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

2014-04-29 22:57彭艳娟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彭艳娟

【摘 要】在建国初期开国元勋毛泽东就已经把人本思想中国化了,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与毛泽东同志的人本思想结合有了新的进展。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人本思想价值主体的人民必须成为价值标准,实现百姓根本利益必须是党的最高理想。本文就中国化的人本思想做出研讨,对人本思想中国化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

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世界上的哲学家就开始思考“以人为本”。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经历了以物为本、以神为本、以某个人为本和以社会强势群体为本的过程,最后终于达到了以全体人民为本的目标。尽管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时至今日,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本思想依然没有让所有的社会底层人民摆脱被剥削、受奴役的命运。所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本思想依然是披着“人本”的“物本”。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内涵

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中明确了人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1]。人类不仅创造自身,同时人类也创造了历史,人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马克思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对人的重视。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体系中,他认为人类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的解放才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类的解放必须伴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因为在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根本无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注定只能是资本家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无产阶级如果想要实现解放,就必须面对资本主义带来的枷锁,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马克思能在那种历史环境里得出这一伟大的理论已经是思想上的巨大进步,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的思想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过程中,必然要结合国情做出改变[2]。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坚持以人民为本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几次思想的巨大变革。这是因为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并且不同时代的国情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在建国之后,我国的领导人们先后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了革新,使之更加适应我国的国情。

2.1毛泽东时代的人本思想

事实上,毛泽东的人本思想形成很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在这一时期,基于毛泽东理论的人本思想已经初见雏形。因为在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绘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人民是权力的主体”、“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上这些都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最佳表现。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刚刚经历了历时长久的抗日战争和国民革命战争,社会受到重创,不仅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需要重新建立。所以“左”倾思想在这一时期影响了国内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片面强调精神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物质,重视人民的工具价值而忽略目的价值,这就导致当时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这一时期,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方法上虽有欠缺,但是目的单纯。

2.2邓小平时代的人本思想

邓小平首先肯定的是以人民为主体地位,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对马克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解。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3]。邓小平同志的四个“能不能”再一次肯定了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人民才是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这在当时是没有人想到的,当时的人民认为只有“穷”才是社会主义。但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通过这番总结,邓小平同志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带领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2.3江泽民时代的人本思想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同志的观点有着完美的继承,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事业的基本保证就是人民的支持”。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引导社会主义前进。在对江泽民同志的话的理解时,笔者忽然想到,党的事业是什么?党的事业就是带领人民共同富裕,那么人民怎么会不支持呢?原来党早就已经和人民融为一体,这也恰恰说明党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党。所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代表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最高需求并提高这一需求。这其中依然以人民利益为标准。

2.4胡锦涛时代的人本思想

同样坚持改革开放、同样坚持人本思想的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美国演讲时说过:“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归根结底,是以人民利益为优先。在胡锦涛同志任国家主席的时候,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和谐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人自身的和谐,一个是人与社会的和谐,那么怎样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呢?事实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根本,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也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2.5习近平同志的“中国梦”

“某国梦”最早出现在美国,说的是美国人民的“美国梦”,那么今天,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也有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通过中国梦我们能梦见什么?这是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首先考虑是谁的“中国梦”,没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中国梦”,这里突出了“中国梦”的本质,人本思想;其次,“中国梦”能带来什么,“中国梦”带给每一个人的是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个愿景;最后,谁在帮我们实现“中国梦”,不是某一个人帮我们实现“中国梦”,是体制、是国策、是每一个中国人。在習近平同志上台之后,对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完美的继承,之后他提出了这个“中国梦”,这一次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发展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每一代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进行过解释,但是无论怎样,都没有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以“人民为本”。

三、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引进和改进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从最初的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走群众路线,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再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今天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人民为本。这种思想已经扎根于中国共产党,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进步,每一代领导人都能准确的把握住国情的变化,找到“为人民服务”的关键点。所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徐学绥,张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习近平“中国梦”释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洪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3]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若干重要问题之关系论析[J].理论导刊,2012(12).

猜你喜欢
人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人本思想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老商号人本思想对现代商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