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能美
【摘 要】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0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176名甲功能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2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同时对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Logtisc回归分析,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结果:本组200名患者有24例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发病率为12.0%。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发现,观察组中有2名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中有3名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7%;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Logtisc回归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对于视网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没有明显的影响,他汀类药物后视网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亚临床甲减 老年2型9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23-01
2型糖尿病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有关临床统计资料报道称,2型糖尿病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系。但目前对于两种病情的联系以及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情况的报道并不多。为了进一步分析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本文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0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0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的176名甲功能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2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5.36±5.35)岁;对照组中男101例,女7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6.17±5.73)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妊娠、恶心肿瘤、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甲状腺功能判定和糖尿病判定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甲状腺疾病指南》[2]和《糖尿病诊断标准》[3]。
1.2 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体质量检查等等,通过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生化检测。筛查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物应用、血糖指标等各种可能影响病变的因素进行Logtisc回归分析。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由眼科进行,检查方法为眼底动脉荧光造影检测。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00名患者有24例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发病率为12.0%。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发现,观察组中有2名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中有3名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7%;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9.2%和43.5%,通过应用Logtisc回归分析并将他汀类药物的影响排除之后,发现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他汀类药物对于视网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讨论
2 型糖尿病及亚临床甲减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病症,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普通人群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六左右,而2 型糖尿病的人群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十七,由此提示,亚甲床加减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一部分临床研究者提出两者并无直接的关系。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亚临床甲减组患者与甲状腺功能者的胰岛素抵抗、血压、糖代谢等比较无明显差异,而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视网膜病变率降低。由此表明,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没有明显的影响,他汀类药物后視网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曙晖,谢培文,沈闲茹,肖梓栋,翁晓旭.老年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3:2725-2727.
[2]陈吉海,卞茸文,欧阳晓俊,娄青林,缪鋆鋆,俞匀,代玲俐.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2,06:497-500.
[3]付秀立,赵湜,毛红,王中京.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29:2674-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