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的形式与特点

2014-04-29 06:27翟雅琦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0期
关键词:观物潘天寿物象

摘 要:中国绘画布局讲究经营位置,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构图。中国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意象类绘画。意象类绘画就需要画家将审美理想和客观物象相结合,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象类绘画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寓“意”于“象”的过程,就是把主观情感寄托于客观物象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大美”,这是中国绘画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画面形式;意象

作者简介:翟雅琦,性别:女,出生年月:1988年12月,籍贯:河北,学校学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职称: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1

绘画中的形式美主要是以点、线,面的组合作为创作的基本条件。而在中国画中也把形式美归结于诗,书,画,印。中国绘画布局讲究经营位置,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构图。但是古人的经营位置似乎有些古板,只是不断地在改变具体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一样的事物一样的构图只是换换位置而以,属于较原始较被动的自然构图法,并没有大胆的革新,跳出局限。中国古代绘画对技术的追求远远大于对形式的追求。直到现代画家潘天寿他大胆革新创造了“造险破险”法,从而使中国画创作大大增强了形式感。潘天寿的画作给人以雄浑、奇特、磅礴,富有独创性的感觉,给人以新鲜,振奋向上的感受。潘天寿用他的画作向我们证明了形式美是依靠具体的构图动作来完成的。

潘天寿老先生的这幅《八哥岩石》就充分地体现了他独特的画面布局形式美,画中潘老先大胆地画出一块见方的大石头,这个石头几乎填满了画面,这种以方合方的构图法,虽然使画面显得板实,但却容易使画面失去气机,从而显得死板。这样的画面布局会使人感到空间不足,不好再布置其他的物象,这种给自己制造险境的做法就称为“造险”。但是潘老却是成竹在胸,在画面上的合适位置添加了几只小鸟,添加了些杂草,青苔,并且合理地经营位置,让画面显得生气十足,构图奇特,这种对画面的经营就是“破险”。试想如果画面中的大石头内没有留白的话,即使再怎么添加物象去点缀也没有作用,所以说留白这一艺术手法在营造画面形式美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知白守黑”被誉为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永恒的妙诀,被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中的最高追求。中国画中的“空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留白,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画面结构的空间关系、节奏关系、对比关系,正是有了“空白”的存在,中国画才给了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黄宾虹说:“守黑方知白可贵。”在黄宾虹的中期代表作《树下抚琴图》中,此图重峦叠嶂之间有雾气弥漫其中,山村野渡别有一番意蕴,茅舍瓦屋、飞瀑流泉藏于山峦之间,画中一个老人在丛树下抚琴,我们好像能听到琴音萦绕在山峦雾气之中,画风古拙浑厚,表现了作者灵冥华滋的审美特质。这幅画的画法是先用淋漓尽致的笔墨任意挥写,使画面洒脱而自然,浑然天成,而后作者因势利导,收拾画面,使画面在洒脱的同时更加严谨。图中留下了大片空白来表现盘踞在山峦之上云雾烟岚,很好地分割了画面,这种分割和布局使画面具有了很强的空间感。虽然笔墨未到却“画”出了重峦叠嶂的气势,这就是“知白守黑”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是通过留白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的。而画面中通过留白使得画面黑白对比强烈,使画面更加醒目,更有意蕴。

中国画中的观物意象是指人们在观察和描绘具体客观事物时将自己的主观心灵和客观事物相融合,将自己的信条,观念,情感寄托在客观事物之上,从而创造出的带有某种意蕴和情调的东西。

中国画中的观物意象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的“以我观物”。“以我观物”指的是画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观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观察和描绘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某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最终创作出带有主观意识的绘画作品,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段就包括留白这一常用的手段。例如八大山人的山水画都很有特色,多画的是残山剩水,给人一种很荒凉的感觉。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八大山人的水画中,画中有一座孤峰,孤峰的前面是几棵古拙有力的松树,松树之下有一片土地,中间依靠留白的手法表现出一条横贯画面的河,畫的右上角是提款和印章,画中大面积的留白,使得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当,近树远山空间关系明了。现实当中也许很难找到这样的景色,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其实就是秉着“以我观物”的原则去作画,通过那段时期的历史我们很容易知道作者笔下的残山剩水都是为了表现当时的破碎河山,从而寄托他的亡国之痛。而作者带着这种感情色彩将心中的审美情感与现实景物相融合从而创造了“心中之景”,而实现这一创作的手段就是留白。中国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意象类绘画。意象类绘画就需要画家将审美理想和客观物象相结合,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象类绘画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寓“意”于“象”的过程,就是把主观情感寄托于客观物象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大美”,这是中国绘画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版。

[2]《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版。

[4]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湖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5]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

[7]《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猜你喜欢
观物潘天寿物象
读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有感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观物取意2018“正艺术”油画作品展
我眼中潘天寿的画
潘天寿在历史中,在眼前
纪念潘天寿诞辰12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