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精神家园

2014-04-29 11:28赵青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视剧手机精神家园

赵青

【摘 要】文章对根据刘震云先生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手机》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电视剧;《手机》;精神家园

同样是根据刘震云先生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电视剧版跟电影版的故事格局完全不同。电影版的《手机》,更多的是围绕两个无良中年男人和第三者及感情纠葛为主要内容,剧场版的《手机》明显把时代推进了,而且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上架构故事。电影或者能让人对其中的人物产生爱憎,剧场版则让人感到每个人的心酸与无奈,没有了怨怼,只是同情地关切着,思考着,盼望每个人都能有最好的结局。

电视剧一开始是一出“手机真骗”的戏,因此引出于文海、于文娟、严守一。可见的骗局被识破,不可见的骗局自己演,主演严守一,于是,以真骗为引子,拉开一场关于伪善的戏,手机是线索和载体。伪善或者用得不恰当,严守一无疑是善良的,可又是虚假的,于是这善便看得虚而假了。

夫妻本是世界上关系最密切的人,可是于文娟想找严守一聊聊工作的事,他却总是百般推脱,让人为之气结。怎么会落得话也不愿意多讲几句?!“你好好养病,多注意休息。”没有亲热,也没有亲密,只是客气,甚至客套。明明是关心的话,却让人越听心越远了!后来离婚后严守一孤身一人回严家庄见奶奶时,与奶奶坦白道“他们心里明白,记混多年,其实已经没有话说了”那一刻的他,孤独、疲惫,显得格外可怜。

一、有元的人物关系设置

电视剧《手机》的人物是有层次的,有元有一有二,层层来说,来分析人物,分析关系,并试着找寻严守一失落的终极原因。首先说二的人。在城市,有刘燕、沈雪,前者大大咧咧,快言快语,疑心极重,心眼不大,人却不坏,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性格既冲击婚姻,又因为口无遮拦而不致形成死结,所以每次在她这一面,都有拯救的通道。沈雪这个角色,简单直率,单纯可爱,人们都说她二,愿意找她掏心窝子,可是,正如剧里所说,世界上最怕的事就是结盟。沈雪找了刘燕,被教了各种防身之术,本来的我被包装起来了,她不是原来的二了,不真了,最后对严守一也没了吸引力。这时,突然想起最后一集严守一说的话,他说“他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守着他奶”记者会上说“他奶教他,眼要看着路,嘴要对着心。希望能得到心灵的宁静”。他找沈雪聊天那些场景,看到有关他的最温馨的画面,让人很舒服。沈雪简单可爱,他也调皮可笑。

二的人没有二下去,一的人又在现实中一下去,这一个下去,更像是“沦丧”。至此,终于知道,有一说一不容易,因为有一说一在现实生活中正需要一加一,即为二,而被日渐抛弃甚至蔑视的二,正是笔者认为日渐失去的最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真”。

城市里二的人还有几组,娱樂圈的,段大可,翘着兰花指讲他那太空中翱翔的鹰,这分明是对当今电视台娱乐化,领导低级化,只追求市场占有率,不追求导向性的一种影射。说到影射,这部剧还真是影射了不少节目,《有一说一》影射《实话实说》,《大家有话大家说》影射《百家讲坛》,至于最后的主持人选秀,不正是影射《挑战主持人》么。费正在手机上看他爸爸的演讲,直接就点的CCTV!电视圈里的种种无奈和丑行被换了一种形式抖落出来,CCTV不会播《手机》。不过奚落一下正好,整天一副岳不群的嘴脸,肚子里什么东西大家自己也大概猜的到。娱乐圈二的人还有一个,刘百刚,这个活生生是对王宝强的影射啊。群众演员、傻乎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发现一个刚好适合他的角色。他的成名绝对是一个中彩票的几率,刚好符合天时(那一个时刻他在那)、地利(刚好在那指定地点)、人和(老百姓期待出现这样一个傻乎乎的人去演某个执著的角色)他的成功也仅仅是利用了他的本能而已,他只是一颗棋子,等新鲜感过了,便会乏味枯燥。

二的人还有砖头歌和喂猪娘们,这是值得重视的一组,他们馋,懒,但活得真实,有娱乐精神。前期黑转头的表演一度盖住主角,让人颇为期待啊。我都跟着学会了河南话,纯朴的农民形象,高端的娱乐精神,让我们爱上老路他们这一伙人。还有那喂猪娘们,偷吃饺子又挠砖头,但其实她又孝顺又体贴还勤快,很可爱。还有个组合,于文海和牛彩云,这两个是属于无知者无畏啊,他们虽有些不着调,但他们的这种不着调至少让自己生活的快乐。羡慕她们这种快乐的,特别是牛彩云,活成她那样挺好的,虽然不止一次的笑她二。像于文海说的那样,跟你在一起不累。能让人和你在一起不累真的挺不容易的。

剧里二的人基本就这些,可以看到,每个二的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其乐无穷。他们嬉笑怒骂,活出了生活的真滋味。反而是严守一、费墨这些一的人虽然衣着光鲜亮丽,内心却疲惫不堪。

一的人费墨,他代表着文人阶层的清高、虚伪、好面子,不可爱,他一面要保持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矜持,另一方面又在金钱和名利面前“失守”。而最终,在朋友和奶奶的影响下,他回归了本真,做回一个学者。

一的人严守一,一号主角。严守一的经历让人心酸,到最后一无所有。严守一是个重情的男人,善良,他希望让所有的人欢喜,台面上他做到了,可是他的后方根据地,却面目全非。他的根基是好的,他希望自己心口如一,真诚地生活,可社会让他不由自主。正像他讲给沈雪的理论:人们有时候得做披着羊皮的狼,有时候又得装大尾巴狼,原融如他,选择做一只牧羊犬,结果闹得两个群体中挣扎,最终沦丧在自我认知的概念里,于是,生活里太习惯了言浮于表,口不过心,回了家便有些不知如何自处了。他回不了过去,因为制约他的是外在,是掺和了人性和文化传统的社会机制。

正如最后一集他的声明一样,他厌恶自己的改变,他渴望真诚的自我。可以看到,严守一喜欢回忆,回忆自己的小时候,回忆严家庄。虽然那时候的生活苦,可他觉得那是他最幸福的生活。没有表里不一,有一说一。纯净的天空,纯净的大山,纯净的人们。让人活的不累,活的轻松。在北京虽有事业,有大房子,有车子,有地位,可是他发现那不是自己。他不停的在回忆,回忆自己第一次打电话,回忆第一封信,回忆那时的吕桂花,那是他心中第一次喜欢姑娘的标准。当伍月去找吕桂花拿钥匙时,吕桂花看到伍月时有一种恍惚的表情,文海解释了她的这种恍惚,对彩云说,你没发现你妈和她有点像么。那时突然明白严守一对伍月那心存的一点爱意也只不过是因为他想极了过去。把伍月当成过去的吕桂花。而对沈雪呢,他说和她在一起有安全感,就像他在自己奶奶身边一样,踏实。

二、“奶奶”—大地的母亲

整部剧基本在两个空间上展开,北京和严家庄,北京是世俗家园,严家庄是精神归宿。可以看到,每当严守一还有费墨有精神危机时,就驱车赶往严家庄了,因为那里有他们共同的精神依靠,奶奶,所谓元。

奶奶,愿意这样来描述她“大地的母亲”,她代表了中国勤劳大众的善良和包容。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地里,严守一的记忆中,奶奶佝偻着身子在油菜花中成为永恒的定格,奶奶享有大地的安泰与宽广。奶奶的遗言,竟然从一缸黄豆说起。该以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心境去读懂、去理解、去容纳这位临走前一天还在田里劳作的农村老人的精神呢?不知为什么导演選择了从“喂猪娘们”的嘴里来说出奶奶的遗言,而不是表现奶奶临终前的亲身口述。从来没觉得“喂猪娘们”的演技如何,但在这里,当木头娘貌似镇定地开始从一缸黄豆的处理说起,到逐渐泣不成声,一直到最后以纯粹河南方言边说边哭,以至于放声大哭,哭到让人动容。奶奶要用一缸黄豆招待乡亲。奶奶要石头别哭。奶奶要砖头别在城里受人欺负。奶奶最喜欢的孙媳妇于文娟。奶奶要诚诚晚一年上学。奶奶要路之信喊丧。奶奶把瓦房留给了木头。奶奶说费老是个好人……奶奶啊,严家庄的奶奶,步履蹒跚地走在严家庄的土路上、田地里的奶奶,我们终于明白了费墨说的奶奶是严守一的精神家园的含义。

当那声“奶奶”由于文娟喊出,于文娟是属于严家庄的,属于奶奶的,那个晚上山坡上的披衣,以致最后以于文娟的办公地点的地图告诉严守一的所在,也暗示了于文娟正是严守一的归宿。她用离开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又用等待追寻自己的爱。

三、心灵的“回归”

手机只是载体,问题终归是人的。隔阂也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更是人与自己的。孤傲如费墨,圆滑如严守一,都免不了自己和自己较劲,用刘震云的话说,就是活得拧巴。人要对别人真诚,就要先对自己真诚。严守一在举起了5号牌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救赎,并在奶奶走后更有了坚定的力量,他选择了一个语言不通的水边国家,去寻求心灵的暂时安宁。费墨则选择做回学者。五月走了,留下了那部手机放在桌上。

一切都回来了,至乎骗子以及路之信的嗓子,还有故事源头的吕桂花与牛三斤,在最后吕桂花选择不离婚,相信绝不是因为牛三禁中风而可怜他,从那碗爱之起源的面条里看到牛三斤捧给她的不变的爱,又从吕桂花瞬间的眼泪里看到她对牛三斤的爱。回到原点,回到那首至纯的山歌:

“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问你,最近你还回来吗…。”

猜你喜欢
电视剧手机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