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刚 施芸 王涛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在2012年的高职目录中提出,需要对该专业的课程开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了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的模式进行教学。专业平台课主要包含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相关内容;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变频器技术、电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掌握典型的电力电子产品及应用。
关键词:电力电子教学探索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
0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结合了电子电工、电能变换、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强电和弱点结合的特点。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降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该专业的名称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职类电力电子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所在学院从2007年开始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模式开始进行高职电力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教改探索。直到2012年,新版的高职高专的专业目录中,首次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企业调研和分析,我们提出在高职的电力电子专业的教学中,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的模式进行教学。
1.专业平台课
电力电子技术是依托电子技术、电力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选择《电子技术基础》、《电力变流技术》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三门课程作为专业平台课。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在《电子技术》课程涉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内容,传统的教学中,内容枯燥、学习难度大。鉴于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单元划分,每一单元确定一个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应用案例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放大电路的学习中,设计一个音频功放的案例,指导学生通过音频功放的焊接、分析和调试,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力变流技术》课程包含电力器件的知识、各种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驱动和保护电路的原理与实现等内容。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
1) 单相整流电路模块;
2) 三相整流电路模块;
3) 单相逆变电路模块;
4) 三相整理与电路模块;
5) 驱动与保护电路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际验证的模式进行。同时在完成教学内容后,通过1周的集中实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在该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CPU的接口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设计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必须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鉴于此,采用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进行教学,同时开发了一整套的课程学习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
依托以上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体现学生应用能力的知识来源,是学生就业的技能基础。在该专业的开设时,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力电子产品设计、生产、调试和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各类变频器、驱动器、开关电源、特种电源、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和设计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辅助设计、调试以及售后和售前的专业服务。鉴于以上目标,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变频器技术》、《电源技术》和《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这三门核心课程。课程的基本安排如表2所示。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课程,包含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内容。同时变频器是工业电力电子产品,在工业应用上具备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电力电子专业教学的典型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课堂和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通过两周的专用周完成一个单相变频器的安装和调试,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电源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类似。
当今,电力电子技术是新能源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此开始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新能源领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
3.总结
对于高职高专的新专业电力电子技术,我们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平台课程完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课程完成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供的保障。但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客观的对课程的教育形式、方法等进行反复的优化和修改。
參考文献:
[1]刘晋,牛印锁,文俊. 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2(06): 64-65.
[2]曹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5): 206.
[3]王瑾,郭前岗.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9):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