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尿路感染的细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从2013年1月至12月各科室送检尿标本中分离细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从尿标本中分离的554株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5.3%,其次是肠球菌属,占15.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9.6%,其次是哌拉西林为87.6%,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2.0%,对只用于泌尿系感染的抗菌药物呋南妥因的耐药率也较低,为3.2%。结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过去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喹喏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所以临床医师应根据尿液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11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46-02
尿路感染是泌尿道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性病变,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及介入治疗和尿道插管的增多,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特别是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为了解我院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及耐药性,做了如下调查及药敏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 菌株来源于2013年1月至12月郑州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尿标本,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标准菌株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2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 标本的质量判别、细菌的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依据2013CLSI标准[2]。
1.3数据分析 用卫生部推荐的WHONET5.4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细菌检出情况和主要致病菌分布
共从尿标本中分离出554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占45.3%,见表1。
2.2耐药情况 大肠埃希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大于40%,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氨曲南、頭孢他啶等。详见表2。
3 讨论
细菌分布结果表明,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45.3%,其次是肠球菌属,为15.7%,克雷伯菌属,占9.0%。这说明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与蒋伟等人报道的35.5%一致[3]。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均大于80%以上,可能的原因是先前青霉素类在临床中大量应用,导致了耐药率的提升,同时青霉素类本身的理化不稳定性和不耐酸及不耐酶的特性也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但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如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仅为46.2%和5.2%,大大低于80%,这些可能是因为酶抑制剂抑制了ESBL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耐药率。近年来,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轻且发生率低,因此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致有滥用现象的产生,从而导致其耐药性的急剧产生和上升。诸如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3.7%和60.6%,这么高的耐药率与该类药物的滥用有很大的相关性。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同时有些品种不用做皮试,疗效又比较确切,因此有取代青霉素类药物之势,故而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大大提高。从表2中我们发现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了60%以上,这与二者在临床中滥用有很大的关系。而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分别作为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药物,由于其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较强,因此二者在临床中分别作为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而使用,鉴于上述的原因,二者的应用量得到了控制,从而限制了耐药率上升的速度,分别为41.4%和39.0%,但也稍高于黄烈、林广城等人报道的数据36.1%和35.5%[4]。而作为头霉素类的头孢西丁,它与头孢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其β-内酰胺环7号位上含有一个甲氧基,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头孢西丁在耐受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作用方面有很强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其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表现出很强的抗菌活性,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高达80.9%。而对于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同样由于应用量比较大,对其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中显示对其耐药率为62.5%。而同样属于该类药物的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仅为4.8%,该药最突出的优点是对许多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不会被此类酶钝化而失去抗菌活性,因此其对耐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细菌仍有效。亚胺培南为碳青霉烯类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谱和作用与硫霉素相似,和其它抗生素没有交叉耐药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由于其自身抗菌活性的强大,同时在临床中又作为特殊级抗菌药物加以保护和使用,因此其在临床中的耐药菌株发生率较低,而在我们的统计中大肠埃希菌对其耐药率仅为2.0%。值得一提的是,大肠埃希菌对呋南妥因的耐药率小于10%,说明呋南妥因在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中仍能发挥很好的抗菌活性。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血药浓度较低,尿药浓度较高,可达治疗浓度,一般地说,微生物对本品不易耐药,如停药后重新用药,仍可有效,但近年来耐药菌株有一定程度发展。
总之,加强医院清洁与医疗器械的消毒,重视陪护人员的卫生与医疗废物的管理,同时对感染患者进行单间或床旁隔离, 及时发现并监测每一株耐药菌,有针对性地用药,避免滥用、误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庆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31-833
[2]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Ninete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2013.M100-S23
[3] 蒋伟,李少增,周峥等.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Vol.22, NO.4:848-851
[4] 黄烈,林广城,聂署萍等.尿液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12, Vol.39, NO.4:96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