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 龚惠芬
【摘 要】目的:对TAT阳性率上升调查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07月01月—2013年10月30日我院急诊注射室及外科护理单元TAT皮试患者,通过同一批号药物、不同护理单元、不同班次及不同层级护理操作者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护理人员临床操作阳性率明显上升。结论: 皮试结果阳性率高主要受操作者因素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降低假阳性率,进行严谨的护理干预,对年轻护理人员实践工作的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TAT皮试;阳性率;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34-02
临床上患者出现伤口污染严重;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颅脑、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及开放性骨折、烧伤;伤后未及时清理创口或处理不当,伤口小而深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TAT是一种免疫血清制剂,因是异种血清蛋白制品,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30%,在使用过程中有致命的危险性[2]。临床上对于阳性患者一般采用脱敏疗法,强阳性患者采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TAT阳性者需要接受4次肌肉注射,耗时2个多小时;强阳性患者直接注射TIG,但原料不易获得,制备复杂,价格昂贵,很难普及。
我院自2013年07月01月至2013年08月30日,急诊注射室及外科护理单元进行TAT皮试操作的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本院急诊注射室及外科护理单元病例,共130例,均为急诊外伤24小时内患者,男性73例,女性52例,最大63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26.5岁。既往均无破伤风过敏史。
1.2 方法
按不同护理单元、班次、护理人员层级等分布,将急诊注射室及外科护理单元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批号统一,两组护理单元不同班次及不同层级护士操作差异明显。见表1
1.3调查分析
1.3.1急診注射室护理单元病例共102例,其中白班TAT皮试43例,阳性5例,阳性率12%,操作人员为N2-N3层级护士;中夜班病例59例,阳性22例,阳性率37%,操作人员为N0-N1层级护士;外科护理单元病例共28例,白班TAT皮试23例,阳性3例,阳性率13%,操作人员为N2-N3护士,中夜班病例5例,阳性2例,阳性率40%,操作人员为N0-N1护士。
1.3.2操作流程[1]:外伤24小时内注射TAT,首先在皮试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皮试液配制方法: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0.1ml,加等渗盐水稀释到1ml(150IU)。皮内注射0.1ml(含15IU),20分钟后观察结果,中间不得离开。流程合理、操作规范。
1.3.3皮试结果判断[2]: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主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硬结达到1.0--1.5 cm,红晕达到2-4 cm,可有伪足或者丘疹,并无其他主诉症状;强阳性:硬结大于1.5 cm,红晕超过4 cm,可有明显伪足,可伴有局部瘙痒,或红晕硬结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有明显痒感, 或出现全身反应。
1.3.4皮试结果观察后处理[3]: 阴性一次性全量注射;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分四次肌内注射,每隔30 min注射一次;强阳性者不再用此药,直接肌内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后均必须继续观察30 min,无反应后再离开。
1.3.5原因分析:我院TAT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所产,1500IU /支,药物规范,护理部调查组分析原因主要为操作者因素。
1.3.5.1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
1.3.5.2新护士主观上倾向于脱敏注射;
1.3.5.3中夜班以年轻护士居多,独立能力不足;
1.3.5.4临床带教缺乏细致性,新护士判断能力缺失,不敢轻易判断阴性结果,为安全出发考虑皮试结果视为阳性。
1.4护理干预
1.4.1研究TAT皮试操作培训并给予护理干预,开展护理专科培训,操作细节化培训;
1.4.2护理单元中夜班执行双班制,低年资护士由高年资护士带教,护士长注重现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
1.4.3对TAT皮试结果的判断提倡不可由眼及意识盲目测定,判断不定可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执行并双人核对;
1.4.4分阶段培训: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第二阶段为科室培训,注重专科理论及专科操作技能,采取授课结合操作的模式。
1.4.5针对性的案例培训:年轻护士操作TAT实践培训,对于不易判断的病例在带教老师辅助下使用标尺测量,反复积累TAT皮试判断的经验,通过注重在职教育,不断扩充更新知识。
1.4.6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临床适应能力。
2 结果
通过严格掌握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注射方法、观察时间、结果判断标准及原则,并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2013年09月01日至10月30日,急诊注射室护理单元及外科护理单元执行TAT皮试操作病例见表2。
3 讨论
规范的操作及正确的判断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明显降低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率,大大增加患者的用药机会,同时避免因TAT皮试结果假阳性而采用脱敏多次注射带来的痛苦、护士工作量增加、科室成本增加、及患者费用的增加。因此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年轻护士获得扎实的基础指导,有助于临床实践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 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7-278
[2] 曹伟新 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M] 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1
[3] 李晓松 护理学基础[M]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