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语言也会随之发展,就必然会有新事物新概念不断产生,要用有限的音节来表示不断产生的新事物新概念就会产生同音词。同音词指的是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大量的汉语同音词给汉语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同时巧妙运用同音词又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关键词:同音词;误用;利弊
作者简介:杨月娥,性别:女,职称:讲师,学位:硕士,工作单位:辽宁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1
语言是音义结合和符号系统,汉语的音节数目是有限的,用有限的音节去指称无限的概念,所以就产生同音词。现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语音形式即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而词义没有联系的一组词互为同音词。
一、同音词的分类
汉语同音词按不同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以书写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同形同音词与异形同音词。同形同音词即书写形式一样的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即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例如:白雪―白跑一趟,衣―依。
2、以词性为标准来分,可分为同性同音词与异性同音词。同属一个词性的就是同性同音词,不属于一个词性的就是异性同音词。
例如:好—郝(异性同音词) 公事—公式(同性同音词)
二、同音词误用类型
在语言交际中,同音词常常被误用,影响交际,总的来说,同音词的误用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形体相似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形体相似的同音词常被误用。例如:爆发与暴发、分辨与分辩。在现代汉语中,弄清构词语素的意义有利于分辨形体相似的同音词。
2、意义相近
有一些意义相近的双音节同音词含有一个共同的语素,这类同音词的误用情况也很常见。例如:篡改与窜改、化装与化妆,含有相同构词语素的同音词在意义上可能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但由于词语产生的背景不同,使用的语境不同,或搭配对象不同,所以虽然意义上有联系但仍不能互相替代,在使用时要注意。
3、意义交叉或有联系
随着语言的发展,词义变得越来越丰富,一个语言形式会有多个意义,这样某些词语的意义就会有交叉,如果读音再相同,那么就很容易被误用了,比如: “作”与“做”都有“从事某种活动”和“写作”的意义,即意义上有交叉,所以使用时必须全面分析它们的意义搭配关系,才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4、使用范围相同或相近
除了上述三點情况,另外有些同音词使用范围相近也会使我们在运用时出错。比如“以至”和“以致”这两个词都是连词,多用作复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时常常常出错,但“以致”常用于指不利的结果,是贬义;而“以至”则没有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类词语时也要注意区分,避免用错。
三、同音词的利与弊
1、消极影响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如果读音相同,常常会造成表意不明,给交际带来麻烦,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例如:“我们全部来。”“我们全不来。”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完全相反,听起来意义不明,就会产生交流的障碍。
同音词的大量存在也使得许多人在汉字的书写上出现众多的别字。例如将“班门弄斧”写成“搬门弄斧”,将“灰心丧气”写成“恢心丧气”等,这自然与书写者对词语语义的理解不明有关,也是由同音词造成的。
2、积极影响
同音词在语言中并不总是消极的,它也有积极作用。在古今文学作品中、文艺作品中、日常交流中都有有意运用同音词的例子。同音词的恰当利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有时还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1)同音词可以构成双关
同音词可以用作谐音双关,意在言外,需要读者细加品味,真正的寓意不用言表,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古代诗歌常用这种表达手法,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毛泽东所说的“骄杨”,是指被反动军阀杀害的妻子杨开慧和杨开慧的同学好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这就是就是利用同音词语音相同构成了谐音双关,表达了对二位烈士的怀念之情。另外,谐音还被广泛应用到广告语中去,如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词”,这些利用同音词的巧妙运用使人耳目一新。
(2)同音词可以构成谐音歇后语
歇后语有谐音和喻义两种,其中的谐音就是利用了同音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构成的,从而使我们汉语的词汇宝库中又多了一份瑰宝。
例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老虎拉车——谁赶(敢)。
(3)同音词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
另外,利用同音能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辛亥革命后,有人给袁世凯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仪廉”。其中上联“忘八”,下联“无耻”,即“王八”、“无耻”,利用语音相同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4) 同音词可以巧妙形成拈连
利用同音现象构成拈连对举格式,使语句耐人寻味,含义隽永深长。如:有人这样形容诗人田间的诗,田间的诗深入田间。
(5)同音词可以表达传统民俗文化
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利用一些物品或画来表达民情民风,如远方的亲戚来,临走的时候要送苹果,表示一路平平安安;花生表示既生儿子又生女儿,儿女双全;年画上常常画有鱼,表示“年年有余”,这些都是利用同音词表达美好愿望的实例,是和我国的民俗文化相紧密相联的。
除此之外,利用数字与其它词语的读音相同,也可以创造属于本民族的数字文化,比如“8”与“发”谐音,代表发财,“9”与“久”同音,代表“天长地久”,“5”与“福”谐音,代表“多福”等等。
以上我们介绍了同音词巧用的妙处,恰当的使用同音词,确实可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要正确看待语言中的同音词问题,尽量克服同音词误用引起的交流不便,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同音词的积极因素,使语言不拘一格、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M] 商务印书馆 1990年
[2]刘春 汉语同音词的产生及来源[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