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婷婷
摘 要:播音主持作为一种艺术,是生活中“美”的真实体现。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播音主持的人才在高校的培训下注重理论和实践、文化和美学结合,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得到体现和提升。由此可见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想要调动创作者的表达欲望,“审美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研究者甚众。本文笔者通过从播音主持艺术的美学表现、美学价值两个方面的分析,进而对如何培育播音主持的“美”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播音主持;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41-02
在大众传播文化这个背景下,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或者说是接受的文化程度的差异,这些不同产生的差异,其实对“美”的热爱和向往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热忱,一样的去追逐。而此时,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广播电影事业的繁荣,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播音主持这个兴起的职业,而在这个行业中也会同时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才的各方面素质、文化,审美等要提出了比较高的标准,此时就会衍生出一种对“美”的发现和深度认识,因为它是从事这个职业中人们的一种思维的透发,也是一种播音员对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新的领悟,更是在语言的输出时的一种提高和人文美,所以这种汇聚在播音主持中的美学品质会让从业人员的各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空间,一起为艺术的魅力添增光彩和神韵,所以这里谈到的“美”不是为了美而美,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空泛的美,表层的美,而是一种构筑从业人员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在美学品质。
一、播音主持的美学表现
1.作品的本质美。播音主持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具有进步性和时代性。播音主持的作品在社会中产生,是一种现实感较强的文学作品,有着文学作品的美感。只有内容可信度高、传达的主题活泼阳光鲜明、具有当代鲜明特点,反应时代感的才会有美学的价值魅力。反之,用再怎么动听的声音去表达内容或不真实、或不健康的、歪曲社会事实的作品,是没有美感可言的。首届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的作品《在大海中永生》,不仅参赛者的播音主持艺术水平高,播音主持的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更是达到完美统一。播音主持作品的本质美源于作品的内容,用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观点反映现实的作品才是具有美感的现实基础和前提。
2.形式的表达美。播音主持作品的“美”是要通过播音主持人员的声像艺术形式来表达的,这既要求播音主持在节目形式上要达到所需表达的审美要求,同样在表达上也要主持人或播音员的感情投入,在表达上赋予美感。电视或电台节目等是播音主持作品的一种形式符号,播音作品的美感通常都会把从业人员或播音员的声音,运用规范的普通话完整的表达出来,并且进一步完善播音稿件,当然,不同符号的合理搭配才是形式美的完整状态。形式是作品的表达媒介,而播音主持作品的表达美就要体现在播音员或主持人对作品的驾驭能力和情感的表达上。播音主持人员在本质上说也是作品的创作者,是有声作品创作必不可少的成员,作品中的发音、情感等都要通过他们表达,需要他们准确地把审美体验和表情达意通过声音传播出去。像著名播音主持人罗京,他的声音能够体现出的持重、稳健、温厚、儒雅、大气、真挚的风格,是播音领域一种不可忽略的美。
3.传播的价值美。播音主持在电视或电台中是有巨大的受众人群,衡量播音主持“美”或者“不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受众人群的接受程度的。播音的最终目的也是向社会传播、被社会认可、体现宣传价值的,也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传播。播音主持是对社会真善美的宣扬,能够给受众者带来愉悦和美感,同时也是对社会假恶丑的痛斥和揭露,让人们在社会中抵制不良的风气和恶习,自主传播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播音主持价值美的体現。
二、播音主持的美学价值
1.对个人而言,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美能给人带来愉悦、使人乐于接受,叙述的一切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美,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艺术家通常拥有超乎常人的丰富想象力,播音主持创作中的想象通常伴随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播音员的素质体现在新闻题材内容伴随一定的任务,丰富的想象力,用经验来补充生活,一个节目的想象和标志,达到节目的想要的效果,播音员的节目组达到的效果,节目的经验和稿件的补充语言的内容范围,进而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要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来补充稿件的语言内容,进而帮助想象和联想。而今,在整个节目组的运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人格修养和美的素养都能在整个节目组中得到体现和深化,因为播音员本身就是一个节目的象征,代表着某种特殊意义,具备美学素养的播音员主持人更能凸显节目的魅力,更能吸引大众,抓住观众眼球,吸引力也会得到充分的空间来释放。
2.对社会而言,和谐社会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在大众媒体中,广播电视在其中显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如传播快、覆盖广、时效强、收听看群众多,广播电视语言工作者或者说是传播人才他们身上担负的是新闻工作者和艺术从业者的两种身份,展现了对美学的极大追逐。它是传播的终端,具有指向性和听觉性的两种传播方式,播音员主持人的地位很重要,播音主持人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播音员主持人职业为大众带来的资讯,给大众提供了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欢乐,活跃了大众的视野,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大众的身心有了不可阻挡的美学魅力,大众会把美好的希望与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资讯进行融合,进而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文化审美,品味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播音员主持人它面对的传播群体不仅是整个社会,还有更多的群体,它本身所体现的素质是代表着一种国家精神,内在是一种文化间的碰撞,外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既然播音员主持人是党的喉舌,对社会具有传播,引导和表率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中,越发对播音主持人的内在美有了要求,除了它本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外,对传播资讯的理解力、分析力、评论力、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力也有了进一步严格要求,并且随着大众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能力,技术能力中,内在人文修养会逐渐排在首要的位置,美学品质的完善成为了优秀主持人最应具备的内在品质。
在如今传媒机械复制的时期,播音员主持人应表现出自身的魅力,播音主持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也是无止境的。对文明和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的广播从业人员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其最高的目标都是向作为一位有个人魅力的从业者的标准努力的,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有意识的培养美学价值,提高自身对美的教育,树立对美学素养的深化,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独立自主,独立创作的艺术创作道路,为播音艺术事业的进步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三、播音主持“美”的培育
1.源于生活,要在社会生活发现美,立足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精神。美,源于生活,要在社会生活发现美,本着着眼于现实,播音稿件的美学价值其实是要由大众来进行评判的,播音员的播出作品在播出后会应该给大众群体带来欢愉,带来美感,因为受众在属于社会群体,恰恰播音员的传播过程都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并且达到融合,所以我们在分析我们的播音作品好坏的标准就是在从业人员在播音创作活动中的选材,思想,以及从业人员的自己语言表述是否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了。这样,播音作品整体创作的艺术美感就会与社会生活的美感融为一体,并且反应某种精神。
2.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艺术修养。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就要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人,自然会具备强烈的吸引力,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在这样的衬托下也将会更有感染力和信服力,所以在这期间,注重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文培养,紧密联系受众群体,积极参与群体活动中来,积极传播,并身体力行一些正能量的活动,对培养艺术思维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在从业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与艺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因为美学素养与艺术思维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对稿件的深度处理和二度创作,拓展作品本身的思想意境,适宜并且创新,艺术思维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我们所着重培养的美学价值也会随之慢慢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美”的体现。
3.创作者的倾心投入,端正创作态度。作品创作者和播音主持者的心灵共鸣,一方面作品创作者是接触社会的第一媒介,没有深刻体验,艺术作品的呈现将是技巧的堆积,那种不是发自内心感情的作品终究不能达到表意明确的目的,如果一个作品不能打动创作主体本身,何谈打动别人,更何谈感染受众呢?走基层,了解第一手资料,目的就是带动新一代传媒人自觉体验生活,从体验中获取实事,在基层走访中增强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真正明确老百姓需要什么,最关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态度:一要仔细的审稿,因为它是我们在播音创作中的大前提,对稿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这一步对我们把握稿件的主题有很大的作用;二是要叙述也要适宜。在我们的稿件中,稿件内容的主題传达是最后总目的,而在我们播音创作的过程中理解好,分析好,才会把需要表现的主体思想传播出来让大众去明白你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在播音创作中,传播准确的思想远远要比播音员本身优美的声音要来的饱满充实的多,目的性准确的多, 播音员主持人要学会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述形式完成播音作品的表达,使其具有可信度和大众认可度;三是要对受众人群负责,强化责任意识,真诚的面对受众人群,用真挚的情感渲染一种气氛让受众者感到质朴、真实、可靠,从内心认可。
四、结 语
播音主持人才的审美培养是需要作为认真考虑的内容。通过这方面,可以使人才的同类化和市场特色化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缓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我国广电传媒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弱势主持人将执著的美学追求体现出来,同时也将应有的美学素质展示出来,那么其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中国人民可以在传统文化美中找到精神力量,与时俱进,是播音主持的美学价值不仅仅是一种革新,一种文化特征,更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一种进步和人类艺术欣赏的阶梯及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咸龙雷.对播音艺术之“美”的点滴认识[J].山东视听,2003(5).
[2]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 王津.论主持人的亲和力[J].青年记者,2008(24).
[4] 余虹.节目主持人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5] 姚双喜.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思考[C].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