仿真教学
教师可以在校内实训室利用学校引进的外贸跟单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外贸跟单业务环境中,开展外贸跟单业务实操训练。例如,在进行外贸跟单流程模拟实训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如工商部门,外商,贸易商,供应商,加工企业,商检部门、海关、银行等。每组分配好各个学生具体的角色,成立模拟公司,并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然后按照外贸跟单业务流程分别完成每个操作环节,最后各分组制作每个流程相对应的单证。让学生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外贸跟单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通过模拟操作,让课堂教学变为一个连贯的实践操作,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贸跟单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为学生以后从事国际贸易打下良好的实际操作基础。
2.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和专业顶岗实习
在初步掌握跟单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下让同学逐步走出校门,一方面,教师可以带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走进外贸跟单业务的工作现场,向企业的外贸跟单员学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与社会相应职业岗位的接触与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兼职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通过企业专业人士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外贸跟单业务实际操作流程和岗位技能需求。最后,学生学完课程后让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外贸跟单专业顶岗实习,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学与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更可以讓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从而对外贸跟单流程和业务知识与技能要求有了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3.联合校内外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
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教学改革进度的深入,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载体的教材,也必须跟上课程改革模式的步伐,因此开发具有行业特征的工学结合教材则顺应了目前职业教学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求。为了体系教材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人联合其他高职院校有经验的外贸跟单专业老师和从事外贸跟单员工作的企业行家共同开发《外贸跟单实务》工学结合教材,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企业行家的跟单实践工作经历,一方面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课程建设需要进行教材内容的规划;另一方面,根据跟单员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跟单员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跟单员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并根据区域行业特征选取典型的工作案例和产品贯穿教材始终,根据跟单员工作业务流程进行教材内容顺序的编排。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处理上,坚持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基本原则。
三、小结
《外贸跟单实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中一门业务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涉及的跟单员证书是我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必考证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并将该课程内容与跟单员考证和跟单技能竞赛以及岗位技能需求联系起来,实现“课证赛结合、工学结合”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跟单考证通过率和职业技能水平与跟单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东明等. 高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6)
[2] 刘 慧等. 浅析高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才智.2011(4)
[3] 陆国红. 高职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开发设计[J].科教文汇.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