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注重学生的主体社会性感受

2014-04-29 11:09章美玉
关键词:社会性美术作品美术

章美玉

【摘 要】

本文从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出发,结合笔者教学工作经验,分析了幼儿美术教育发展儿童主体社会性感受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主体社会性 发展 策略

一、学生的主体社会性感受

感受指的是学生在与外界事物接触式所受到的影响,它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体验。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分为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色、感、会、行、知五个方面。色指的是学生对形状、颜色等外观特征的感受;感指的是学生对外界事物所创造意境的接纳;会指的是对事物的特征和相貌产生一定的认识;行指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情境或特征产生描绘的冲动;知指的是结合情境将已有知识汇聚,以为之所用。正是这些基于社会性的不同感受,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发展。

小学美术教育正是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出发,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接触世界、体验生活,形象的表达世界和生活,使学生对己、对外的认识不断丰富。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发展学生主体社会性感受的策略

学生的发展凸显出形象的特征,表现为学生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与成人沟通交流,对所生存的环境产生直观的形象和空间感。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形象感受不同于成年人的理性感受,大多体现在对事物特征的表述和联想,在态度上表现为对事物充满好奇的观察和主动的接触。因此,在小学美术活动教育中,一方面要注重美术活动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美术活动的形象化特征。

(一)在生活化的感受中开展美术活动

学生美术作品的创造首先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直观体验。小学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是学生喜欢的一部动画片,里面有一系列形象鲜明、深受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形象,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丰富美术的教学内容。在动态的表现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些卡通形象以PPT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些图片设计到相同动物的不同想象和不同动物的不同形象,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3个卡通小动物,以这些小动物为主角编一个小故事,通过两三幅画将这个故事表达出来。学生在服饰、背景、故事的设计过程中提高了绘画水平,也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增加了生活的乐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也是丰富多彩的,但这样的感受由于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有限,还无法全面的予以表达,而美术作品的开放性,为儿童的主题社会性感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趣的表达方式。

(二)在主体性的情境感受中开展美术活动

儿童阶段的发展表现为一定的“儿童中心”思想,主体性的情景设置是学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作品成为表达参与感受的工具,使美术活动与儿童的感受融为一体。例如,在一节学习色彩的美术教学中,将“穿衣服游戏”引进课堂,设计生活情境,这些小朋友都是要参加小明的生日聚会,他们都想成为晚会上的焦点,请用你的画笔为这些小朋友选择衣服和色彩。学生在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小伙伴都装扮完毕,然后高举自己的画,以优美的姿态带领你的小伙伴来到小明的生活聚会现场,介绍自己的服装设计。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完成画画,并给与展示的机会。最后,大家猜一猜谁是今晚最亮眼的小明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展开对色彩的讨论,色彩的搭配,怎样的色彩适合聚会,看着学生小大人似的讨论,看着孩子们在欢乐中习得色彩的知识,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才是有生命的美术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美术活动的有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社会性感受,在游戏的感受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发展自己与同伴、与社会的互动和交往。

(三)在学生美术作品中凸显“幼儿化”特征

学生的美术作品与成年人的美术作品大不相同,小学美术不是以艺术性为主要目的,而是自我感觉和感受的真实表达,在内容的表达上就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联想性,与实际的事物相差甚远。例如,在“穿衣服游戏”中,有的同学把头发的颜色染成绿色,把牙齿染成黄色,穿彩色的高跟鞋,会有蓝色阳光的照耀等等;在“我的妈妈”的学生作品中,有的儿童会把妈妈的头画成老虎,表示妈妈对自己的生气,有的儿童画成的妈妈是仙女,表达妈妈的漂亮,有的把妈妈画成四条胳膊,表达妈妈的手忙搅乱等等。这样的作品显然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大不相同,有的存在明显的常识错误(蓝色的太眼光),有的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不相吻合(四条胳膊的妈妈,九个头的妈妈)等,但这些图画中是学生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后的主观反应的体现。这样与学生主体社会性感受相结合的作品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并不断激发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生活和思想的乐趣。但这就要求,在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中,不能单一以“像不像”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作品,而要关注作品背后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想的表达,而这正是美术作品不断创造的源泉。

综上所述,学生的社会性感受具有形象化和聯想性的特征,在学生美术活动中要不断练习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美术作品成为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有趣的情境体验的表达,成为学生主体社会性的创造性表达,同时在学生美术评价的过程中要关注美术作品背后学生的情感表达,学生的创造性联想。

【参考文献】

【1】钱晔.以情境教学法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1)

【2】渠春华.在美术教学中舞动幼儿灵性的翅膀——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J】.文教资料,2011(24)

猜你喜欢
社会性美术作品美术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