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2014-04-29 05:18胡立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分组分层

胡立云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学效率,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多种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总结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如分层分组以优辅差、精心选择教材、及时反馈和评价、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层; 分组; 教材; 教学手段;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29-001

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比值。课堂教学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的如社会经济、学校氛围、教学条件,微观的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手段的选择。通过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些粗浅的认识,总结了几个解决方法共享给大家,以促共同进步。

一、分层分组,以优辅差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届高一新生都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受到各校计算机软、硬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会因为某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苦恼:同样的知识或操作,有的学生学一遍就会,而有的学生却需要二遍、三遍,甚至需要多遍才能掌握。教师重复教学,努力减少差生和优生间的差距,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效率低下,挫伤了优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他们的创新能力,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所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那如何解决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分层分组,以优辅差”的方法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是分层,在开学初对高一新生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情况,根据他们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进行分层,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差,对信息技术学习不感兴趣,操作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一般,能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创新能力欠缺。

第三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能较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领悟能力、创新能力较强。

其次是分组,按照上述的分层标准把全班学生划分成三个层次,采取“强弱搭配”,即水平高的学生与水平一般的学生进行组合、分组。我校两个微机室,每室48台电脑,每排8个电脑共6排,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优差相间的顺序排位。

再次,分组后通过组员推荐,选出各小组组长。组长在教学中担当教师的“小助手”,他可以协调组员关系,收集教师课堂讨论结果,课堂电子作业,反馈本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以便教师更有效地教学。

二、精心选择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参考资源,不需要教师照本宣科。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既要做到立足于教材,又要做到突破材。针对我校情况,我完全打乱教材,大胆地改变教材的章节顺序,如选择理论知识较强的内容在教室上课,上机操作实践在机房上课。这样避免了因教师在机房讲解过多理论知识,而频繁控制学生屏幕,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的理解,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恰当、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1.演示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广播功能向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使得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知识完整、步骤清晰,学生易于接受,积极模仿,促进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向学生演示教学成果,则可使课堂得到升华。教师可把即将讲解的内容编成练习,让能力强的学生试着给大家演示讲解,这样,既促进优生探索、创新能力,又吸引所有学生注意,引发他们思考。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不时给予提示、点拨和纠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趁机展开教学内容,再次进行总结和演示,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学生的演示既可用在教学前,也可用在教学后。教学前可选择优生演示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教学后则可选择中等生或差生演示教学成果,通过他们的演示,教师可了解学生普遍掌握情况,检查自己教学的疏漏,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为以后学习铺平道路。

2.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被证明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明确提出学习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紧围绕这一任务展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使用word制作小报,教师首先布置制作小报的任务,然后演示制作好的小报,师生共同分析小报里所含的素材及类别,引导学生找出小报制作的排版方法和技艺。最后,根据制作任务,搜集小报所需素材,认真完成小报制作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在教学中地位得到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创新能力,教学三维目标得到真正体现,课堂效果得到提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课题,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要走入课堂,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将会日新月异,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分组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有趣的分层
分组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