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欧陆风情文化是哈尔滨的城市特色文化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邻国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中俄两国的关系变化是影响欧陆风情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这种交往在某些时期并非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但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俄罗斯文化的进入,打破了哈尔滨原本相对封闭、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增添了哈尔滨地域文化的现代元素,促进了哈尔滨成长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欧陆风情文化;哈尔滨;中俄关系
作者简介:邢芳芳,1984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现为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2
一、欧陆风情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俄罗斯本是发源于9世纪东欧平原的欧洲国家。16世纪,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此后不断向四方扩张领土。到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已经越过了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已经达到了太平洋西北部的鄂霍茨克海,同时开始进犯黑龙江流域。面对沙俄对边境的不断侵扰,康熙皇帝曾经在1685年——1687年发动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战胜了沙俄侵略者,与沙俄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此后,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又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等条约,明确地界定了中俄两国的边境。俄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近代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中国两国也成了彼此最大的邻国。
自鸦片战争后,受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沙俄趁机重新开启了在远东地区扩张活动,蚕食中国领土。在领土方面,沙俄通过武力侵占和外交欺诈等手段,先后以《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的勘界条约,侵占了我国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原本为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变成了中俄两国的界河,并且势力范围辐射到了中国东北地区。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侵略形式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方式有:开设工厂,和修筑铁路等。与哈尔滨城市近代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中东铁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东铁路的修建正是哈尔滨欧陆风情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从蓬勃发展到日渐衰弱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沙俄政府以“共同防日”的幌子,获取了在东北地区的铁路修筑权。这一铁路的修建不仅有利于它巩固对远东地区的统治,同时可以发展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加强与日本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竞争实力。
沙俄政府于1897年成立和控制了东省铁路公司,并将中东铁路建设局有海参崴迁到哈尔滨。1898年初,中东铁路公司明确了哈尔滨的交通枢纽地位。1898年4月希德洛夫斯基带领技术人员、气象站主任和几十名工人、士兵最先进入哈尔滨的“田家烧锅”。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大批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陆续来到哈尔滨。大批的俄人进入哈尔滨地区带来了欧洲地区的异域文化,也产生了新的经济消费和文化需求。尤其是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大量的欧洲商品沿着铁路沿线运到中国东北地区,欧洲商人、传教士和社会其他人员一时涌入哈尔滨。这些人在哈尔滨的生活和发展无形中衍生了欧陆风情文化。在近代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欧陆风情文化成为了显性文化。尤其在20世纪初,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几乎按照欧洲城市的模式设计,如放射性街道布局,代表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等,使当时置身于哈尔滨的人们产生处于欧洲国家的错觉。
20世纪初,中俄两国的政治形势又发生巨变。首先是1911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然后是1917年俄国先后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下,两国关系及中东铁路的归属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对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沙俄政府灭亡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着国内和国际严峻的斗争形势,为了缓解矛盾和树立新形象,很快宣布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所签订的一切条约,并积极与中国北京政府、南方革命政府进行联系。一时间,苏维埃俄国给了中国人一个友好和平的新形象,并成为中国革命效仿的新楷模。很多革命志士来到哈尔滨通过中东铁路到达苏俄去学习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斗争经验。同时中国也得到了一个争取中东铁路的权益的机会。中国地方政府趁机开始驱逐中东铁路的俄军。虽然当时沙俄残余分子仍然控制着中东铁路沿线的一切权利,但是北京政府和东省当局在爱国人士的提议下,最终从沙俄残余分子手中收回利权。1924年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签订了《中俄协议》。虽然苏俄政府成立之初宣布放弃沙俄政府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华获取的一切特权,并未完全放弃对中东铁路的控制。在中俄协议之后,苏联利用当时中国直奉战争的机会,与东北当局又签订了《奉俄协定》,根据以上两个条约,中东铁路正式进入了中苏共管时期。
与此同时,十月革命后大量的白俄纷纷来到远东地域。尤其是被称为“侨都”的哈尔滨更成为这些旧贵族、资产阶级、文武官员和知识分子以及妄图推翻行政权的白匪战败后退守的大本营。哈尔滨的俄侨数目激增,尤其是1922年以后,俄侨迁居哈尔滨出现了高峰期。正是这时,哈尔滨的欧陆风情文化发展也因大批外籍人口的存在而进入了繁荣期。由于沙俄势力在哈尔滨盘踞时间较长,俄侨在这里集聚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他们来到哈尔滨定居后,利用自身拥有大量财富,修建了很多堪称艺术精品的建筑,如中央大街两侧很多典型建筑就修建于20世纪20年代。他们还在这里兴办了一些新式学校,如今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建于1920年的中俄工业学校,在哈尔滨传播了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他们还将一些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帶入哈尔滨,这些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哈尔滨原有的文化内容,促进了欧陆风情文化在哈尔滨地区的快速发展。哈尔滨也因此获得了“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称号。
中苏共管中东铁路期间,东北军阀与苏联政府之间的纠纷时常发生,矛盾越演越烈,关系日趋紧张。在1929年中东事件中,双方的矛盾更是上升到了军事冲突。还未等双方在莫斯科举行多次会议调节完毕,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很快撤出了东北地区。东三省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苏联政府虽然在外交上不承认由日本炮制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但是在满洲国保留了苏联领事馆,并承认伪满洲国对中东铁路享有主权,同意与伪满洲国共同经营,在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但是苏联在外交和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日妥协并没有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东北的欲望。日本以武装袭击、扑杀苏联员工等方式破坏中东铁路的正常运营。1935年3月,苏联与被日本操作的伪满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文件,中东铁路以低价落入了日本帝国主义手中。
由于日本在东北地区实现殖民统治,生活在这里的俄侨也失去了原有的优越地位。日伪当局还利用白俄分子对在东北的欧洲人进行迫害。在哈尔滨出现了俄侨外迁的现象。他们或者回到故国,或者转移到美国等国家,或者继续向中国南部地区迁居,如天津、上海等城市。20年代繁盛一时的欧陆风情文化也因此失去了迅猛发展的势头。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曲折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与苏联成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次日,苏联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是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中苏关系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为盟友关系。苏联在朝鲜战争和新中国一五计划中对中国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在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和改造项目总计141个。在经济合作全面开展的同时,中苏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领域里的合作也全面展开此时各种苏联的電影、小说和音乐也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时尚潮流的符号。此时的哈尔滨为一五计划中受苏联援助的重要地区,也是体现俄罗斯特点的欧陆风情文化城市。大量的苏联专家来到哈尔滨工作生活,帮助新中国建设重工业基础,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文化和科技人才。在双方的交流中,很多中国人了解和接受了一些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与这些来到哈尔滨的苏联人建立了友好情感。
进入20纪60年代,中苏关系却不断恶化。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之间343个专家合同,废除了257个科技合作项目,并撤走了1390名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给中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困难。此时的哈尔滨的俄侨大批地离开哈尔滨,在哈尔滨留下的人数寥寥无几。此时代表欧陆风情文化的事物被挂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牌。例如中央大街当时被改名为“反修大道”。位于红军街的圣尼古拉教堂在1966年被红卫兵拆毁,其他教堂建筑也被破坏,曾经在哈尔滨繁荣夺目的欧陆风情文化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进入8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才发生了新的变化。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结束后,两国发表了《中苏联合公报》,标志着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此后,两国政府之间交往日渐频繁。双方不仅在经济、科学技术等进行友好合作。正当中苏关系发展良好时,1991年12月,苏联突然解体。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位置。中国政府采取务实的态度,于12月27日分别致电俄罗斯等12个国家,承认各共和国的独立,并确认与其建立国家关系。自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建立以来,两国领导人保持着频繁的互访活动。1992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签署了《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将中俄两国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1994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访俄,双方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叶利钦再次访华,中俄关系进入“战略协作性伙伴关系”。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与2012年6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中俄关系进入到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在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俄(苏)关系不断升温。地处中俄边境省份的哈尔滨,受到中俄关系的影响,欧陆风情文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发展城市文化中,欧陆风情文化被作为城市形象的特色主打文化。例如中央大街于1986年经由哈尔滨市政府定为保护街路,1996年8月,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后,百年的老街建筑通过大规模的修复,使“东方小巴黎”锦上添花,重放异彩。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欧陆风情文化更成为了哈尔滨连接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交点。在刚刚不久的首届中俄博览会期间,在中央大街等处展现了具有欧陆风情文化的音乐、美术、表演和西餐等,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城市印象。
总体而言,中俄两国近代以来频繁、亲密的交往成为哈尔滨城市文化发展重要因素。虽然这种交往在某些时期并非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但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俄罗斯文化的进入,打破了哈尔滨原本相对封闭、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增添了哈尔滨地域文化的现代元素,促进了哈尔滨成长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石方、高凌、刘爽:《哈尔滨俄侨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李士良、石方、高凌:《哈尔滨史略》[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黄定天:《中俄关系通史》[M],人民出版社,2013年。
[4]刘岩、李岳:《中俄关系的大事小情》[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5]程维荣:《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6]王晶、王娜《关于哈尔滨欧陆风情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思考》[J],《学理论》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