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旭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教育费用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逐渐扩大,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困难学生在承受经济和学习压力的同时,由于自身心理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影响,我们通过对他们现状分析,看如何加强心理援助和开展正面教育管理。
关键词:贫困生现状教育管理
一、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政策及现状
1、国家对贫困生资助政策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贫困生资助力度,学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2、现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与执行情况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1)各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奖学金。(2)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3)实施勤工助学制度。(4)开展特殊困难补助。(5)实施学费减、免制度。(6)提倡“绿色通道”制度。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7)高校从所收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资助困难学生。
上述政策和措施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3、经济困难生存在的主要困境
据调查发现,经济困难学生知道自己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不在少数,为了更好的教育和管理经济困难学生,我们现在分析一下在校生以下四个主要困境:
(1)经济困难,经济问题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困境。目前学费加生活费对于农村家庭和城镇失业家庭来说,至少需要一人劳动的纯收入才能勉强支付一个大学生费用。我国普通高校一般专业学生学费上限为每学年4200元,生活费方面,贫困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集中在300—500元,而较富裕学生多数在1000元以上。
(2)心理困扰,表面的经济压力导致的更深层次问题是贫困生心理上的扭曲。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成为“心理贫困生”,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心理上出现自卑、孤僻、敏感等各种问题的学生。
(3)经济的压力常使得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此重复恶循环下去,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最后就会形成各式各样的悲剧在校园上演。
(4)学习困惑,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竞争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记忆,实现更多高层次推理与批评性思考,更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成绩,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与心理上的落差,经常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技能严重缺失,对以后融入社会造成很大的阻碍。
4、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就业问题
據调查,超过50%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毕业季,他们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解决就业。就业压力大是当前毕业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然而,经济困难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竞争能力普遍较低,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困难生的就业难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如何提高经济困难生的竞争能力与就业率也是当前高校尤其要关注的问题。
二、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1、深化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人格
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经济水平、文化和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人格缺乏充分发展和完善。进入大学校园后,要承受学习、经济、人际、特长等各方面的同辈群体竞争的心理压力。同时,学校和社会上一些善意的资助因实施不当也会给经济困难生造成心理压力。乐群性低、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定、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被公认为是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因此,高校要在给予经济困难大学生一定经济支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走出心理“贫困”的阴影。建立特困生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调节情绪,改变不良认知;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加强宣泄心理教育;树立逆境成才的榜样激励他们。这些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
2、营造良好氛围,参与团体活动,培养崇高理想
消除经济困难生孤僻、自卑、拜金、仇富心理,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营造互助互爱、关爱感恩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意识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援助,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资助工作之中,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现实、勇敢面对贫困,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鼓励贫困生加入团体,入党,夺取标兵荣誉,考取研究生,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和立志报国的崇高理想。
3、从实际出发,为贫困生顺利走上工作奠定基础
高校积极探索和建立勤工助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拓宽勤工助学渠道,积极争取社会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实践空间。为经济困难学生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相关部门可从高校实际出发,以创业大赛为起点,通过成立联盟、建立创业投资基金、注册大学生公司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建立创业平台,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越来越小,公民素质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2]林贵忠,余国斌,刘洁珠,等.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科技信息,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