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刘邦的决策艺术

2014-04-29 11:08张玉川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刘邦领导

张玉川

【摘 要】刘邦,出生庶民,却凭借其杰出的领导才能成为反秦义军的领袖,最终在与项羽逐鹿中原的楚汉战争中获得胜利,统一了天下。刘邦之所以胜,项羽之所以败虽有天时、地利的因素,但领导能力的不同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而领导能力中决策艺术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刘邦的胜利与其杰非凡决策力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刘邦;领导;决策艺术

毛泽东在比较刘邦与项羽两位历史人物时,曾有如下评价“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刘邦与项羽相比,无论出生背景、领兵打仗的能力还是所拥有的资源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最终能够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主要的原因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在于决策艺术和用人艺术两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剖析和概括刘邦的决策艺术,以期从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中汲取领导艺术的智慧,达到故为今用之目的。

刘邦的决策艺术:

1、高瞻远瞩,关注大局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领导者关注长期视角而管理者关注短期视角,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组织活动中必须头脑清醒,关注全局和长期价值而非眼前得失,才能帮助组织及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并做出正确的决定,最终引导组织走向成功。

刘邦的大局观首先表现在他对个人方向的选择上。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对刘邦有如下评价:“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说刘邦胸怀大志,不愿向普通百姓那样从事农业生产作业。司马迁还记述了另一件事:在送徭役去咸阳的路上,刘邦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由此可见刘邦确实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为实现其志向,刘邦做出了一个令其父极为不满和忧虑的决定——不事生产,以致后人认为刘邦是游手好闲的高阳酒徒。刘邦虽不事生产,但绝非游手好闲,而是花大量时间与人结交和建立个人声誉,足见其深谋远虑。

刘邦的大局观还表现在退出咸陽决策上。元前207年12月,刘邦率大军到达灞上,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传国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此时的刘邦开始忘乎所以,以关中王自居。同时又被咸阳城繁华的宫殿所倾倒,准备就此住下,安享富贵。但张良的一番劝解和分析使他清醒起来,张良劝道“秦王多行不义,所以您才能推翻暴秦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现在刚入秦地,您就沉溺于享乐之中,这就是所谓助桀为虐了。“刘邦愉快地接受了张良卓有远见的规劝,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等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此举博得了秦地百姓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许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刘邦虽有贪图享受的弱点,但最终仍然能够舍弃个人享受而以大局为重,做出了退还灞上、约法三章等明智的决策,这些决策不仅使刘邦化解了成为众矢之的的危机,而且还赢得百姓的拥戴,为今后楚汉之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刘邦的远见还表现在他统一天下之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上。在治国理念上,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规避了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等一系列严酷的刑罚,提出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的统治效果。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作“汉律九章”: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订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等)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等),完善了法律制度;用叔孙通整理朝纲,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汉仪十二篇》、《汉礼度》和《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经验;在文化方面,刘邦遵习儒家,重用儒生,建立国家图书馆:天禄阁和石渠阁;在经济方面,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减轻税负、废除劳役、释放奴婢、倡导节俭,是经历长久战乱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刘邦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政策和措施不仅为大汉王朝的持续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体制制度和经济制度财富。

2、沉着冷静,决策果敢

威胁、挑战与机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和转换,机会中往往充满着潜在的威胁与挑战,而威胁与挑战中有存在着的大量的机遇,因此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动荡的局势时,领导者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局势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并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才能够化危机为机遇获得最终的成功。冷静、睿智、果敢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决策时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刘邦在芒砀山解纵徭役和鸿门宴中两个事件中都表现出了冷静与果断的决策特质。

刘邦押解徭役途经郦山时,因逢雨天,耽误期限,按照秦律服劳役误了工期要被处以严厉的刑罚,徭役因害怕纷纷逃跑,刘邦此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加强管制力度,保全自己,二是放走所有的徭役。选择前者,虽然表面上看是保全之策,但实际状况并不乐观,过于严厉可能激发叛乱,即便成功也会因延误工期而被治罪,不严厉又无法阻止徭役逃亡,最终必因无法完成任务而被治罪;选择后者,刘邦将彻底失掉亭长职位并将被迫流亡。刘邦最终的选择是放走了所有的徭役,自己流亡。刘邦的这一看似无奈的决定使他有了第一批追随者——使役中有十几位壮士选择跟随刘邦。

刘邦退军灞上之后,因先进咸阳而招致项羽的猜忌,准备兴兵攻打刘邦,刘邦因此陷入巨大危机。刘邦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表现出忧虑与恐惧,但并未大乱方寸,与张良商议,他果断面见项伯为自己辩解并说服项伯成为他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这是刘邦的冷静。虽然明明知道项羽的鸿门宴是要兴师问罪并且充满危险,第二天仍旧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前往谢罪,这是刘邦的“敢”,即面对挑战的勇气。鸿门宴说服项羽后及时撤退、不辞而别,回去之后立刻诛杀曹无伤,这时刘邦的果断。面对危机依然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面对威胁,能够勇敢面对;面对复杂局面,不拘小节果断处置是刘邦能够在屡次脱离险境、化解危机的关键。

3、从善如流,善用外脑

从善如流、善用外脑,这是刘邦决策艺术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论谋略,刘邦不如张良;论内政,刘邦不如萧何;论军事,刘邦不如韩信。但每每遇到关键性的决策时,刘邦总是能够做出睿智的决定,究其原因,从善如流善用外脑是也。乐于倾听、善于倾听、集思广益是领导者决策时不可或缺的特质。领导者只有乐于倾听,下属才愿意建议;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够分辨是非,择善而行之。

刘邦不仅能够倾听张良、萧何、韩信等俊杰之士的建议,更为可贵的是也能倾听平凡之辈甚至是普通百姓的建议与心声。统一天下后,刘邦欲建都于洛阳。士卒娄敬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说:刘邦得天下和先前的东周不一样,所以不应该像东周那样建都于洛阳,而应该定都于关中,这样才可以利用秦地址险要固守,国家才能得以长治久安。在与张良商议后,刘邦同意娄敬的建议,很快将都城迁到了长安并大大封赏了娄敬并赐姓为刘。攻取关中之后,刘邦召集关中父老,越他们商议之后约法三章。对张良等俊杰之士,每每言听计从;对士卒娄敬之谏言能择善而从之;对关中父老的心声能够倾听与关注,刘邦的决策就不能不充满睿智与远见了。

刘邦自身能力有限:谋略不如张良、内政部入萧何、军事不如韩信,却最终成为团队的领袖并登上皇帝的宝座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刘邦的成功来看,只有拥有高大宽阔的视野,主动聆听的习惯;快速果断的行动力,领导者才能面对问题时从容应对,才能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优点与能才能在决策时表现出自信与智慧。

【参考文献】

[1]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85.

[2]张明林.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M].西苑出版社,2012.

[3]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上海:中华书局,1997.

[4]班固.汉书·高帝纪第一下[M].上海:中华书局,1962.

猜你喜欢
刘邦领导
朽木颂
院领导简介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我家领导
刘邦不识字吗?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