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宇
“走基层”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表现出来的问题,大家也不可小觑:比如说记者们一头雾水地走了,又一头雾水回来了;走了但没走进去,是井底的葫芦,下去了但是还漂着;走了,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味表扬歌功。这些起始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在发布终端,就是题材雷同、写法雷同、角度雷同,读着没味儿,看着腻味。那么,往哪儿走?怎么走?走什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往哪儿走。一般,当大家接到走基层的任务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该去哪里呢?其实,基层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有时间有条件,就往下走、往远走。没时间任务紧,那么基层就在身边,只要确保出发和行进的方向是向下的就行。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一所学校或者是一户人家,眼光所看之处、脚步所到之处,都是我们的去处。走基层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和锻炼新闻发现力的过程。
第二,是怎么走。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带着感情走基层。最简单的就是带着所有的情感、启动所有的感官,还要带着会思考的大脑。如果对农民手捧庄稼的喜悦感受不到,如果对农民工拿不到工资的痛楚感受不到,走不走也罢。
“走”是手段是方式而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走而走。在迈开腿、张开嘴的同时,做好奇的、合格的倾听者,拉近距离,获得信任;做聪慧的思想者,把唠的家常、把来自群众鲜活的话语加工出来,让写出来的稿子土豆就是土豆、牛排就是牛排,不别扭、不变味儿。
第三,是“走什么”。 这是内容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走基层的稿子可以说是“三少一多”,即后续报道少,深度报道少,问题报道少,成就报道多。
记得6年前,我曾经采写过察右前旗县委县政府在小平房办公的一个稿子,当年的小平房已经经历了51年的沧桑岁月,这在全区甚至全国都不多见。那么这6年来小平房是否安好、6年之后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虽然经常想起,但一直没有跟进后续。现在总觉得对自己、对读者缺一个交代。关键是这个问题现在仍然存在,常常正是群众关心的新闻事件在一次报道后就销声匿迹、再不见踪影,常常是一次报道之后蕴藏的更大的新闻被忽略、被抛弃。
其实,用新闻工作者敏锐的双眼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推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是“走转改”的目的之一,也是现在欠缺的。“走转改”稿子内容大多倾向于成就展示,很少提及一些基层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为基层真正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为群众真正排忧解难。
要背负起一份社会责任,深入和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带着真心下基层,带着热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真正去体验和了解基层百姓工作生活情况,真正了解基层和群众在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为党委政府的“怎么办”的决策提供一份媒体依据。不回避、不粉饰、不失真。
第四,是怎么写。当前,采访方式不深入、写作方法跟风、缺乏自己特色、缺打造精品的意识是我们走基层的一大顽疾。一是片面追求稿件数量,为了完成任务,把心思都花在凑数上,对稿件不负责任。二是即使去了基层,去的仅仅是基层管理部门,采访的主要是干部,研究的主要是材料。材料拿了一大堆,群众一个没见上,报道中出现的就是“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記者看到”“记者发现”,没有群众的只言片语,读起来不生动也不真实。三是不雕琢。我们缺乏的是对自己稿件的精雕细琢,缺精品,看到别人怎么写,自己就照葫芦画瓢,甚至从题目到段落划分到语言引用都一模一样,味同嚼蜡。
第五,是形式创新方面。一是可以加强对采访选题的策划。采访时不仅仅是单枪匹马的单一形式,可以各媒体联动发挥出合力效应,对一段时间的宣传主题做全方位立体式报道。二是把走基层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让记者走基层常态化。比如是否可以多些我们的《北梁日记》,是否可以学习借鉴《人民日报》的《走基层蹲点调研》,是否可以用新闻连载的方式选择一个典型做深入报道,增加报纸的可读性、贴近性,增加新闻的可信度、趣味性。
第六,要有推进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将“走转改”明确为记者工作的常态,突出质量考评,加大优秀“走转改”作品的宣传和表彰力度。通过价值引领、领导示范等,使“走转改”成为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责任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