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找寻丢失的儿童

2014-04-29 05:18张晨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智科学课科学

张晨

摘 要: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叹: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而儿童在这样的社会中,对各种信息的获取速度也是成倍的提升。那么在作为探究的科学课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学习某个知识前,孩子们就已经知道了,甚至能侃侃而谈,在动手实验之前,孩子们就已经知道结论了。本应充满“未知”的探究课堂,变成了对“已知”的重复。面对这种“成人化”探究的态势,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对应,笔者作了一番调查与思考,希望能找回丢失的儿童,让科学回归真实的探究。

关键词:成人化探究; 儿童的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50-003

一、“去自然化”的童年

正好是我在上《植物的一生》单元,课上我建议孩子去参观植物园。一下课,一个小男孩向我诉求道:“老师,你能不能带我去参观植物园?”我很好奇,“为什么不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去呢?”

“爸爸妈妈不会带我去的,他们只会让我上辅导班。”小男孩一脸沮丧的说着。

说心里话,我真不忍心拒绝小男孩的请求,但好像又无能为力。于是,我只好安慰他:“会的,学校每年都会有社会实践活动,就会安排你们去的。”

“是吗?”小男孩一听,立刻打起了精神。

回到办公室,小男孩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仍时时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同时一本书中所描述的画面也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女孩讲她在树林里的秘密花园:“我有一个秘密花园,那儿有一个大瀑布,旁边还有一条小溪。我在那里挖了个大坑,有时我就带个帐篷过去,然后我躺在坑里,看着上面的树和天,有时我就这么睡着了。那儿好像就是我的地盘,我干什么都可以,也没人会来烦我,我以前几乎每天都去那儿。”说到这儿,她的脸涨红了,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后来他们把树砍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好像也被他们砍掉了。”

在社会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孩子在自然中度过童年的机会也像这个小女孩的树一样被“砍”掉了。

孩子在学校中学习雨林,但常常不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森林,甚至不了解教室门外的草地。

曾经记得自己在孩童时代,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和小伙伴们一同玩耍,要不就是爬上只有二三十米高的小山去“探险”,每一次似乎都有惊喜。

长大以后,自己做了教师,才体会到童年的记忆是多么难忘,特别是当了科学老师之后,发现孩子们的童年,早已被大大小小的文化辅导课、艺术培训班所充斥,正如理查德·洛夫在书中所描述的,孩子们的童年是“去自然化”的,他们患上了一种“自然缺失症”。

二、科学教师眼中的“儿童”

每学期,我都会在开学第一课安排让学生浏览本学期的科学教材,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课,绝大多数的孩子兴致勃勃地寻找。但三(2)班的小智,却语出惊人:“老师,书上面的内容我都会。我没什么感兴趣的。”

“是吗?”我很诧异,“那你对什么内容感兴趣?”

小智说:“老师,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宇宙大爆炸?”

面对这突发的情况,我只能勉强应对,“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适当介绍。”算是一种敷衍。

课后,我又找到小智,了解到他的家长是高校生物老师,书本上的内容小智在书上都看到,“那书上还有好多实验,你做过吗?”

小智想也没想就说:“结论我都知道了,还需要做实验吗?”

“可是,做实验中也会有很多学问。”

“真的吗”。

“嗯”。

与小智的一番简短的交流,不由得让我心生一些感慨。科学课上,孩子们看似了解的知识,真的会了吗?科学课上,孩子们已经能放手探究了吗?回顾近年来,自己作为一线老师,任教科学课,常常发现以下一些倾向。

(1)知识多,能力少

A气温计我会用

三年级下册《气温有多高》一课中,当我刚刚出示课题,就有一学生小楠举手,“老师,我知道用气温计就可以测量气温。”

“那你会用气温计吗?”

“会的。”

“那你就上来试试吧。”我同意了。

结果,小楠一上来,一把抓住温度计的玻璃管,就要开始读数。我连忙叫停,“温度计的使用,是有方法的……”

(2)动手多,思考少

B摆的秘密

四年级下册《摆》一课中,当学生组装好摆之后,就必须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别对摆线、摆锤、摆角三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秒表、摆、记录单,热热闹闹的十分钟过去了,全班十五个小组,竟然只有十个小组完成了实验,而能得出正确结论,即只有摆线的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只有2个小组。

(3)理论多,实践少

C点亮小灯泡

五年级《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孩子们认为点亮小灯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认为把电线和电池、灯泡相联就行。于是,在课的开始,教师请每位学生在纸上画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结果全班52名学生,只有2位学生画正确了,其余有18人只画了一根导线,没有形成回路,另有32人虽然画了两根导线,但并没有形成回路。

可见,儿童的“已知”并不是全部,并不能对所要学习的科学作出全面的解释,科学知识并不是科学的全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的态度,科学探究的能力都应是科学课的范畴之中。亲近儿童,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贴近儿童,让孩子们学会探究;走近儿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品质,让儿童成为科学课堂中的GPS。

三、科学课堂中的“儿童”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那么他们眼中的“科学”是什么?当我们蹲下来,倾听一下儿童的心声,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对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调查中,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

三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就是科学知识,科学就是神秘,科学很有趣;

四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是一种探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是能使生活更美好;

五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是一种方法,科学能帮我们改造物体;

六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是一个系统,推进人类文明,还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看上去很难,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有很多都在我们身边。

这些儿童的语言或许看起来很稚嫩,但却是真实的,是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的,透过表象看本质,孩子们在科学课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而应是对科学本质的不断深入的理解。

正如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特别强调“科学学习,是让学生去做,而不是把做好的东西给他。”每一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心中是否装着儿童,是否听一听儿童的话语,对科学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1.给儿童发现的机会

课例一:食物的消化

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其中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认识消化路线;二是认识消化器官及消化系统。消化,这个司空见惯,而且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活动,看似多么简单。可是,当课的伊始,让学生画出馒头在身体中旅行路线图时,看似简单的事就不那么简单了。

全班53名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通過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可以发现原本以为孩子们肯定会知道的消化器官,其实并不清楚,有些学生甚至对胃、小肠、大肠的形状、位置都不甚了解,这正好成为教学的资源。不一样的路线,不一样的器官,不一样的位置,都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发现,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课堂教学就此展开。

2.给儿童思考的机会

课例二:加盐就一定浮吗?

苏教版三年级《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当教师拿出一块土豆时,问:“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土豆浮起来?”

几乎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加盐。”因为他们早已从各种各样的课外书里获知加盐可以让物体浮起来。

眼见着孩子们肯定的态度,我倒不急于否定,顺水推舟地说:“那好,让我们来试一试。”

结果,全班每个同学都热火朝天地忙开了。五分钟以后,我统计了一下,只有三位同学成功。

“加盐,好像不行。”一位小男孩犯起了嘀咕。

于是,我将三位成功的同学请上台来,请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做法。此时,全班鸦雀无声,所有同学都在认真倾听。接下来,我就请之前没成功的同学说说原因。

“盐放得太少了。”

“我忘记搅拌了。”

……

当孩子们一一分析出自己没成功的原因之后,接下来,我又请他们重新尝试。

“我成功了!”“土豆浮起来了!”一声声“惊喜”在教室里产生。

如果是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老师告诉学生若干注意事项,那么这样的实验就变成了依葫芦画瓢似的,孩子们并没有思维上的提升。而先让学生尝试,既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遇上“小挫折”,从而会发现问题,思考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有收获。

四、找寻科学探究中的“儿童”

美国当代科学教育家施瓦布(J.J.Schwab)认为:“探究学习是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那么,儿童的探究是要在教师引导、组织和支持下进行。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引领者、陪伴者甚至是跟随者的角色。当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当的点拨;当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究,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时,教师应成为他们的第一倾听者,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当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究,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教师应抱有赞许和鼓励的眼光。一旦教师选择以贴近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学生们就会把老师作为他们学习的伙伴,这样他们会更乐意去主动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当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是鲜活的。1

课例三:植物的花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中,让学生通过解剖来认识花的构造。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先介绍花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再让学生按图索骥般的解剖花,这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式。而笔者在教学中,以由扶到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解剖,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再认识花的构造,让学生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解剖,我出示了三个问题:

(1)用什么工具?(2)按什么顺序?(3)如何整理记录?

这三个问题是解剖花的三个关键性问题,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直接出示镊子、放大镜等解剖工具,告诉学生要按由里到外的顺序,要分类将每个解剖的部分排列整齐。而这三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想到答案,教师的“直接告诉”本质上是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相信让学生想办法“拿”,要比“给”学生,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讨论好三个问题之后,此时,我再出示“由外到内、依次取下、摆放整齐、分类统计”,作为解剖花的技术提示,放手让学生去解剖。虽然减少了教师完整演示的环节,但孩子们更愿意把解剖花的活动当作是一项学习的挑战。

瞧!以下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解剖出来的花。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则需要建立在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的理解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真正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把儿童真正放置在科学课堂教学的首位,兒童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自如,才能提升其科学探究能力,才能树立起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学会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阿瑟·A.卡琳(著).教作为探究的科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4~56

[2][美]萨玛·沃泽曼,乔治·伊芙妮(著),宋戈、袁慧(译).新小学科学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28

猜你喜欢
小智科学课科学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小智变形记(7)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智变形记(2)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