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2014-04-29 05:18倪金涛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王冕小熊信念

倪金涛

摘 要: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方智范教授指出,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68-0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维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是由一个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汉字,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语词,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等,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而在我们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去解决呢?

一是浅尝辄止。朱自清的名篇《匆匆》,语言朴实,但意蕴深刻。如果把这节课的教学落脚在“珍惜时间”上——这当然没错。但在我们反复吟咏,查找相关资料后,却分明感受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跳动着“珍惜生命”的字眼,隐藏着对“人生易逝”的无限感慨。但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珍惜时间”上,就显得过于肤浅了。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这是当下文本解读最常见的现象。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厚度与深度。教师应在大量占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遵循一般阅读规律,把研读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方能在课堂上成竹在胸,驾驭自如!

二是随意拔高。解读文本,不仅要根据符合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的要求,更要注意文章本身的特点。一位老师在教学《少年王冕》(苏教版五年级上)第二教时开始时,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名人列传》中对王冕评价的一句话,并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基调。而从教材来看,主要表现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品质。何况学生对引文中有的词根本就不理解。因此,教學应从课文主旨入手,引导学生走近王冕,与王冕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曲解文意。一位老师教一年级《这儿真好》一文时,从一开始反复读题,到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这儿真好”语句,反复读“这儿真好”,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这儿”赞美的是“小熊”和“云”。试想一下“这儿”是“这里”的意思,几个小动物为什么说“这儿真好”?其实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就会明白小熊在云的指引下,通过植树使荒岛绿叶成阴。是植树改变了这里的居住环境。因此,“这儿真好”不是赞美“小熊”和“云的”,而是赞美的“绿叶成阴”的家园。

四是强加于人。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课外补充的文言文《守株待兔》,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把一些事件偶然性当成必然性的愚蠢行为。课堂教学流程因为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而十分顺畅,然而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却让我大跌眼镜,如鲠在喉。

师:难道这个农夫的行为就没有一点儿可取之处了吗?

生:(哑然)。

师:我在昨天的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湖北有一个人连续两年买一注相同号码的彩票,花了好几万,终于在最近中了500万的特等奖。

生:(终于有了一点儿反应,几个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一个孩子终于举起了手)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就是胜利。

师:对呀!一个人活着,要想活出价值,首先心中要有一个顽强的信念。假如把人生比作航海的一艘船的话,信念就是引导航向的明灯,只要信念不死,人生的航船就永远不会偏离方向。

好半天,我才明白过来,难道那宋人是为了一个信念才“释其耒而守株”,才不怕“身为宋国笑”?我们的教师往往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深入”解读后的感悟强压给学生。这样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学生阅读肤浅的问题,实际上却是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

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研读:第一步,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投入其中,品味文本的内涵所在。第二步,教师从文本体式本身入手,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文本的兴奋点,推断与把握学生最感兴趣的或者困惑的地方。第三步,从教学的角度看,所教的对象处在哪个年级段,课程标准有什么要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略。

猜你喜欢
王冕小熊信念
为了信念
王冕学画
王冕画荷花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小熊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王冕 墨梅白梅》
可爱的小熊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