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的纪律

2014-04-29 00:44习骅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军机处嘉庆雍正

习骅

朱元璋坐了龙廷不久,召集大臣商议,主题十分严肃:元朝曾经那么强大,为何不到百年就灭亡了?大臣们普遍认为,元朝的统治太宽松了。朱元璋纠正说:元朝是对官员太宽松了!

朱皇帝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执政规律,正反佐证俱在。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一场政变推翻了越南政府,国王黎维祁紧急求救。两广总督孙士毅受命带兵平叛,马到成功。国王十分感激,主动要求孙士毅当国王,自己退居二线。

乾隆当然很高兴,封孙士毅为一等谋勇公,调他回京出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

此时的孙士毅是何等威武,直到遇到和 。

回京第二天,孙士毅早早立在皇帝办公室外,手里把玩着什么东西,静候乾隆接见。军机大臣和 过来了,笑眯眯打招呼:

“大英雄回国,带啥奇珍异宝了?”

孙士毅说:“哪有?哪有?”

和 假装不高兴:

“没有?您手里是啥宝贝?”

孙士毅敷衍道:“啊,就一鼻烟壶。”

和 一把夺过来,只见这鼻烟壶在阳光下玲珑剔透、美不胜收,竟然是一颗特大珍珠雕成的,足有鹌鹑蛋那么大。

和 简直爱不释手:“这东西真不错,送给我吧?”

孙士毅赶紧解释:“这是献给皇上的,我已预先禀报了,下回再给你弄一个吧。”

和 拍拍孙士毅的肩膀:“开个玩笑,我哪里配玩这个。”

过了几天,和 突然来到孙士毅办公室,神情诡秘地说:

“碰巧我也有个鼻烟壶,不知道好不好,你帮我看看?”

孙士毅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这正是自己送给皇上的!

孙士毅是个细心的人,他悄悄查阅了皇上的赏赐登记簿,近期并无任何赏赐记录!

时间久了,孙士毅懂了,和 可以随意出入宫廷任何一个角落,如同在自家一样。他没事最喜欢去内务府库房转悠,只要发现喜欢的东西,拿了就走,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后来嘉庆皇帝抄他的家才知道,国内外进贡给乾隆的宝贝,最好的都在和 家。

孙士毅暗自叹息:宫中那么多管理规矩,在和 面前竟然如同一张废纸,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岂止是财物管理规矩,就是军事制度照样是一纸空文,后果更加严重。乾隆的养子福康安,领兵镇压苗民起义。到了前线受不得苦,居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副手代劳,自己整天待在司令部里喝酒行令,欣赏歌舞表演。西南苗民起义始自雍正朝,一直到同治时期才勉强了结,前后绵延达120多年,把大清拖得疲惫不堪,原因就在这里。

康熙晚年身体不好,工作积极性不比当年,特别是对臣属过于宽宥,奉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政策,埋下了官场风纪滑坡的种子。乾隆宠信和 之后,纲纪废弛,吏治败坏,官员们逍遥自在,康乾盛世便走到了末路。自嘉庆开始,各种规矩都不作数了,于是大清国运一路下滑,所有皇帝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无一例外。

嘉庆最为无奈的是,内部经常发生泄密事件,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调查结果更令他震惊:消息是从军机处泄露出去的!

军机处是皇帝最高办事机构,贯彻落实的都是国家大事,保密纪律自然少不了,怎么会出这种事呢?

原来,不知道从何时起,军机处俨然成了通讯社,各种国家机密源源不绝外流,国家权力中心一点严肃性都没有。嘉庆本人对此有详细叙述: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都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做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嘉庆十八年(1813年),几个农民差点把皇宫连锅端,一点也不奇怪。

嘉庆的爷爷雍正,当年的做法完全不同。

康熙归西,雍正登基,朝鲜国王派特使来北京庆贺。这个特使具有超凡的观察力,回国后报告国王:大清很有希望,康熙朝的兴盛将会延续。国王问理由何在,特使用细节说话:

康熙晚年,我每次到北京,看到紫禁城内外的警卫人员,个个松松垮垮,没个站相,一点都不像军人。夏天更糟,有的甚至脱掉军服、扔下枪械,光着膀子喝茶、睡觉、下棋、吃西瓜,互相打闹嬉戏。这次大不一样,警卫部队风纪严谨,着装整齐划一,态度严肃,目光炯炯有神,一副随时准备出击的样子,让人顿生畏惧。

朝鲜特使没有看错,雍正确实是胸怀大志、锐意进取的大政治家,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排名靠前。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他创设了军机处,集中权力推行新政。他严明纪律,规范行为,整顿松松垮垮的官场。打懒肃贪,从重从快,铁血凛然。短时间内,官场风气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行政效率大幅提高。政治清明,经济自然发展,库存充盈,迅速弥补了前朝赤字。

雍正时期军机处官员的作风情况,跟嘉庆朝有着天壤之别,很能说明问题。

对军机处,雍正一开始就要求很严、很明确。一是规定大家必须在凌晨五点之前到岗,并且保证今日事今日毕,不得拖拉。二是改变惯例,减少递送公文的层级,做到直接送达,竟创造了日行八百里的记录,保证了政令畅通。三是严格保密纪律和廉洁制度,决不允许跑风漏气和以权谋私。

四川布政使程如丝犯罪当诛,在死刑判决书送达成都之前一周,程如丝就知道了结果,以自杀逃避了法律制裁。雍正抓住这个案例,严肃处理了泄密者,完善了制度,为军机处工作人员画了一道醒目的红线。

最早在军机处工作的张廷玉,深受皇帝信任,几乎所有重要文件都是他起草的,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但他一脸严肃,一个铜板不收,昼夜埋头干活,没有任何人敢到军机处找他聊天。和 那样的军机大臣,在雍正时期根本没有生长土壤。

在封建中国历史上,堪称“盛世”的高峰时代寥若晨星,康乾盛世是其中之一,且前后绵延长达100多年,超过整个清朝历史的三分之一。但是,连接康熙和乾隆两座大山的桥梁,正是雍正,雍正皇帝是康乾盛世成型的关键。

设想一下,假如没有雍正的创新精神和严刑峻法,康熙后期的弊政持续传承和发酵,乾隆前期就不可能那样成功,所谓的“康乾盛世”,顶多是“康熙盛世”。所以不少史家主张,所谓的“康乾盛世”,实际上是“康雍乾盛世”。

奇怪的是,康熙和乾隆享有“宽仁”的美誉,雍正这样负责任的帝王,却背着“严苛”的恶名。殊不知,无视法纪是官员责任意识缺失的结果,也是贪污腐败的序曲。如果朝廷热衷于当好好先生,带头把规矩当摆设,官员肯定舒服无比、为所欲为,老百姓的日子就不舒服了。老百姓活得痛苦,政治统治能长久吗?载舟的水一旦翻腾,清朝一定是另一个元朝,哪会享有三百年江山!

公务人员是政权大厦的四梁八柱,严明的纪律是梁柱的防腐剂,是保持梁柱长久支撑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秋风扫落叶的气度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全面围剿“四风”现象,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缩小越轨空间,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处罚、快了结,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了干部作风和社会风气一天和一天不一样,谁不心情舒畅、欢欣鼓舞!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纪律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掷地有声地宣示:“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严肃提醒全党:“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事实上,随着规定越来越细,笼子越扎越紧,查处越来越频,高压线的电流越来越强,广大干部对纪律和制度的敬畏,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心存侥幸的人,从未像今天这样稀少。于是,“官不好当了”的慨叹出现了。

这样的叹息声,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现象、好消息、好兆头,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历史的经验是:法纪越严,官越不好当;官越是不好当,国家越是前途无量,人民越是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军机处嘉庆雍正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再也不怕了
雍正:精细典雅
时尚达人:雍正
雍正:朕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COURT CONFIDENTIAL
从动机和效果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军机处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