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报道

2014-04-29 00:44周宏刚
今传媒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印关系

周宏刚

摘 要:本文以《印度教徒报》为研究对象,运用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近十年间关于中印关系的报道进行梳理,发现《印度教徒报》主要通过子议题的设置和报道角度的选择来体现对中国的友好立场。本文最后指出了《印度教徒报》的报道缺乏连续性、叙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但是《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立场保证了印度舆论界在中国问题上的平衡性。同时,《印度教徒报》的经验对中国提升国际形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度教徒报》;中印关系;议题设置;报道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35-03

一、选题的背景和目标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七位,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中印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印两国政府积极发展友好关系,高层互访频繁,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加强。但是,由于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悬而未决,海洋权益的争夺又拉开帷幕,中印关系面临很大的考验。这种复杂的关系也投射到印度媒體对中国的报道上。印度媒体深受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把西方一些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移植到印度,边界地区稍有风吹草动便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入侵”,给人留下中印边界局势紧张的印象。实际上,这些耸人听闻的报道并不能代表印度舆论界对中国的看法。印度也有一些报纸珍惜中印传统友谊,也意识到印度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视中国为好邻居、好伙伴,极力维护中国的形象,推动中印关系的发展,《印度教徒报》是其中的代表。本文通过对《印度教徒报》在议题设置、报道角度、报道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力争揭示它是如何报道中国、如何维护中国形象的,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这对中国争取世界主流媒体的支持、加强对外传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回顾

国内学界对印度新闻事业的研究较少,主要着眼于印度新闻体制的转型。陈力丹梳理了印度独立后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特征[1]。王生智认为1975~1977年的印度紧急状态是印度独立后新闻自由政策的转折点[2]。王辰瑶分析了印度电视体制转型的原因及其影响[3]。有关印度新闻事业的个案研究极少。宋晶从传媒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印媒体对社会冲突的再现[4]。赵瑞琦分析了《印度时报》的国际传播经验及特点[5]。近两年,国内知识界开始注意到印度媒体对中国的不友好报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谈到印度媒体对中国不友好是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6]。新华社记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璐2010年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探讨印度主流英文媒体的对华态度及原因。唐璐认为印度主流英文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较多,而这些媒体的观点大多来自于非政府战略层面的分析家、退休将领和退休文官。“2009年印度主流英文媒体‘反华歇斯底里反映的其实是印度非政府战略层面精英的对华认知。[7]”从最初的一般性介绍到原因分析,这些研究已经开始走向深入,但总体而言,对印度媒体的实证研究少,个案研究少。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印度教徒报》1878年由6位青年知识分子创办,创刊之时为周刊,1889年改为每日出版。《印度教徒报》一开始就表现出反殖民主义的倾向。20世纪以来经常揭露殖民当局镇压人民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支持民族独立运动。《印度教徒报》的办报宗旨为“不左倾、不反动、不进步,但信仰自由”。现属卡斯图里父子有限公司,总部在马德拉斯市,在马德拉斯等多个城市同时印刷。政治上支持国大党,在印度南部较有影响。在印度精英看来《印度教徒报》是一份反映左派思想的报纸,被誉为“印度的《人民日报》”。《印度教徒报》2011年的发行量为151.4万份,是印度排名前三的英文大报。读者对象多为年轻人,且有较高文化。

2.分析单位与抽样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3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印度教徒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以世界各国报纸全文数据库(Access world news)中收录的《印度教徒报》电子文本为抽样框。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针对性,采取主题词抽样。检索控制条件设定为“Headline”,键入“China”,搜索2003~2011年这三家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标题中含有“China”的报道。通过检索发现,从2003年到2011年,《印度教徒报》关于中国的报道共有1908篇,最少的是2004年174篇;最多的是2010年303篇。

3.分析框架与步骤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从议题设置、报道角度和报道手法三个层面来剖析《印度教徒报》关于中国的报道。在议题研究方面,议程设置理论不但关注媒体是如何强调某个主要议题的,还关注媒体是如何强调主要议题的下位子议题的,后者被称为“属性型议题设置”(attribute-agenda setting)[8]。属性型议题设置研究关注的是主要议题下位的子议题如何被媒体传达给受众,注意测量多个下位子议题各自被媒体的强调程度。媒体对主要议题的下位子议题的选择虽然限制了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但也能够体现出媒体的报道立场和报道内容的方向性。与此相应的是,大众传媒本应该从多种角度报道特定的议题,但实际上只选择了一部分特定的角度和切入点。这种对特定议题的选择就构成了媒体报道的特定角度。报道手法主要指报纸的叙事手法,小到形容词的使用,大到背景资料的取舍,都在暗示报纸的立场。这三个层面的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侧重点不同,恰好能够立体式的透视《印度教徒报》关于中国报道的特点。此外,为了更好的体现《印度教徒报》的倾向性,本文将引用《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的相关数据作为参照系。

四、研究结果

1.议题的设置

主要议题。根据报道内容,《印度教徒报》主要议题可分为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七个方面。从议题的性质来看,文化和科技往往是国与国之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这两个议题无疑是正面议题。也就是说,媒介对它们的报道越多,说明这家媒介越看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印度教徒报》对这两个议题的报道比例最高,尤其是对文化议题的报道明显高于其他两家报纸。军事议题涉及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是一个负面议题。媒介对两国军事议题的报道越多,说明其对两国关系就越不信任。《印度教徒报》对军事议题的报道数量最少,而其他两家报纸的报道数量是其两倍。从两个正面议题和一个负面议题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媒介对中印两国关系的认识不同。《印度教徒报》对中印关系的发展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如表1所示)

子议题。从主要议题的子议题分布来看,《印度教徒报》对子议题中正面议题的报道也明显多于其他两家报纸。

在外交议题中,《印度教徒报》关于子议题“友好合作”的报道占到33.4%,《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10.7%和15.4%。

在经济议题中,《印度教徒报》对子议题“中印贸易合作”的报道占到55.8%,《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33.6%和44.2%。中印贸易合作是正面议题,媒介对其报道的比例越高,说明该媒介比较重视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与此相应的是,在“中印贸易问题”的子议题中,《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所占比例最小,只有14.8%,而《印度时报》的报道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2.5%,《印度快报》占到15.4%。中印贸易问题是负面议题,媒介对其报道越多,说明该媒介对中印贸易关系不太乐观。从三家报纸对这两个相反议题的报道可以看出,《印度教徒报》对中印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报道较多,而对中印贸易存在的问题报道最少。这些报道能够为中印经济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体现出《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立场。

在军事议题的子议题中,“军事交流”是最正面的议题,主要包括中印两国军队的联合演习。“军事对峙”是最负面的议题,包括印度一些媒体炒作的所谓“边界入侵”、部队调动等。《印度教徒报》对军事交流的报道占到42.1%,而《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13.4%和23.6%。《印度教徒报》对军事对峙的报道占到13.7%,而《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35.4%和22.1%。这两组数据的差距悬殊,更能说明《印度教徒报》在军事议题上尽可能多的选择正面子议题。前文已述,《印度教徒报》对军事议题的报道最少,这已经能体现出它的立场和态度。不但如此,在子议题的选择上,《印度教徒报》也以正面议题为主,充分说明《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在文化议题中,《印度教徒报》的体育和教育报道占到69.4%。体育象征着理解、友谊和团结的精神。体育报道能够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体育报道越多,说明媒介对中印关系越乐观。同时,《印度教徒报》对中印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进行了大量报道,包括赴中国学医的印度留学生增多,兩国中学生的互访以及教学方法的交流等。

社会议题涉及的子议题非常庞杂,包括社会保障、灾难、医疗、丑闻等子议题。《印度教徒报》对社会议题的报道只有7.7%,少于《印度时报》的11.1%。其中《印度教徒报》对灾难和医疗的报道最多,分别占到23.6%。这两个议题一个事关自然灾害,一个事关人的健康,都是中性议题。最具负面性的议题是丑闻。丑闻是指由于道德滑坡而产生耸人听闻的事件。如广州小悦悦事件、毒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形象的危害是内在的,伤及中国的尊严。《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所占比例只有2.7%。《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所占比例分别是10.1%和6.4%。《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比例最小,也就减少了这些事件的传播对中国带来负面影响。

在环境议题上,中印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既要在气候变暖问题上联合起来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要在水利水电、野生动物保护等区域性问题上减小分歧、寻求合作,还要在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等问题上互相学习。环境议题的一个重要子议题是气候变暖问题。《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关注的焦点是中国的减排措施及中印两国间的双边合作。例如,2007年6月5日的《中国公布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09年11月28日的《印度可能仿效中国制订减排目标》、2010年8月11日的《中国政府关闭一些高耗能工厂,为达到减排目标》。也就是说,《印度教徒报》重视中国在遏制气候变暖问题上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中印两国的双边合作。

在科技议题方面,《印度教徒报》着重报道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以及学术交流,两者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7.7%和30.2%,远远超出其他两家报纸。这两个子议题一个展现出中国的建设成就,一个直接体现出中印交流的增强。所以对这两个议题的报道说明《印度教徒报》既肯定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同时希望中印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度教徒报》选择了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的子议题来支撑七大主要议题。

2.报道的角度

媒体对议题的设置是表明其立场的第一个环节,但是媒体对议题的设置不是随心所欲的。通过报道角度的选择是体现媒体立场的第二个环节。对同一个议题或者同一个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同样受到报道框架的制约,能够反映媒体的立场。《印度教徒报》积极报道中国取得的成绩,在国际问题上发出中国政府的声音。例如,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大量报道达赖以及西藏流亡人士的言论,中国处于被动回应的角色。而《印度教徒报》以报道中国政府的声明为主,反映了中国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即使在负面性议题上,《印度教徒报》也尽可能从正面报道,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辩解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形象。例如,在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上,《印度时报》认为中国在缩小差距与发展出口业之间摇摆不定,报道了留守儿童、收入差距、社会不平等几个方面的具体事例。《印度教徒报》则积极报道中国政府在城乡差距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例如,2006年3月6日的《中国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2006年10月17日的《中国城市化步伐很快》、2007年3月6日的《中国重视均衡发展》、2010年5月2日的《中国西部乡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对具体事件的看法上,两家报纸的观点也表现极大的差异,最典型的案例是两家报纸对中国小商品的态度,都以中国制造的印度国旗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印度时报》认为中国的假货充斥印度市场,包括印度国旗,而《印度教徒报》的报道认为中国商品质优价廉,印度企业生产的国旗也贴上中国造的标签。

3.报道的手法

印度媒体对中国的第一个意象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比喻为“龙”(dragon);第二个意象是“共产主义”(communism);第三个意象是将共产主义与龙的象征合并在一起,称中国为“红色的龙”(red dragon)。《印度时报》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正好用“dragon”来影射、讽刺中国,所以在报道中使用较多。中国想说服印度使虎制品交易合法化,印度认为会给老虎带来灭顶之灾,报道的第一句是“Tiger sacrificed to the dragon?”(老虎难道要献祭给龙吗?)《印度教徒报》和《印度快报》不仅使用的次数有限,而且用在“指代中国”或“节日庆典”中的情况较多,说明报道中意识形态色彩较淡。

4.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报道缺乏连续性。在主要议题的设置上,《印度教徒报》和其他两家报纸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事件的报道方面,《印度教徒报》的报道还是存在议题分散的问题。比如,在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中印边界对峙、中印贸易等国际问题的报道上没有统一的思路,紧跟中印政府的立场,往往陷入就事论事。这些国际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媒体的报道也呈现出间断性、周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媒体有一个确定的报道框架,才能体现出媒体的特色,保持受众对事件的熟悉感,给受众留下印象。《印度教徒报》在中印外交问题上对政府的立场报道较多,而零零散散的政府声明和领导人的言论是外交辞令,受众很难从这些周期性的报道中理清头绪,更难以搞清楚他们在国际问题上的真实立场。在中印经济合作的报道中,《印度教徒报》注重轻工业的报道,是从发展中印友好关系的角度报道,而不是从经济问题本身展开分析,专业性和指导性不强,和《印度时报》的相关报道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印度受西方政治理念的熏陶由来已久,而在西方的政治理念中,政府是民众监督、批评的对象,很难成为可靠的信息来源。《印度教徒报》亲政府的立场可能会削弱其公信力。而《印度时报》的反政府立场在民众中的号召力更强。

叙事缺乏系统性,说服力不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整体上缺乏内在逻辑性在新闻写作中的体现。《印度教徒报》的报道由于缺乏整体性的框架,导致在文本写作上只是消息来源的记录,背景资料的铺垫较少,读者很难从文本的阅读中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报社的立场。反观《印度时报》,不仅通过背景资料的取舍来强化或削弱事件本身的性质,而且还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对同一主题的报道像电视连续剧一样,通过一篇篇报道推进情节的发展,给读者造成悬念,让读者对中国下一步的做法充满期待,使读者无意识中陷入报纸营造的情景中,增加了报纸的说服力。

五、小 结

总的来说,《印度教徒报》对中国持友好的立场,并且尽可能通过主要议题的设置来体现其立场。但是,从新闻业务的层面来看,《印度教徒报》在报道技巧、报道的连续性、叙事的系统性上与《印度时报》、《印度快报》等知名报纸还存在一些差距。值得肯定的是,《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立场使印度舆论界能够回响中国政府的声音,避免舆论的一边倒损害中国的形象乃至中印关系的长远发展。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说,依靠国外媒体塑造国家形象比本国媒体更有效。如果在国际舆论界多一些像《印度教徒报》这样的媒体,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声望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印度独立后新闻业发展的四个特征[J].国际新闻界,2001 (5).

[2] 王生智.印度独立后新闻自由政策的转折点[J].国际新闻界,2009(4).

[3] 王辰瑶.论印度电视体制的转型[J].国际新闻界,2005(5).

[4] 宋晶.全球化语境下中印媒体对社会冲突的再现之比较[J].国际新闻界,2009(8).

[5] 赵瑞琦.印度时报的发展与国际传播特点[J].中国记者,2012(6).

[6] 魏建国:不同意中印两国“龙象之争”的说法[EB/OL].http://www. yicai.com/news/2012/04/1591133.html.

[7] 唐璐.印度英文媒体的生存环境及其中国报道[J].对外传播,2010(4).

[8] 张宁.日本媒体上的中国:报道框架與国家形象[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
资讯
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尼赫鲁执政时期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印度大国博弈策略偏好如何影响中印关系
迷失:基于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的分析
莫迪政府缺席“一带一路”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印度崛起对中国的挑战与双边关系
浅析“莫迪时代”中印关系的机遇与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