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

2014-04-29 02:16郑楠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阿恩海姆鲁本斯张力

郑楠

【摘 要】视觉样式是一个立场,而在这个立场中形与形之间都隐藏着吸引力和排斥力,一些形象、构图、运动、对比等都是来自各个方向的“打破平衡”的力。结合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分析鲁本斯代表作中有关张力的巧妙安排,学习大师的创作手法和构思,融入到自己今后的创作中。

【关键词】阿恩海姆;动力;鲁本斯

鲁本斯是17世纪德国著名的巴洛克美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具有强烈动感的构图、对比明艳的色彩、人文情感浓重的特点。阿恩海姆所说的画面中体现的动感,包括所体现的“张力”,都通过对知觉的刺激达到的,是无法单独成立的。这一点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也多次提到:“这些(张力经验)肯定不能归结于对肌肉中蕴含的能量的直接把握,而是由外部刺激在大脑的视觉所固有的。” i那么是否就可以说,只要画面中有一些倾向性的张力,就能说它具有了运动呢?事实上,一些优秀的画作,在达到强烈运动感的同时,也保持了微妙的平衡感。不至于将整幅画面倾斜,这更像是一种构图的失败。那么这些优秀的画作,怎么样来体现微妙平衡的?书中阿恩海姆举了一个耶洛玛的画像的例子,即“向右飘动的胡子”与左边的手和书的位置达到平衡。但是,他似乎没有提到一点,即为什么有平衡的视觉?因为有相对的对比。不管是左、右;上、下;前、后,都是绘画是必须涉及到得对比。有这种对比,才可能有相对的平衡,才可能有倾向性的张力产生。

《上十字架》这幅作品,是在鲁本斯作为宫廷画师的身份为当时执政宗教所画,于1609年动笔构思,历时一年。主要描绘的是耶稣受难,被暴徒们钉上十字架的典型场景。初次看到这个画面,就能深深感受到一种律动的运动感。画面大胆的用了对角的构图,以耶稣,即主体物分割画面,整个人体向上伸展,呈整体梯形的构图,主体物在其中充当了引导整体向上的作用。在这样的形状中,给人一种“向上运动”的知觉感受,“这样就产生出了某种类似箭头前进时的运动效果”。ii画面左下角的黑白狗与右下角用力举着木架的壮年,形成了类似于“基底”的效果,这样梯形形式的构图,耶稣正好处于较小的那个方形框架中,使我们的视觉注意力一下子聚集到了耶稣的身上——他面色苍白,虽然身体上遭受着痛苦,但面色坚定看向上天,形成了一种英雄的悲壮情感,更加深了画面的紧张气氛。因为这幅画有种强烈的倾斜,左上角与右下角形成对角分割,似乎事件正在发生,给人一种事件发生在眼前的错觉。虽然大体是梯形向上运动的造型,但伸向画面右上角的树枝,巧妙的中和了这种倾斜。这种过渡的倾斜,其实也是一种对比,即向上运动的整体的大动势与倾斜像右部分树枝的对比,却并不觉得画面不平衡,反而会认为是在平衡中找到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动感。另外,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树的叶子、和左下角的狗的毛,都不是静止的。树叶被风吹的翻卷开,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一场剧变即将开始。最底部一个将蓝色上衣围系在腰间的壮年男子,用力的举着钉着耶稣的木架,画家选取的动作,恰巧是一种“引而不发“的动作,男子左手攥着木架,右臂的肌肉因为蕴藏着力而紧紧的鼓着,似乎随时可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我们都能够从这个动作中预示到他下一个镜头了——右臂张开,用他强有力的上臂推着木架上升,再换左手支撑。真正能够代表运动的形象,并不是“运动的顶点”,而是应该选择在“活动到达顶点的那一刻”。这样才能够呈现出一种“事件”,而不是“状态”。从而引发欣赏者的知觉体验。、包括在蓝衣男前面穿着黑色裤子的男子,他腿部聚集的力量即将爆发,左脚脚跟离地,脚掌用力撑着地面,正在用力的将木架升起。他的背部肌肉有意的被画家进行了夸张处理。人不太可能将脊椎弯成几乎直角的角度。这其实是一种将我们具备的以往经验产生偏离从而产生了运动感,而且这也是一种对比,即正常经验形象与艺术塑造的形象的对比。

另外,我认为不仅仅视觉样式能够表达张力,色彩也可以表达。比如在这幅画中,最显眼的两块颜色——蓝色和红色,两块较大的一暖一冷的色彩对比:画面下方右臂弯曲的男子和他前面着红衣的男子。在以往的视觉经验来看,红色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颜色,给人一种“向上的、进取的态度”,蓝色则给人“沉稳的、沉郁的”的感觉,画家将红色安排在离耶稣最进的位置,而且这个“红色的形象”因为透视的缘故,呈三角形,头部是一个钝角,右臂和左肩是俩个尖角,最尖锐的角朝向画面主体。这个穿红衣服的男子,右手抓住耶稣的腰部,张开的虎口像一个箭头一样,指向耶稣。画蓝色在梯形的最底端,再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集到主体身上。较为明快的色彩在直觉上给人“凸出”的视觉感受,而红色在画面的上半部分,蓝色作为基底,正好与梯形的形式吻合。这在《下十字架》中也有类似的手法。

看鲁本斯的画,更像是在观看一幕正在演出的话剧。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一种情感的迸发的宣泄,似乎能够感受到耶稣所受的痛苦,进而对举着木架的暴徒恨之入骨,感受到画面的阵阵冷风……我认为,在绘画中,画家情绪的表达也是一种“张力”。比如我们能从一张画中感受到画家平静如水的心境;能感受到画家的愤怒;能感受到无奈、悲伤等等情绪,其实也是一种张力,不过这种张力都需要与欣赏者产生沟通才可以实现。这无疑对一个画家来说是成功的。达芬奇就经常在他作画的过程中拟定一些观察者。“要显现,就要观众。”iii此幅画主题既是——耶稣为世人所受苦难,这种上升式的形式,引人向上。与其说耶稣在受难,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所以说,真正的画家从来不说炫耀技巧或是意图的。就像鲁本斯,其实他画面所有的张力、运动,都是为了凸顯主题,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而且,这种“结合”并不是谁都可以营造的,必须有专业的知识、技巧。特别是在我们欣赏艺术品时,没有一定审美经验、没有过与创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很难真正理解艺术品中包含的内涵和情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多领域也运用到了这种用“由张力引发的事件感受”来改进。如近几年流行的“3D”电影,电影中那些精妙的设计,不过是为了给观看者一个更为真实的体验,以达到互动,最大程度的让观看者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

结论:在“张力”这个章节中,阿恩海姆一共讲了“不动之动”、“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由倾斜、变形造成的动感”、“由频闪产生的运动效果”和“将物理力转为视觉力”几个小节。张力说起来很简单,似乎在白纸上任意画一条线就可以呈现,也很复杂,很多艺术形式,其实都可以说是一种张力。只不过范围更小、划分更细致。“张力”这个课题,随着时代的递进也应该与时俱进。阿恩海姆说过:“在艺术家的眼中,任何物体或物体的组成部分,都是一种能动的时间,而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物质”。

注释:

i 摘用于《艺术与视知觉》Page.569

ii 摘用《艺术与视知觉》Page.575

iii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在《美术与哲学》中提到的,从“意向性”概念谈到了接受者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出版社,1998.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法)杜夫海纳.美术与哲学[M].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阿恩海姆鲁本斯张力
鲁本斯:第三高价作品拍场落槌
彼得·保罗·鲁本斯:诸画家之王
拍卖|鲁本斯杰作有望创下拍卖新纪录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以摩尔雕塑为例解读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
浅析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平衡形式在《亚威农少女》中的运用及其形式美发展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表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