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翻译视角看《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

2014-04-29 01:10:38刘晓飞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言风格文学翻译老人与海

刘晓飞

摘要: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中非常著名的语言大师与小说家,其代表作是人尽皆知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凝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作品中老渔夫的硬朗形象,《老人与海》也是创作冰山风格的完美体现。从文学翻译视角,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来赏析与解读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海明威 文学翻译 语言风格 老人与海

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是小说家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小说在中国也深受读者的欣赏。《老人与海》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老渔夫捕鱼的故事,尽管其故事情节描写得非常简单,然而,却带给人深刻的寓意,并将海明威简洁凝炼的语言风格以及冰山写作手法展现出来。其中朱海观将《老人与海》第一次翻译出来后,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翻译这部作品,这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老人与海》的译本,而朱海观、赵少伟以及吴劳所翻译的版本影响比较大。

一、概述文学翻译思想

从一部文学著作的创作过程就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和作家的艺术特色以及写作风格。每个艺术家和作家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艺术涵养与创作风格也会存在差异,在对写作题材、表现手法、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运用进行选择等方面都有着其独到的特点,此特点被称为作品风格。由此我们可知,创作风格就是作品的灵魂,风格中潜藏了作者很多思想感情,而且在作品的语言与形式中都有隐含,就作品译者而言,这可以说是一项非常不好把握的抽象工程。

作为一项意合神合、入情入味的艺术性活动,文学翻译要想保证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和原文有相同的效果,可谓难上加难。因此,译文的语言风格传递就逐渐成了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的关键,并且成为再现作品中艺术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的中心问题,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要用译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小说的基础是风格,灵魂是语言。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其语言风格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逐渐成为对一部译本的质量进行衡量的标尺。若想将原作品中生动的生活场景及人物想象用译文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实现译文与原著的融合,那么这部译文,就是一部优秀的翻译著作。

二、从文学翻译视角看《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

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要想将原作品的基调把握好,需要对原著作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充分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时代背景、喜好以及经历,而最为关键的就是作者写这部作品的特点与动机。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其实就是翻译者和原作者合二为一、相互融通的结果,要想作者所想,只有深入地了解与把握原作者创作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够找到自己翻译作品时所要把握的审美方向。由此才能领悟到原作品的灵魂所在。

《老人与海》一经问世,就广受读者的欣赏,同时这部作品也受到委员会的认可,《老人与海》也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即:人物形象深刻鮮明,语言简洁凝练,让人印象深刻。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几乎没有用副词、形容词以及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一般都是通过生动的动词以及精确的名词来对主体进行直接性描述,海明威通过串联若干短句,来进行相关事物的生动刻画与描写。无论是景物叙述还是人物刻画,或者是人的心理活动与对话,在《老人与海》中,作者统统运用的是简洁凝练的语言,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却极为深刻。有人对海明威这样评价:在生活中,海明威就是一条汉子,所以在其作品中才会有很多硬汉形象。由此可见,只有对这些予以充分了解,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才能把握好翻译的风格,将原作品的风格生动传神地展现出来,而这个过程需要作者与译者的完美融合。这种完美融合在《老人与海》译本的开始部分表现得非常明显: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lonely on a skiff at the GULF SEAM and he had gone already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

他是一位独自在湾流中的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他已经在这里钓了84天鱼,但是,他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朱海观译)

他是一位老人,自己驾着一条小船,已经在墨西哥海湾84天了,然而,他还是没有钓到一条鱼。(赵少伟译)

他是一个独自在湾流船上钓鱼的老人,但是已经过了84天,她还是没有逮到一条鱼。(吴劳译)

作品中所出现的文字其实就是海明威运用“冰山原则”进行文学创作中能够看得见的一小部分,这些文字将海洋上轮廓清晰、晶莹剔透的冰山暴露出来,具有形象突出的意象,由此就为读者创造一种意境,刺激读者想象,让读者有兴趣去将作品中所隐藏的大部分挖掘出来,这也就是《老人与海》的精妙之处。上面的翻译内容是《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用词精确,简单易懂,简单的几个单词就概括了创作《老人与海》的时间、背景、地点以及人物,将简单的词语用整句的方式并列起来,为衔接句子需要,作者用了两个“he”,使整个句子能够自然。通过并列的形式来陈述整个作品事实,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进行事物的精彩描绘,带给读者一种平坦舒适的感觉。因此,用怎样的方式将海明威独特的语言特色描述出来,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翻译《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时,朱海观将两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进行了整个句子的合并,在句法结构上保持与原句的一致性,但频繁使用人称代词,使得这个句子累赘繁琐。此外,作品中英语定语内容置于所修饰词的后面或前面,一般都会将定语从句置于先行词之后,但在表达汉语的习惯中,通常都将修饰成分置于先行词之前,对定语进行修饰的成分越复杂,那么整个句子结构也就越繁琐,不但使句子失去了平衡感,而且还降低了原作品的节奏感。而在赵少伟与吴劳的翻译版本中,这两个译者将原作品中的句子进行若干小句子的分割,特别是在赵少伟的翻译版本中,一方面保持了《老人与海》原著的顺序,另一方面译本非常地道,在很大程度上让读者感受到了海明威式的文学创作语言特色,其译文中饱含海明威式气势,简单的几句话就让读者明白了作品所描述的故事背景与人物形象,并激发读者主动去发掘作品的深意。海明威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是生动、精确的风格。由此可见,翻译的人只有换位思考,将自己与《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融为一体,才能领悟到作品的真性情,由此在翻译时才能将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翻译出来。

在对海明威的文学名著《老人与海》进行阅读时,我们要感受到的不但是作品中海景的壮阔,更要感受到海明威就活灵活现地存在于作品中,这个形象不是吴劳,不是朱海观,更不是赵少伟。

文学巨著《老人与海》向读者讲述的仅仅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没有文邹邹的修辞语言,整个作品所用的词语非常朴实,但是在这种朴实中所蕴藏的是令人回味无穷的道理。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简单的语言文字、深邃的思想以及充沛的情感,在这部享誉世界的文学赞歌中将冰山原则充分体现出来,而这一特点也是海明威进行文学创作的最大风格之一,这种风格是海明威独有的。

要想将一部文学作品翻译好,对原著与译文这两种文化进行充分掌握与了解非常重要,译者既能入乎其内,同时又可出乎其外。其中,入乎其内,就是翻译者深刻理解与把握原作品的精髓,再现原作品的灵魂;而我们所说的出乎其外,其实就是翻译者要让读者觉得译本具有一种浓烈的异国风情。一部优秀的译文必然是完美融合了两种不同文化之后的杰作,由此译文才能既可以展现出原著的创作风格与特色,又可以在翻译后打动读者的心。

三、结语

《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与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具有世界性的经典作品。在翻译海明威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将其原文结构形式与特色最大限度地再现出来,与原作相融合,保证原作品语言风格的再现,又要与译文读者对原作品的审美要求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欣赏与接受。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风格即人”的人学价值——论布封的创作主体观[J].艺术百家,2010(1):196-197.

[2]王丽沙.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老人与海》三译本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745-746.

[3]李萍,汪桂芬.从文体的角度看《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的效果[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3(03):64-65.

[4]关少锋.试谈硬汉子桑地亚哥——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1):962-963.

猜你喜欢
语言风格文学翻译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节选)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12:54:36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记者摇篮(2016年11期)2017-01-12 13:59:48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论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38:54
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分析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