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戏剧社团中导演该如何工作

2014-04-29 11:43李彦翰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演高校

李彦翰

【摘 要】当今社会,全国各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才能,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有自己的戏剧社团,但是面临着学生是非专业的演员,各项素质有限;学生社团运作资金不足,指导教师(导演)不能聘请专业人士,由一些普通教师或者爱好戏剧表演的学生担任导演等问题,简单的分析了目前高校戏剧社团导演该如何工作,分析其重要性及作用。

【关键词】高校;戏剧社团;导演

由于没有机会受到专门的训练,加上导演方面的书籍也非常有限,学生戏剧社团担任导演工作的很多教师都缺乏对导演工作的系统了解,拿到剧本后无从下手,不知该作哪些工作。具体表现在排练前的案头工作不充分、缺乏排练计划、没有重点、不能有效地运用舞台调度等手段、舞台呈现比较混乱、节奏拖沓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下面先简单概括谈一下导演工作的“流程”,然后再着重涉及下导演构思、排练计划的制定、基本舞台调度的手法和节奏问题等。

一、导演和导演的工作

导演是戏剧演出中负责解释剧本、组织演员排练,协调各个演出部门的艺术创作者。导演在一个戏剧作品的完成过程中,祈祷组织者、艺术创作者、领导者等多种角色的作用。简单来说,导演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把一个戏剧文本变成一个完整演出。

剧本——一剧之本,选好剧本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学生社团的戏剧不要贪图排练大剧,着眼眼下,根据目前的各种条件去挑选剧本。

导演在确定好剧本以后,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剧本分析。对剧本的情节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冲突和事件,概括主题,理清人物关系,总结作品的风格。

第二、导演构思。在剧本的分析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对剧本进行理解,形成舞台演出的总体构思和预见。

第三、排练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准备导演工作表,选择演员,分配角色,制定导演计划等。

第四、具体排练。包括粗排、细排、连排和合成几个步骤。

二、导演构思

导演构思是导演二度创作的关键,有些指导教师忽略了这一过程,只停留在“动作加对话”的演出,看不到导演的创造性活动。

见到来说,导演构思就是对自己将要排出的戏有什么样的想法。由于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所以很难有什么具体方法来保证产生好的导演构思。对于学生戏剧社团的导演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确定演出的立意,演出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思想。第二,对演出有整体风格的考虑。第三,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就是希望看到舞台上呈现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第四,对场面有所构思。主要考虑主要场次、重点场次的处理。

进行舞台调度构思的时候,可以绘制舞台平面图。还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舞台模型,来使舞台更加形象化。

三、准备导演工作本

导演工作本里不仅包括经过删改的剧本,还有导演计划和构思的具体内容,一级祥光的说明和平面图,主要用于排练。这点类似于电影导演的分镜头剧本。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中文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是莎士比亚剧本原文,右半页是导演的构思和排练计划。

很多学生戏剧社团的导演为了方便起见,直接复印剧本作为导演本,当然这样也可以,但是要保证复印本上下左右有足够的空白以便加注。有条件的可以把复印下来的剧本剪下来,贴在大一些的活页上,再贴上一些标签,上面写明场次,这种工作本很方便使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四、制订排练计划

排练计划非常重要,许多学生戏剧社团没有一个可行的排练加护,往往在一个戏上拖拖拉拉排上大半年还不能演出。在制订具体计划之前,需要大致确定一下排练需要多少时间。如何确定呢?对于一个学生戏剧社团来说,实践中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大约台上的每分钟需要一个小时的排练时间。例如,一个30分钟的短剧,需要排练30个小时。对于一个两个小时的戏来说,需要大约120个小时的排练时间。如果一个剧团的每周活动两次,每次3个小时,大概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果条件允许,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建议排练安排在每周两个工作日的晚上和一个周末的白天。

那么每次排练需要多少时间呢?一般来说,需要有半个小时的准备工作和热身练习。每次正式排练的时间不要低于一个半小时。周末的长时间排练也要有间歇,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小时,否则大家会过于疲劳。

五、舞台调度

舞台调度是经常听到的一个导演术语。具体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场上演员的位置移动;二是演员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构图;三是场面的设计。

学生戏剧社团常常存在的调度问题有:1,盲目性。比如,只是为了避免台上的演员静止不动而不停走动。2,缺乏美感。主要表现是在舞台上比较杂乱。

笔者简单介绍下几种常见的调度方法:1,利用舞台上的移动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比如当一个演员在说台词的时候,另一个演员的移动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移动会有效地表达情感、态度和思想。移动会引起注意力,所以可以作为一个强调的手段来使用。2,利用镜框式舞台表演区域。3,演员视线。如果舞台上有几个演员,其中以个被其他人注视,那么此人便会成为焦点。4,运用分隔。一个人和一群人分隔开,那么一个人就会成为焦点。5,运用对比。比如一个演员站着,其他坐着,站着的演员就是焦点。6,利用高低位置。一般来说,高位的比地位的容易形成焦点。

其实,形成舞台焦点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利用灯光、服装等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都是相对而言,不可机械地使用,二需要灵活运用。实践中,导演经常同时运用多种手段来强化重点。另外,舞台调度一定要有所依据,符合剧本规定和人物性格逻辑。了解这些常识很容易,但如何运用就体现出导演的水平和功力了。

有的导演把舞台调度设计的很细、很死,甚至画了详细的示意图。排练时就要求演员严格按照自己的安排来演出,把演员当成道具、棋子来摆布。对于学生戏剧社团来说,应该避免这种方式,及时导演在准备工作阶段很细致,也要发挥排练场上演员的主管能动性。排练不是一个履行导演构思和设计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更恰当的方式,更加有效地表达手段;一个完善的过程,从粗到细,从不成熟到成熟。

六、舞台节奏

舞台节奏是导演工作的一个难题,许多专业导演的作品也存在节奏问题。有些人认为舞台节奏有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速度,缺乏激情,如果节奏加快、激情饱满就解决了。其实,这是误解。节奏问题的具体表现就是缺乏变化。如果整场演出都是速度很快,激情很高,那也是缺乏节奏,只会令观众疲惫不堪。节奏的关键是变化。能做到变化就可以基本解决节奏问题了。具体来说,变化时指轻重缓急、高低强弱、长短快慢。從哪几个方面入手呢?一是台词,二是行动,三是抓住重点场次、重点戏。

七、排练纪律和排练关系

学生戏剧社团的演员全部是学生,甚至全部是没有表演基础的学生,但又是一个集体活动,团队意识很重要。除了制订可行的计划外,还需要明确具体的排练纪律。很多学生戏剧社团在排练时经常出现演员迟到、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影响了排练的效果,拖延了排练的时间。所以要增强演员的时间观念,排练时不能把练习当成交际和聚会,要全神贯注。

在排练过程中,导演与演员,演员与演员之间都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真诚地把演员和其他合作人员当成朋友,理解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

导演和演员在排练时难免会遇到矛盾,导演和演员关系不合肯定会影响排练和演出效果,所以导演要尽量避免发脾气。人事需要鼓励的,学生戏剧社团的演员更是如此。

八、总结

学生戏剧社团的导演在排练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麻烦。指导教师(导演)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应当自我提高,不断学习,不断观摩。

首先需要阅读一些导演方面的书籍,然后详细的做笔记。坚持写导演日志。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寒。

【参考文献】

[1]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2004.

[2]张仲年.戏剧导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导演高校
漫谈宁浩电影中幽默元素的运用
电视节目场面调度中导演的重要性与发挥的作用阐释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