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里和
在湘潭大学,有一对特别不一样的夫妻:妻子是学校的经济学副教授,丈夫却是个小摊贩。并非丈夫胸无大志,如此坚持,只是为了守护妻子的生命。而在此前,他用9年的坚持帮助妻子完成了从一名中专生到博士生的人生飞越……
为妻拉开求学风帆
刘卫东的老家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他在供销社工作。1989年,22岁的刘卫东在亲戚的介绍下,认识了19岁的李时华。那时,李时华才从益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当地中学教书。一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当时,夫妻俩都有稳定的工作,儿子又顺利出生,两人分外珍惜这份幸福。
在李时华29岁那年,她鼓起勇气告诉丈夫,说她其实一直想继续读书。此时的刘卫东已经下岗,靠做一些临时工来赚钱。为了圆妻子的求学梦,刘卫东承诺:“你想读书现在还可以读,我一定支持你。8岁的儿子和家里的事就由我照顾。”就这样,李时华走出了求学的第一步。
1999年,李时华通过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并就读英语专业。刘卫东送妻子去长沙读书后,身边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各种议论也充斥着刘卫东的耳朵:“你真是太傻了,让妻子去读书,等她把书读好了,眼界也开了,她也就离开你这个家了。”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刘卫东不为所动。
幸福背后病魔来袭
2001年,在湖南师范大學完成成人本科学习后,李时华跨专业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在准备考研的半年时间里,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自习室,晚上近12点才回寝室。让李时华愧疚的是:“经常是每天学习完后,才想起要给老家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打个电话,但往往又因为到了半夜而作罢。”
2004年,拿到硕士学位后,李时华一鼓作气,考上了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李时华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拿到了湘潭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此时,距李时华1999年,做出继续求学的决定,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
李时华成功的背后,是刘卫东的苦涩。巨大的生活压力几乎要把他压垮了,为了供李时华读书,家里欠了不少债。好在,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这个家庭。李时华完成博士学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湘潭大学聘为副教授,留在该校商学院教经济学。
2008年8月,李时华把丈夫刘卫东和儿子接到了湘潭大学团聚。曾经周围的人不解和奚落,此时变成了众口一词的敬佩和赞叹。
2008年9月开学后,李时华以副教授的身份,走上了湘潭大学的讲台。可是,任教后不久,李时华就发现自己鼻孔里经常有血丝,而且伴有鼻塞、耳鸣等症状。细心的刘卫东感觉到妻子的异常后,坚决要带李时华去医院。
2008年9月4日上位,刘卫东带着李时华来到湘潭市中心医院。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小炎症,可一系列的检查过后,医生的神色凝重了,李时华患的是鼻咽癌,已经到了中晚期。刘卫东了解到,这个病即使积极治疗,一般也才能够活两年。这个坚强的汉子,终于抑制不住悲伤,抽泣了起来。得知自己寄还重病,乐观的李时华没有崩溃,反倒走过去安慰起了丈夫:“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一时还走不了。”
大义丈夫卖红豆饼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但摆在刘卫东夫妻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家里实在没钱了。这时,有人告诉刘卫东,如果在湘潭治疗,医疗花费报销比例比较高,如果去长沙之类,最多只能报销一半。左思右想,刘卫东最后还是决定把李时华送到湖南省肿瘤医院治疗。“不要说还能报销一点,就算没有一分钱报销,我也要送她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幸运的是,李时华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癌细胞并没有转移。半年后,李时华出院回家休养。有一天,李时华跟丈夫商量,她想向学校申请上课:“别人都说,癌症病人一半都是被吓死的,但对我来说,只要能给学生上课,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见说服不了妻子,刘卫东只得同意。
2009年下半年,李时华重新走上了讲台。得知李时华老师带病坚持回到课堂,学生们都很感动。由于李时华在放疗、化疗时脖子被烧伤,视力和听力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每次给新学生上课时,她总会有几句特别的开场白:“我生过病,喉咙不舒服,所以声音不大;耳朵也听不太清,请大家见谅。”李时华所带的班级成绩很好,专业课成绩居于学院前列。这些年虽然患病,但李时华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李时华都归功于丈夫。患病后,她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很小心,稍不注意就会发病或者导致病情恶化。“我沾不了油烟,只能吃蔬菜,而且在烹饪方式上还很讲究,只能水煮,要先放水,再开火。我丈夫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去烹饪饭菜。尽管这样做出来的菜没什么口味,但他顿顿都陪着我一起吃那些菜,还打趣说是营养餐。”不过,刘卫东最纠结的还是家里的经济状况。为了控制病情,李时华必须每天吃药,这些药物都很昂贵。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刘卫东想了不少办法。李时华所在的湘潭大学商学院领导办公室需要人打扫卫生,每月360元,这原本是个学生勤工俭学的岗位。自尊心强的刘卫东咬牙应了下来。接着,刘卫东又在湘潭大学附近卖起麻辣烫,后来看到学生喜欢吃红豆饼,刘卫东又开始学习做红豆饼,摆了个小摊。就这样,妻子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丈夫便在她转身便可触及的地方,用最大的爱呵护着她的生命。
生病化疗的时候,每次都是生死考验,李时华都没有掉过眼泪。但只要一想起丈夫受过的苦、为自己做过的事,她就总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如果不是他,我活不到现在,也不可能实现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