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漾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催生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与经济的制高点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而做好相关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均为交叉学科,利用交叉学科的建设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途径。可是,交叉学科的传统制度障碍给大学的学科建设以及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带来了不少困境。因此大学需要树立大学科意识,建立有效、开放的沟通机制,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实现交叉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和协同。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66-02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何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在国务院和发改委的推动下,2010年4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被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快,科技创新为其主要的驱动力,具有较高的创新性。[1]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知识条件更为敏感,对核心技术更为依赖。然而对核心技术的把握与创造也就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高素质的要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较一般人才而言会有着更加高的培养标准。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战略性新兴然而“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2]这种大跨度的联想则需要学生具备较为宽阔的知识视野,而交叉学科建设中所强调的不同学科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融合都可以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的束缚、开阔学术视野,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最佳平台。交叉学科研究也是是产生新研究领域的主要途径。许多新兴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3]教育部公布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均为交叉学科专业。它们的知识系统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发展形成相应的学科理论与技术体系。此外,对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部分学者会认为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还有一部分学者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实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可以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学科建设来进行,因此,像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建设来进行,也就是说交叉学科的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
二、交叉学科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大多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多个学科的协作以及渗透。所以从理想层面而言,利用交叉学科的建设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的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却也存在着不少困境。
第一,以学科分化为基础所建立的大学组织结构不利于交叉学科建设。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建立起来的院、系及交叉学科设置的院系甚少。这种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以院系为单位的系科制造成学科及办学资源的分割,不利于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因此,这样的组织结构在各学科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严重阻碍了学科及办学资源间的融通,同时把人员和组织机构都限制在单一的学科范围内,它只能单纯反映同一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衍生关系,而未能反映出不同学科领域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互动关系。
第二,同行评议的科研评价制度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學术界目前广泛采用的同行评议制度早已成为科学界的惯例,而且始终处于科学检查、评审过程的中心地位。但是这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评价有着不利影响。然而交叉学科由于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研究涉及的学科、专业越多,学科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知识体系就越庞杂。因此,交叉学科评估对同行专家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往往蕴含着新观点、新方法,选择匹配的同行专家则容易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专家往往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领域的局限,对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真正价值和科学意义缺乏共识,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从而对交叉学科在建设之初带来了如申请课题难、组建科研队伍难、评选重点学科难等困境。
第三,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断层。高校的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本就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并且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其实也是具备优势与资源的。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这类课程包括为某一学科专业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之外的其他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教育部公布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就多为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大多还是停留在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学科专业结构形式调整的层面上,实践中仍受到现
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并且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的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
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5]
三、以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第一,树立大学科意识,转变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教育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后现代时代”,即“大学科时代”,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也日趋模糊。因此,学科交叉是社会分工深化和科学动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大学科观念应当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所以,需要摆脱一味的跟踪模仿、按图索骥的传统套路以及观念,在学科建设上应当从单纯追求数量、盲目求大求全的粗放式发展向合理优化整合、促进交叉渗透的内涵式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及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以及新的思维方式。
第二,建立有效、开放的沟通机制,打破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教育中的“学科壁垒”。首先,需要加强建立高校内部各学科、院系之间的沟通机制。“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这是物理学家海森堡的一句名言。可是在我国,统一领域的教师形成了一个以学科为中心的圈,在这个圈中的人们由于有着类似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等,纵使相隔千里也会有所联系,可是若是在这个圈外的人,纵使在一个学校也有可能不认识。并且这些圈内的教师本来就是从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局限性,再加上不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则很难具备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从而给他们对于一些交叉性学科的理解和研究增加了难度,更加不谈为交叉学科教育作出较大的贡献。因此,面临此种情况,高校需要建设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以及交流平台。此种交流平台可以是以学院,各系组成一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为横向一维的矩阵式,这样一来,各种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都可以在不同的院系间自由活动,实现交叉学科的资源共享,促进各个学科的科研人员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交叉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除了构建这样一个矩阵式的支撑体系之外,还需要注意矩阵型组织结构中交叉处的科研人员以及教师的个人评价与激励问题。因为是他们组成了这个支撑体系,所以他们也是这个支撑体系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并且,在这个平台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需要鼓励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外,还需要鼓励培养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合作主讲一些跨学科的相关课程,打破各个院系间各自为战的人才培养体系,理顺院系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院系之间协调沟通机制。其次,需要建立高校交叉学科教育与其外部的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完善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产学研”与“人才孵化器”有机结合,真正将交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第三,完善交叉学科建设的保障制度,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教育的发展。对于完善交叉学科的保障制度应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方面是给予该学科合法地位。另一方面是完善交叉学科的资助体系。新兴交叉学科因其跨学科性找不到相应的学科位置,从而得不到制度和体制上的鼓励与保障,有的甚至被剥夺了生存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众所周知,在高校现有的科研和教学管理体制下,学科是项目申报、经费申请、人才培养、职称评定、定岗定编、学位点设置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我国若想顺应时代的需求,大力发展交叉学科,首先就应当确立交叉学科的合法地位,才能加强交叉学科的内部学科动力以及外部索引动力。此外,高校发展交叉学科应该争取多元化渠道的资金资助来源,并且完善交叉学科的资助体系。这些资助交叉学科发展的机构除了需要资助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之外,还应当注重资助研究人员和教师在交叉学科方面的培训以及交叉学科相关的教学活动。对于资助机构本身而言,应当确保其工作人员是了解交叉学科研究的。并且这些对于这些资助机构应该定期接受评估,而且这些评估的标准不应该固化,而是应当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情况而作出灵活的调整。
參考文献:
[1]张志宏.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1,(11):26-29.
[2]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造力不足?[J].青年教师,2009,(12):14-16.
[3]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23-125.
[4]伍百洲,秦大同.论学科建设的内涵、策略与措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4-137.
[5]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73-77.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