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新目标的确定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教学思路的课堂内讲解加课堂外作业的教学思路,忽视了学生主体价值,对学生的能动性缺乏了解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作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策略为论述主题,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 实践 交流 展示 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应设计情景化、角色化、生活化、经典化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激励学生体验,使学生真切、自然、轻松地实践语言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在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策略就是“读”占鳌头。好多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花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以读带学、以读带教、以读带悟、以读带评,这样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读中,通过有声语言将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痴情……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时而高昂,时而轻盈,时而凝重,时而平实……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听者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 初步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诗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读通、读熟、读懂文本后,让学生尝试表演课本剧。不参加表演的学生则带着“他们表演得像不像”的问题观看表演。在评价表演时,有的学生说:曹刿的扮演者演得像,他观察非常细致,很有作战经验,在追齐国军队时下视其辙,登轼而望。有的学生说:曹刿扮演者演得不像,他和乡人对话时语气不坚定,因为从文中可以看出曹刿有远见的卓识,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有的学生说:鲁庄公的扮演者说话口气太大,不可一世是不对的,因为鲁庄公虽然不懂治国,不懂军事,但是他善于纳谏,不耻下问、礼贤下士……在课本剧表演中,学生们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不仅仅使参与表演的学生成为受益者,每个观看者的思维也都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有效的开展,理解课文、赏析人物的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二、在辩论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凡事辩则通,通则辨。课堂辩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师生的“探讨——辩论——发现”为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留有极大的空间和余地。在教学《愚公移山》时,老师可以挖掘到这样的辩论点:愚公究竟愚不愚?在辩论中不知不觉就把愚公精神和愚公做法的辩证关系辨析得很明朗了。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可以提出论点:在当今和平时期忧患意识要不要?让学生即兴辩论,学生们面对辩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又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揮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潜力也得到了挖掘。
三、在交流合作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可以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效率,让学生多说多讲多活动,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成为高效课堂的不二法门。学生能看懂、读懂的部分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通过自学能力可以解决的部分不讲,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课文时,不要按部就班地逐字逐句串讲课文,应该灵活地把学习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学,不懂的句子参照课下注释在小组间交流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知识通过“我问你答”的互动方式全班解决,教师则着重讲一些比较难懂的和带有普遍性的知识。教师教学时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四、在质疑解惑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而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就是要让“老师下台我上台”“让老师闭嘴”“我的课堂学生做主”“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强有力地占据课堂。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对疑惑的解答等,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如果以后的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
五、在赏识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发挥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动性,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思维的灵活、独到之处,常常是教师所不及的,这种互动时迸发的思想火花最为绚丽,例如:同样是比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的说“像奶奶额头的皱纹。”有的说“像初恋的少女的心。”还有的说“如姐姐随风摆动的纱裙。” 面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思想,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我们无法把金鱼的眼泪从水中捡拾出来,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用欣赏的目光,期待的心理,赞美的语调,宽容的态度,告诉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你们都是独特的一滴,构建开展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张扬他们的个性,才会让学生的灵性飞扬,才思敏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在赏识评价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对语文产生更大的兴趣。
六、在展示探究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应尊重学生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扬学生的个性,留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想法,并当堂解决,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笔者在上《勇气》一课时,就有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那个美国伞兵不知廉耻,为了保护他,法国妇女已经失去了丈夫,他还又一次重返农家寻求保护。同学们当堂对此就展开了探究,表面上看这个同学违背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打乱了老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但是,却为同学们在独立体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感悟学习成长历程中提供了一个机会和交流平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必须把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所有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展开,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活动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体现教师高层次的教学境界,更集中体现语文教师近乎全部的教学艺术。语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