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镌盛
【摘要】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科书设计的演变以及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产物。本文以笔者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为例,从以目标教学统领单元整合、紧扣课本抓读写结合和综合性学习与单元总结相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有效教学的三个策略,并反思了影响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学课本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50-02
一、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兴起
长期以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着“讲深讲透”、“析细析微”的现象。一味地强调技能训练和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功能,忽视汉语言文字和文本内在的文化特征以及语文教学本应承载的文化传播、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的功能。这种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原本生动的文章丧失了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了活力与魅力,最终使语文课蜕变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有鉴于此,教育部出台指导语文教学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新课标以“语感”和“语文素养”来替代“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作为课程的目标。“语文素养”更加强调通过人文精神的逐渐涵养来实现。随之审定并发行的几种版本语文教材,都放弃了“知识板块组元”教材编写形式,代之以“主题聚合组元”的编排形式。力图避免容易使语文教学出现过于注重理性和知识性,忽略其形象性和感悟性,丧失对学生情感陶冶和人文旨趣培养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并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话题情境),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听、说、读、写训练为一体,集中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做法,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主动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以图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因而在备课时教师要备一个单元(而不是只备一节或一篇),在教学时教师也要整体安排一个单元的活动,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创设情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建构,主动发展,使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多元智能。
二、主题单元整体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以目标教学统领单元整合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有效教学的前提,就是教师要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本单元在整个初中学段的位置和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具体了解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内容特色,感悟主题内涵价值所在,梳理出把单元各部分串联起来的主线和目标;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灵活选择教学策略,促进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的整合。
而单元整合的关键就在于“找出把单元各部分串联起来的主线和目标”,即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整个单元的主线,而且应该是清晰明确的,是可以分步骤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宽泛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上。
例如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单元主题本身就很深刻,而该学期又是学生刚迈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学期,如何引导这些懵懂的准中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生?如果简单以宽泛的“理解感悟人生”作为单元整合总目标,而缺乏具体可行的步骤,那么单元整合必然走向虚无和泛化。
笔者通过解读教材发现,《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短文两篇》、《在山的那边》、《虽有佳肴》这几篇文章虽都各有特色,但都是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小情境(事件)得到的人生感悟和启发,进而梳理出“身边细微处看人生”的单元总目标。
接下来整个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笔者就通过以下步骤围绕单元总目标展开:
1.文章从哪些情境(事物)中感悟人生?(阅读切入点)
2.这些情境(事物)与所感悟的人生道理有什么联系?(语文思维训练点)
3.这种联系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出来?(运用对比或归纳分析写作特点)
4.用类似课文的方法表达一个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或启发,注意突出中心并与同学分享。(理解和写作运用)
以上有步骤地分解和实现单元总目标的方法,其实就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育方式。
通过上述步骤的学习,学生的语言习得是体验性生成的,而非灌输性的。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自然地、有意义地运用语言,通过把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在上述课堂的语言实践中,即在对一篇篇课文品味理解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得到逐步提高。
因此,只有坚持以目标教学为指引,才能使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整合有的放矢,才能避免目前在单元整合教学中突出存在的 “神散形不散”, 目标泛化整合和脱离文本的无效整合。
(二)紧扣课本,抓好读写结合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主动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这就意味着在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课文只是一个文本范本,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教学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并不只局限于单元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开放性、创造性的综合性教学设计。
正是单元整合的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导致了实际的教学中许多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凡是跟课文沾边的内容都盲目加入教学内容中,热衷于课外资源的延伸和开放,忽略了以教材为例的深入领会和训练。结果导致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分离,甚至把语文课的“语文味儿”教没了。
要避免走入这个误区,紧扣课本,抓住读写结合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抒情文单元,所选的是散文诗,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也就是从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中发掘不寻常寓意,很适合借物寓意或以物喻人等间接抒情或直接抒情写作手法训练。
其次,散文诗的语言优美。可以训练学习散文诗诗化的语言表达。(如仿句或修辞训练)
针对本单元各篇课文的特点,笔者把“发现美”作为单元总目标。通过“哪里美”、“为何美”、“表达美”三个环节来实现。同时调整了单元授课顺序,并在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中插入了几个读写结合的写作思维训练,具体如下:
首先,学习完《雪》后,插入《雷电颂》与之对比(都是自然现象),安排写作课后小练笔《礁石》,要求仿照课文写法,赋予礁石以人的某种品质,重点训练以物喻人的写作思维,同时训练诗化的语言。然后通过自学《组歌》进一步巩固。
第二,学习《海燕》,课后安排堂上立意训练《蜗牛》(都是动物),要求学生发掘出蜗牛两个正面立意。
第三,学习《短文两篇》,并在课后安排仿照课文里巴金的思维方法,对“见风使舵”、“班门弄斧”、“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反向立意思维训练。
第四、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是“寻觅春天的踪迹”,而学到这个单元时恰好就是春季,于是我安排进行《又是一年芳草绿》命题作文训练。把单元总结和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走出课室,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并要求综合运用单元学习中训练过的写作思维和散文诗化的语言,写抒情散文,进一步巩固单元教学成果。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以上主题单元整合设计,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它避免了脱离课本漫无目的整合和无限制的延伸。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通过有效的读写结合,既挖掘了文章深义,又在意义的层面领会了文章表达的要领。还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尝试去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身边美,有效落实了新课标“三维目标”。
(三)把综合性学习与单元总结相结合,巩固教学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开展以后的新课程形式。现在一谈起综合性学习,很容易就使人联想起当前许多单元整合综合性学习课堂上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学生拓展活动成果展示。然而当我们透过这些课堂上喧闹的迷雾,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单元整合综合性学习课的主要目的到底是想要展示学生的多媒体制作水平?还是打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学生在看似热闹的课堂中是否缺少了语文学习应有的静思过程?
笔者认为,与以往的单元备课教学不同,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不追求知识、能力的速效迁移,而更重视“过程”,即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与教师“教”的过程。如果说单元整合的学习过程是“放”,放手让学生围绕主题,创设情境去思考,去发散。那么综合性学习就应该是“收”的过程,是把学生在单元整合学习过程中的成果,通过综合性学习课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和拓展的过程。
因此,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不应该受课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限制,也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与落实单元目标无关的其他拓展活动上。单元整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应该更多地与单元整合的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在总结单元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在语文思维的交流碰撞互动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反思
1. 校本教研是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助推器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运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教材,还要钻研教材,从中找准切入点,立足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单靠一个老师的力量是难以完成对整个初中阶段所有单元的整合的。这就需要借助教研,尤其是校本教研的力量。通过校本教研,动员备课组甚至整个学科组的力量,分单元包干,多方完善整合,全面开发课程资源,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才能真正的发挥效果。
2. 处理好单元整合设计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由教师进行整合的,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体现,预设性痕迹比较明显。而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却是呈现流变状态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
教育家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因此,教师在驾驭课堂进行主题单元整体实际教学实践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捕捉和开发一切动态教学资源,引领精彩生成,增大课堂的张力。
总而言之,把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一一落实到教学中以达到整体优化教学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方兴未艾。相信只要坚持对主题单元整体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反思,一定能使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人文精神的逐渐涵养来得到切实提高。
[ 参考文献 ]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安德森等编著.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晓波.刘彩祥.郑国民.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人民教育,2005-15.
[4]陆志平.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思考.新语文学习·教师,2010-5.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能效专项)——“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论文,项目编号12B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