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原型的角度看《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

2014-04-29 00:44焦学振刘丽莎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5期
关键词:希腊神话追风筝的人救赎

焦学振 刘丽莎

摘 要:《追风筝的人》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关注。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求心灵救赎的历程。“为你,千千万万遍”是主人公的行为之所以称作背叛的原因,也是主人公开始赎罪的原因,同时也体现了小说主题。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其体现的主题与作者身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本书是一个美籍阿富汗作家的处女座,从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关于阿富汗的风俗民情,同时也可以看到作者深受西方文化的感染,特别是希伯来和古希腊文化,因此本文试从西方文学原型的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

关键词:阿米尔;救赎;《圣经》;希腊神话;原型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03

一、 前言

作为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 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即受好评不断。这篇充满传奇色彩的小说曾囊括了包含多项新人奖、法国Elle奖、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等诸多奖项。小说作者在1965年生于动荡中的喀布尔,不久便随外交官父亲迁往法国,最终移民到美国。与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胡赛尼也非科班出身,大学时,他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就读。特殊的学科背景造就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这一点从作品中也多有体现。胡赛亚以自己多年的成长经历为依据,创作了《追风筝的人》这一处女作。小说描述了一个有关命运往返、轮回的奇特故事,全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角色个性鲜明、标识性极高。也正因此,《追風筝的人》一经刊出,就牢牢占据了《纽约时报》及《出版商周刊》排行榜的首位,多达80余周。

希伯来和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这两个传统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极深的,可以说在大多数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两希传统的影子。甚至在有些中国作品中也时而体现出两希文化的踪影。两希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有很大一方面就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主题都可以在两希文化中找到对应的原型。像文艺复兴时期《巨人传》中寻找神瓶的故事,它的原型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寻找金羊毛的故事。

原型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原型别称又有两种,分别为“民话雏形”及“原始模型”。这一词汇原非英语,而是源于“archetype”这一希腊语,本为形容词性词汇“原始的、最初的”之意。也正因此,柏拉图这借它指代周边事物的理念本源。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客观事物的“原型”,而现实则是理想的影子。进入20世纪以来,被公认为原型理论创始人的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弗莱(Northrop Frye)在充分学习了荣格、弗雷泽的有关心理学及人类学的理论之后,构建了自己的成型理论体系,即原型批评理论。弗莱从文学视角出发,将原型赋予了新的定义,认为其包含多层含义,即:1、是在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意象,有约定作用的语义联想;2、能够将分散、孤立的作品进行结合,使文学转为社交的一种特殊形态,也能体现文学传统的力量;3、原型能够将生活与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当其互相作用的桥梁,是社会心理及优势历史文化的体现。

二、 从希腊神话中“金苹果”原型看阿米尔的背叛

西方的许多神话都与“金苹果”有关,可以说,在不同文化的神话原型中“金苹果”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而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诱惑和嫉妒。在帕琉斯(人类英雄)与忒提斯(海洋女神)婚宴上,金苹果完成了它最为重要的一次登场。在这场宏大的庆典上,除纠争女神(又称“不和女神”)厄里斯之外,希腊诸神都受邀参加。为此,厄里斯怀恨在心,故意将一枚精致的金苹果放于宾客面前,苹果上仅写“献给最美的”字句。与会的三位女神雅典娜、赫拉、阿芙罗狄忒为这颗金苹果争执不休,而出于对这她们的忌惮,诸神也只能将三位女神轮番赞扬,可惜众女神并不买账,誓要将她们的美貌分个高低。这就是金苹果在西方文学中的“嫉妒”原型。

而在《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渴望得到父爱,嫉妒父亲对哈桑的爱,就如同众女神希望自己是最美的,从而为了争夺父爱这个“金苹果”,产生邪恶的念头。因为想要得到父亲的赞许,阿米尔利用哈桑大字不识的弱点和想要了解自己所读书本中的内容,故意曲解原意,令哈桑深信不疑。终于,在阿富汗召开的一年一度的风筝节大会上,哈桑尝到了由阿米尔间接带来的伤害。风筝节上,在哈桑的帮助下,阿米尔终于如愿以偿,追到了那只割断了最后一个竞争者的风筝,受到了民众的景仰。然而,为了此次胜利,哈桑被富家子弟阿塞夫肆意施暴,尚处幼年的阿米尔却因害怕而选择了回避,任由阿塞夫为所欲为。哈桑默默深受着身体上的剧痛,只为实现为阿米尔许下的诺言:追回风筝。最终,阿米尔还是得到了那只象征胜利的蓝色风筝,并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可是,由于深深的内疚及欺骗朋友的罪恶感,阿米尔心灵每日都在经受着痛苦的煎熬。阿米尔无法接受哈桑那纯粹无邪的眼神,更无法原谅自己对朋友的背叛。他天真地以为只要哈桑不在自己眼前出现,罪恶感就会减轻。为此,他利用假象诬陷哈桑有偷盗行为,并成功地让哈桑父子从他的家中永远消失。遗憾的是,哈桑父子的离去非但不能使阿米尔减轻罪恶感,反而使他更加内疚。至此,背叛、嫉妒、欺骗在阿米尔的成长中如影随形。

小说中父亲的爱,就如同“金苹果”一般诱惑这年幼丧母的阿米尔,如果这个“金苹果”如愿以偿的被他独享,那么内心的空缺就得到了满足,然而这个“金苹果”偏偏就不能被阿米尔全得,甚至很大一半都被仆人哈桑“占有”。这就使阿米尔心里极度不平衡,嫉妒之心油然而生,夺得“金苹果”的可怕罪行也接踵而至。

三、 从《圣经》献祭原型看哈桑的遭受背叛

在西方,献祭仪式中多用羔羊为祭品,多称之为“献祭的羔羊”或“献身的替罪羊”。据《约翰福音》记载,第一个献祭的羔羊为耶稣。在《创世纪》中,上帝想考验亚伯拉罕是否敬畏神,要亚伯拉罕把独生子以撒献祭上帝。亚伯拉罕备了燔祭的柴,带着以撒到神指示的山上。儿子问:“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羔羊在哪?”亚伯拉罕说:“儿子,神灵自己会准备好燔祭的羔羊。”在将柴火堆砌整齐后,他将儿子捆绑于柴火之上。正准备点火时,天使前来阻止,说明这是神对他的考验。亚伯拉罕就用公羊代替儿子献祭上帝。这就是《圣经》中的“替罪羊”原型。进入近现代,“替罪羊”的含义更为宽广了,可指代任何一个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罪恶与惩罚的人。在《追风筝的人》中,哈桑便被设定为这一角色。

通过阅读小说可知,哈桑不仅是阿米尔的仆人,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他们兄弟二人的父亲在当地享有良好的声誉、受人尊重,并能将他的仆人阿里视为自己的亲兄弟对待,但却没能抵挡美色的诱惑,犯下了与阿里妻子通奸的罪行,并生下了私生子哈桑。他没有勇气给予哈桑应有的名分,只是默默的将哈桑留在自己身边生活,没有用任何形式来承担作为父亲的责任。与此同时,当哈桑的生母看到哈桑怪异的长相之后,便将丈夫与儿子抛弃,跟一群江湖艺人远走他乡,完全不考虑此举会给哈桑带来多少苦难。

虽然在事实上来讲哈桑并不是哈扎拉人,但由于私生子的身份没有得到认可,当地人还是会将他当成异族施以迫害。在哈桑幼年时,他便受到了周边儿童的嘲笑与排挤,孩子们称他为“塌鼻子”“吃老鼠的人”“载货蠢驴”。虽然哈桑自始至终都将阿米尔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在阿米尔看来,哈桑始终是一个低他一等的异族,并没有从心里认可这位朋友。许多时候,阿米尔还会给哈桑制造出莫须有的罪名,然而,哈桑对此一直默默承受,从不反驳。

上文提到过,阿米尔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诬陷哈桑迫使哈桑父子离开了阿米尔家。面对这一切,哈桑虽然年幼,却一一接受并承担了自己的“替罪羊”角色。许多年后,阿桑已经成年并重新回到了阿米尔家时,他又因自己异族的身份,受到了塔利班的逮捕,塔利班认为哈扎拉人是没有资格居住在瓦兹尔·阿克巴·汗区的豪宅中。哈桑地位低下,以至于不被人尊重,任人欺辱,承担他人的罪过,从而导致了阿米尔“理所当然”的背叛。所以最后目不识丁,但对自己主人忠心耿耿的承受了双重替罪羊的身份:他不仅是父母罪孽的替罪羊,也是种族歧视与迫害的替罪羊,成为了所有人背叛的对象。

四、从希腊神话寻找原型和《圣经》中的救赎原型审视阿米尔的救赎

关于寻找的故事,希腊文学中多有描写,以伊阿宋寻找金羊毛最具代表性。在寻找原型中,西方人多能体现出其独特的占有、征服欲望及積极的探索、入世精神。以寻找原型为基点,构成了西方文学中的寻找主题。这一发展过程经历了:希腊神话中金羊毛、父亲的寻找——中世纪骑士参与的圣杯寻找——文艺复兴时《巨人传》中神瓶的寻找以及流浪汉小说中父亲的寻找——19世纪俄国文学中真理与出路的寻找,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20世纪文学寻找自我和寻找精神理想。在《追风筝的人》中,寻找原型已经可以看成是主人公阿米尔在返回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过程中的寻找良心的解脱,寻找救赎道路的过程。

在小说中拉辛汗对阿米尔说“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于是,阿米尔开始踏上寻找这条路的旅程:他回到了激战正酣的阿富汗并成功将哈桑的儿子从塔利班手中解救出来。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心魔与怯懦,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终于回到了正轨之中,寻找到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从此,在阿米尔脸上消失了26年的笑容再次绽放,心魔终于被打破。

除此之外,《圣经》中也有寻找救赎的原型。在出埃及记里,就记述了寻找救赎的过程,完成了朝圣之旅并形成了救赎原型。文中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人的统治,去寻找“上帝许诺的地方”,在途中有的希伯来人乘摩西上山与上帝立约之时,背叛了上帝。于是上帝让希伯来人踏上了漫长艰苦的赎罪之旅。

阿米尔也因对哈桑的背叛,从此用了半生来进行救赎。面对哈桑一如既往的“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在时隔26年后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和阿塞夫厮打的过程中,阿米尔遍体鳞伤,但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感和轻松。当阿塞夫把自己嘴唇、鼻子、肋骨打裂时,阿米尔却不断发笑。阿米尔历经了漫长而痛苦的“寻路”之旅, 人到中年的他终于成为“好人”,得到了良心的解脱。

五、从《圣经》中的U型结构原型看阿米尔的救赎

阿米尔在经历了“背叛哈桑——心灵折磨——寻求救赎的路——获得救赎”这段人生历程后,可以算得上一个英雄。而这段历程也反映了U型结构原型在《圣经》中的体现。

由弗莱提出的U型结构理论认为,“《士师记》的结构,它把一系列传说的部落英雄的故事纳入一种以色列人叛教和复兴的不断重复的叙述模式之中。这样就表现为一种大约呈U形的叙述结构。叛教之后,紧接着就是落难和被奴役,然后是悔改,经过救助重升到落难之前的水平。”这种结构多指故事的故事框架结构及叙述形式,大多经历了叛教、落难、悔过、救赎结构。同时,U形结构原型也是一种基本的审美形式原型,自此理论推出之后,许多文学作品都从中受益,在文学中反复出现此形式。在此形式中,由一系列的误解及厄运构成的故事推动情节至危险的边缘,此后,发生情节大逆转,最终形成皆大欢喜的结局。在由夏洛蒂·勃朗特执笔的著名小说《简·爱》中,就有《圣经》U形结构的影子。

而《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救赎故事也具有这种叙述模式。在这部小说中,U形结构发展为“背叛哈桑——心灵折磨——寻找救赎的路——获得救赎”。哈桑和阿米尔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从一开始他们就该是像其他兄弟一样。就像小说中写道的一样:

“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哈桑天生就把阿米尔当做了兄弟,而阿米尔注定要因为争夺父亲的爱而背叛哈桑。然而,一直以来,阿米尔知道应该把哈桑视如自己的“兄弟”,哈桑对他的忠诚,他也心知肚明。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把哈桑当做真正的朋友,还不断试探哈桑对自己的忠诚,直至最后彻底地背叛哈桑。然而在背叛哈桑以后心灵又受到自责。于是在老友拉辛汗的劝说下踏上了寻求“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阿塞夫手上救回,从而获得心灵的救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贯穿小说其中。在赢得风筝比赛后,哈桑要帮阿米尔追回隔断的风筝作为战利品,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他的橡胶鞋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接到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在小说的末尾,阿米尔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回美国,可是索拉博一直处于自闭当中。阿米尔一家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无法改变。然而,最后,也是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将哈桑对自己的爱以同样的方式给了索拉博。

六、 小结

卡勒德·胡赛尼出生在阿富汗,其后随父亲逃亡美国。从其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确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作品中反映出了不少两希文化中的文学原型。希望通过对《追风筝的人》中的这些文学原型的分析,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创作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我们在阅读其他作品时能够更深入的理解作品主题。

参考文献:

[1]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 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吴吉滢,柯茜婧,张冬冰.埃米尔的自我救赎[J].才知,2009.

[5] 李静.《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形象解读[J].文学教育,2009(03).

[6] 张国龙,陈晖 .《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 ,2007(05).

[7] 靳莹,蔡潇然 .从救赎的角度简析《追风筝的人》[J].现代交际 ,2009(07).

[8] 仇多红 .略论《追风筝的人》的人性回归与救赎[J].科技信息 ,2008(23).

猜你喜欢
希腊神话追风筝的人救赎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研究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
哥斯达黎加打破“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