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并发症护理

2014-04-29 11:00伍晓员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置管护理

伍晓员

【摘 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并发症护理。方法:对198例采用三向瓣膜PICC置管病人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防范措施及管理。结果:本组198例患者置管成功率97.4%,留置时间最长401d,最短3d,平均102d 结论:PICC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其中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加强并发症护理,才能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39-02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为肿瘤患者建立了一条无痛性治疗的中心静脉通路,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有效避免了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肿瘤患者198例,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其中男126例、女72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60.2岁,肺癌38例、肠癌22例、鼻咽癌34例、食道癌9例、乳癌18例、胃癌21例、膀胱癌6例、胰腺癌6例,宫颈癌16例,淋巴瘤12例,其它16例。置管部位:贵要静脉115例,肘正中静脉62例,头静脉21例,

1.2 方法

1.2.1 置管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凝血功能,评估患者血管条件,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讲述操作过程和术中配合,备好穿刺点皮肤消毒和环境准备,备齐PICC留置管术所需的导管、消毒物品等。

1.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采用上腔静脉测量法确定从穿刺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按照顺逆时针双重消毒法进行皮肤,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 cm,两侧至臂缘,先用酒精,再用络合碘消毒皮肤,建立无菌区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松止血带,撤出针芯;将PICC导管沿穿刺针向前推进到10~15 cm时,撤穿刺导管;推进至25 cm时嘱患者转头,下颌紧贴同侧锁骨,插入所需的长度,撤出导丝,用配制的肝素钠盐水连接导管回抽见回血后注入肝素钠盐水适量冲洗导管,接可来福正压接头。用明胶海绵固定并压迫穿刺部位,透明敷贴覆盖,记录好穿刺日期、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常规拍胸部X线片确定导管位置

1.2.3 结果 198例患者置管成功率97.4%,留置时间最长401d,最短3d,平均102d。通过PICC留置管路,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PICC置管并发症:置管不成功5例,其中穿刺失败2例,送管困难3例。置管后12例出现穿刺点渗血,更换敷料适当加压包扎后无渗血。导管阻塞7例,经用肝素及尿激酶处理,导管复通。穿刺口周围红肿7例,6例经增加换药次数症状消失,1例拔管。穿刺后2~7d出现静脉炎9例,经抬高患肢制动,局部凃如意金黄散和芦荟胶6例痊愈,1例拔管。导管脱出5例,其中2例拔管,3例拍片后继续保留

2 穿刺、置管并发症的护理

2.1 置管不成功 外周血管条件差以及穿刺后送导管困难是置管不成功的主要原因。穿刺血管和置管时机的选择是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关键[2]。护理:置管前认真评估患者静脉血管条件,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显露清楚、不易滑动的静脉,在穿刺时应首选贵要静脉, 其次为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置管成功率最低。头静脉进入腋静脉处形成的角度较大, 有小分枝与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 在臂部上升段还有狭窄,最易引起置管困难。对血管弹性差、重复置管的患者应慎重选择,置管过程中嘱患者放松,防止由于血管痉挛,导致送管困难,一旦发生,可后退导管1~2cm稍作停顿,或热敷,或改变肢体角度,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

2.3 静脉炎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时送管速度过快损伤了静脉瓣;置管侧肢体初期活动过频, 导致肌肉挤压血管, 血管与导管产生摩擦致静脉内膜损伤;一次性无菌手套滑石粉的微粒污染也是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表现为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改变,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护理:提高穿刺技术,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时动作轻柔,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避免暴力送管,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时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滑石粉等微粒污染,置管后嘱患者置管侧肢体适度活动,避免置管侧肢体做过度外展、旋转运动,致导管随肢体运动增加对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肢体,致血液流动缓慢。一旦发生要及时处理,局部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调制成糊状外敷,每日2次,每次3~4h或芦荟胶3~4次/d,或微波理疗等效果明显。

2.4 穿刺点感染 主要与无菌操作不严、换药不及时引起。护理: 进行导管护理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置管后定期换药,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及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和(或)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本组7例患者发生穿刺点感染,其中1例患者1月余未行picc维护,入院时敷贴发黑松动,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伴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对仅有穿刺点红、肿、疼痛和(或)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的患者,增加换药次数, 局部使用百多邦软膏,感染出现后3~7天症状消失。对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感染的患者,应立即拔出导管,在置管处及对侧肢体抽血行血培养,遵医嘱静脉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 讨论

PICC导管通路是肿瘤患者输入化疗药物的有效途径, 既可减轻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保证化疗顺利进行。PICC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并发症的出现也为临床护理人员及患者带来了烦恼,成功的穿刺留置导管后,更離不开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否则导管可因各种并发症而拔管。其中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加强并发症护理,才能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简黎.9例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8)102

[2] 宋葵,PICC 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 42(8 )742

猜你喜欢
置管护理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