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信套餐消费现状及套餐建设思路分析

2014-04-29 11:43阳雄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阳雄

【摘 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知识水平、年龄结构和经济能力等因素,通信套餐消费呈现出理性兼有冲动、流量需求增大、盲目的小康标准等特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通信套餐消费具有从众、委曲求全、安全和依赖等心理特征。因此,创新套餐消费方式,推行组合套餐、等值互换、校信通等消费方式,制定适合大学生的通信套餐,对其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通信套餐;自由组合

“套餐”最初只是流行在餐饮行业中,如今却遍布各行各业,成为商家推销商品和服务的工具,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套餐时代”。各种商品和服务都以非常新颖独特的方式打包到套餐进行销售,由此形成了“便捷实惠”的“套餐消费”,并且在通信产业内表现得更加明显,各大运营商展开激烈竞争,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通信套餐服务,设法通过这种曲线降价的方式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赚取更高的利润。

一、大学生通信套餐的消费现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调查方式,在武汉三所高校共发放2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7份,问卷有效率达98.8%。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通信套餐消费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冲动的理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在通信套餐消费中表现出理性的一面。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通信套餐时,自身需求、套餐价格和服务质量是主要影响因素,有68%的大学生每月通信套餐费用都在40元以下,与每月生活费大致呈正相关。由于经济能力限制,物美价廉成为他们选择通信套餐的基本准则,能够综合套餐价格和自身消费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通信套餐,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套餐消费中,理性消费是主流。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消费经验不够,追求快捷,缺乏耐心,在選购套餐时往往容易受到刺激物的影响,也会由情绪引发冲动的消费行为。

2、心动的流量套餐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通信套餐的完善,大学生选择套餐时,首先考虑流量套餐占38%,短信套餐占20%,语音套餐占40%,相比之下,语音套餐虽然暂居首位,但比例已经有所下降,而位居其次的流量套餐却有大幅度的攀升,被誉为“拇指经济”的短信套餐的地位大不如从前。流量套餐和语音套餐是当代大学生认为在套餐消费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有65%的大学生表示,流量套餐对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很重要,通过社交软件收发消息、语音和视频聊天更便捷时尚、性价比更高,流量套餐也就顺其自然地削弱了大学生对语音套餐、短信套餐的需求,这预示着“流量时代”的悄悄到来。

3、盲目的小康标准

移动通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知不觉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开支,整体来说,大学生的通信套餐费用涨得比其他群体都要快。有26%的大学生在套餐消费时持想花就花、随心所欲的态度,6%的大学生选择套餐以流行时尚为标准,部分大学生不考虑实际需求,盲目追求广告宣传的套餐项目多、语音时间长、短信条数多等高标准套餐。另外,有71%的大学生没有定期的套餐消费计划,接近80%的大学生很少或根本没有记录每月的套餐消费情况。部分正处于热恋中以及喜欢与朋友煲电话粥的大学生,经常难以理性地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每月的套餐费用甚至占每月生活费的30%。

4、偏低的满意度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通信套餐持满意态度的仅占14%,认为套餐中附加业务多很重要的大学生只占15%。套餐设计不合理,包含邮箱套餐、彩信套餐等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套餐项目,导致月租太贵,且套餐内具体项目不可更改是造成整体的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很多大学生对这种捆绑式的硬性套餐消费项目痛恨不已。另外,通信套餐消费环境不安全也是重要原因,比如使用套餐时,隐私被泄露,频遭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收费陷阱侵扰等。

二、大学生通信套餐消费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追新求异、崇尚自由是他们最具特色的个性。大学正是个人心理发展和社会角色转型期,这个时期正是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更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从贫困生到消费贵族的大学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追求个性,同时表现出从众心理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意识已经形成,他们擅于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身想法和情感,消费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套餐,独立无拘束地作出决策,表现出一种自由式的消费观念,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兴趣,即兴即买。同时,他们生活在校园中,群体内部年龄相近,需求有很强的同一性,他们在乎自己所处消费圈子的看法,极力追求一定的消费认同,很容易产生模仿、跟风等消费行为。

2、套餐选择易受暗示,表现出委曲求全心理

如果在套餐中包含无实际作用的套餐项目时,57%的大学生会提出质疑,43%的大学生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套餐内容不过多深究,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勉强迁就和让步,在套餐使用中抱有一种“委曲求全”的心理。通信部门通过广告、传单等途径,利用暗示心理向大学生传达信息,部分大学生在选择时,会陷入通信运营商打出的“安慰策略”的圈套中,认为选择和使用套餐时有回扣和赠送礼品更加实惠,导致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发生。

3、渴望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表现出安全和依赖心理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社会的依赖和对信息的渴求远远高出其他群体。一方面,他们远离父母亲人,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加上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氛围、恋爱等因素,感情上比较孤独和脆弱。因此,他们对套餐注入了更多象征性意义,在选择时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希望在套餐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从而满足自身的社交需要、自我需要等高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考后进入大学,目的性分散,需要重新对人生进行规划,面临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来自学业、感情、人际关系的种种压力,不免迷茫彷徨。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积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理上的依赖,在与外界沟通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持续的依赖心理和归属感,通信套餐也被他们称之为“感情投入”。

三、大学生通信套餐建设具体思路

1、运营商制定每个套餐项目的价格,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自由组合套餐。“众口难调”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大学生有着不同消费需求,通信部门应考虑具体情况,制定自由组合式的套餐服务。运营商可以采用彼此独立的分类分档套餐,将所有的通信套餐业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类别之间相互独立,并在同一类别中划分不同的档次,制定每个档次的相应价格,让大学生消费群体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而且可以随时更改套餐档次,从而摆脱那种捆绑式的硬性套餐消费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节俭意识和规划意识,有助于他们养成实事求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2、研发适合全国通用的全网式社交软件,实现通信套餐服务流量化。现阶段,国内已经呈现出流量使用量猛增,语音通话和短信使用量同比下滑的趋势。大学生以其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多的在网时长以及较强的接受能力等优势,不断推动着这一趋势的出现,流量时代的到来势必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學习和交往方式。同时,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对流量套餐的使用已经形成很强的依赖心理,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比如网络电话、微信、腾讯QQ等。因此,开发适合大学生使用的流量通话软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这方面,易信已现雏形,实现了用流量拨打电话和发短信。

3、通信套餐项目之间实行等值互换,套餐余量自动累积。等值互换就是在通信套餐内,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将价值相当的套餐项目进行交换。世界移动通信已进入4G时代,语音套餐已经失去价格弹性,流量套餐成为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新的套餐资费方案必定采用以流量为主体的组合套餐模式,套餐内剩余的语音套餐、短信套餐等项目必定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那么等值互换就是较好的处理方式。当前,我国流量套餐只能在单一号码上使用,当期流量未使用部分作废,从而造成很大的不公平,消费者花钱购买流量套餐,超出的流量要交费,而没有用完的流量却不累计,所以运营商要考虑流量共享与剩余流量自动累积等新情况。

4、加强与高校技术合作,将通信套餐打包到校园,完善校信通建设。为实现运营商盈利和师生享受优质价廉的套餐服务的双赢目的,运营商和高校应主动谋求合作,让先进的通信技术走进校园。一方面,推出专为校园量身定做的通信套餐业务,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社交都纳入到校园通信建设中,完善校信通建设,师生只需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不限时的语音通话、不限量的短信和流量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无线网和校园一卡通建设,实现wifi社交。这样不仅可以让师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也有利于保护全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总之,通信套餐走进高校校园,不仅要具有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功能,更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指导大学生节约规划的意识,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通信工具,分辨是非曲直,利用好套餐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慧敏,李辉.消费心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2](美)戴维·刘易斯,达瑞恩·布里格.新消费者理念[M].江林,刘伟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周海赟.4G时代运营商资费价格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9).

[4]贺修铭.信息消费概念的确立及其理论基础[J].图书情报工作,1996(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