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成长与成长环境的关系研究综述

2014-04-29 00:44杨冯玲徐鹏飞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综述企业家环境

杨冯玲 徐鹏飞

摘要:为了探寻我国企业家成长与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文献搜索与回顾发现,对我国企业家成长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与体制环境、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在归纳和述评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本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成长;环境;综述

企业家对任何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企业构成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出现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时代脱颖而出的关键性环节。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无法满足企业家的成长需求,而企业家在中国是尤为稀缺的资源。企业家能否成为中国崛起的主导力量,其成长环境面临着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企业家的成长环境意义重大。

一、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理论回顾

1755年,坎迪隆(Ricard Cantillon,1697~1734)在他的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提到业主,即经济行为中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家应是风险的承担者。坎迪隆的企业家概念是根据收入的不确定性将一国中的所有居民分为业主和受雇者。1803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创造出“企业家”( Entrepreneur)这一概念,即企业家能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高、产出多的地方。萨伊不仅把企业家与所有权分离开来,而且将提高生产力和产出的职责赋予了企业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之所以具有“风险”,主要是因为只有少数几个所谓的企业家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熊彼特在著名的创新理论中提出,企业家的作用是创造性的打破市场均衡,从而产生利润。

国内研究者也对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精神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在研究中考虑了中国的实际国情。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缺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魏波认为,企业家精神除了创新外,还应包括:勇于在风险中寻找机会的胆量,不断进取永不疲倦的旺盛斗志,对利润等目标的执着追逐,专心致志辛苦操劳的敬业精神等。吕爱权,林战平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五个方面: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宽容精神。两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都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旺盛斗志这四个方面,不同的是前者提到利润,而后者则侧重于管理活动,原因是两者对企业家的定义不同,前者更侧重于企业家是追逐利润的群体,而后者则更侧重企业家是管理阶层。侧重于企业家是创业者的研究者多认为企业家必须拥有个人财富,而侧重于企业家是管理者的更倾向于企业家可以不拥有个人财富,而是通过经营企业为企业创造财富。

无论研究者们对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有何不同,他们对其理解都大同小异。2003年,李志、曹跃群对114篇相关论文进行了统计、归纳、合并发现,企业家精神主要内涵表现为创新、积极进取、冒险、敬业奉献、合作等特征,其中创新被提到的频率最高。这说明我国研究者对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的认识与熊彼特相似,都认为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研究者们的目光转移到企业家的成长环境上来,力图改善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环境,使得企业家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到今天,企业家的地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企业家成长以及其成长环境十分重要。

二、企业家成长与成长环境的研究现状

(一)企业家成长

对于企业家成长的研究,主要从群体和个体两个角度来研究。丁栋虹认为,企业家的成长是指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异质资本形态的转换( 从经营资本经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向信息资本转换),企业家的主导类型从业主型企业家经发明家型企业家、经理型企业家到专家型企业家的演变或扩展过程郑海航也是研究企业家成长的早期研究者之一,他将企业家的成长根据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萌芽期);从辛亥革命到1956年的“公私合营”(成长期);从1956年“公私合营”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沉寂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黄金期)。作者对企业家的成长分析根据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无疑只是研究了企业家这一群体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成长研究。但他的研究引领了中国研究者将眼光转移到企业家的成长上来,在中国对于企业家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企业家成长与成长环境的关系

对于企业家成长环境与企业家成长的关系研究,研究者们主要侧重研究某个单个的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抑制作用,旨在通过分析其负面作用,为创造更好的企业家成长环境提供对策,以促进企业家的发展。研究者们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下图。

1.制度与体制环境。制度与体制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环境研究中被研究的最多的一个因素。在我国管理经济的模式上,计划经济的“遗产”仍然随处可见:庞大的、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在多个行业凭借行政门槛仍然在攫取着高额的垄断利润。这些企业的人事任免、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关系的基本构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我国的政策使得企业家成长在一个不明晰的环境而不是完全由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环境:在我国,最常见的行政管理方式是政府的政策, 比政策更多变的是领导指示,比领导指示更多变的是领导意见,而处于特定区域经营的企业家又不得不遵循领导意见。目前对制度与体制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权、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任命和选拔、培育、激励与约束等五个方面。

2.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包括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国长期以来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傳统的文化思想中消极的一面更与企业家精神存在激烈冲突.成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制约因素。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庸”观点与企业家的生存环境背道而驰,企业家应是生存在竞争环境下的,而不是排斥竞争。第二,保守思想使得企业家的冒险意识不强,“知足常乐”的思想使得人们小富即安,而企业家是追逐利润的群体,显然这一点不利于企业家成长。第三,“官本位思想”。中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国家,因为中国的权力差距大。做了官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便更容易得到其他的东西,企业家也得靠结交官员来获得资源或者加快获取资源的速度。第四,社会对企业家的捧杀。中国社会存在一种对著名人物的追捧现象。除了追星,人们也喜欢关注著名企业家的状况。企业家一旦成功,不仅改变了其自身的地位(主要是经济地位),而且也改变了一些相关集团、地域、个人的状况,他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评论的中心。一个企业家成功了也就是成名了,成名企业家最受欢迎的是他在各个大学的演讲以及配有他本人照片的语录。成名的成就感也使得企业家急功近利,中国的企业家“做秀重于练内功”,热衷于炒作,甚至爱玩“空手道”。在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下,难免不使中国企业的扩张成为悲剧。

3.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其历史发展历程与西方国家不同,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企业家就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萌芽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企业家成长的历史背景是压抑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而刚刚萌芽的企业家只能在封建主义和刚刚冒出一点头的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因此无法气候有成。而后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缺乏导致出现中国特有的经济形式: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对企业家的成长非常不利。而企业家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创新,这也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冒险也是企业家必备的精神。因此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企业家成长也是相当慢。而今,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但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仍旧在困扰着企业家。

4.经济环境。企业家是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难度。而知识经济已经飞跃向信息经济。经济的这一快速发展现状要求企业家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大大提升。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企业家具有创新思维、冒险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吃苦耐劳、以苦为荣的精神。而企业家的成长周期长,在质和量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经济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宏观大环境,对企业家的成长影响显著。

5.内生性环境。由于企业家是一个群体,企业家之间会有行为互动,因此企业家的行为会对其成长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当周围的企业家都很成功时,会形成一种氛围,而频数依赖效应使得这种氛围越来越浓,而身处其中的企业家也因此更加能发挥自己的潜力,造就自己的成功神话。

以上提到的环境的各个方面对企业家来说从不同层面上都影响了企业家的成长。首先,我国企业家成长的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制度与体制环境,它使得我国企业家在做出各种决策的时候缚手缚脚;然后,文化环境从思想深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家的性格和思维;其次,历史拖慢了我国企业家群体的萌芽和蔓延;再次,经济环境是企业家做决策时所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点;最后,内生性环境是企业家们相互之间形成的一种氛围,企业家之间的表现悄悄的影响着各自的行为趋向。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家成长的环境还需要作出非常大的改善,否则很难使我国企业家成为经济的主导者,中国崛起的中流砥柱。

三、我国企业家成长环境研究面临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综上述,我国研究者对企业家成长的关注与日俱增,并开始有一些研究者将目光转移到企业家成长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上面来。研究者们的一致观点是中国企业家所在的成长环境严重束缚了企业家的成长。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制度环境等对企业家成长的束缚上面。由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不彻底,很多制度跟不上转型变化,研究也相对滞后,存在研究内容宽泛,研究深度不够,着眼点单一等不足。因此尽管近年来研究者纷纷将目光转移到企业家的成长上来,但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在深度和综合性上进一步加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深:

第一,确定企业家成长的描述。由于企业家是一种人群,对其成长无法准确的下一个定义。因此,应对企业家成长做一个描述,确定其成长特点,从而更好的为研究其影响环境做铺垫。

第二,不能忽略内生性环境的影响。内生性环境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只有非常少的研究者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今后的研究要把这一项列入企业家成长因素中,并重视它的生成与自增长。

第三,目前的研究大都是定性研究, 主要处于对企业家成长受到的负面影响的解释阶段,实证性研究并不多见。现有的研究并没有说明哪个环境因素对企业家的成长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将企业家的成长与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定量研究企业家的成长所受到的影响,从而发现提高其成长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企业家成长环境离不开对企业家成长的研究,两者应综合考虑,建立相关性,从而更好的为促成健康良好的企业家成长环境提供借鉴。

企业家是国家崛起的稀缺资源,其稀缺在我国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對企业家成长环境与企业家成长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研究,建立有效的关系模型,对企业家成长环境作出有效评价,摒除不利因素,提升成长环境质量,从而促进企业家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京涛.社评:优秀企业家,中国崛起的稀缺资源[N].环球时报,2012-10-22.

[2]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3]Say, J.B. 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M]. New York:Augustus M.Kelley Publishers,1964.

[4]彼得·德鲁克.创业精神与创新[M].工人出版社,1989.

[5]魏波.论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与培育[J].理论学刊,2002(02).

[6]吕爱权,林战平.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J].商业研究,2006(07).

[7]李志,曹跃群.“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02).

[8]丁栋虹.企业家、企业家成长与异质资本[J].学习与探索,1998(03).

[9]郑海航.论中国企业家的成长[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05).

[10]李晓敏.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制度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06).

[11]林汉川.论我国企业家阶层产生的环境与对策[J].大众企业管理,1993(07).

[12]蔡宁,刘志勇.企业家成长环境理论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0).

[13]尚会永.社会进步与企业家成长-基于中国30年企业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 2009 (03).

[14]田宇.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的制度环境分析[J].学术研究,2003(10).

[15]陈建新,彭少华.论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本文受安徽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研究(AHSK1-12D247)资助。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综述企业家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