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刺,还是演出?

2014-04-29 06:52:45易中天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渐离刺秦排场

易中天

士为知己者死,荆轲要算一个。荆轲是“明星刺客”。

从《史记》起,荆轲的头上就一直戴着道德的光环,他的身上也被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和遐想。因为他要谋杀的是秦王赢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而且功败垂成。人们对赢政有多痛恨。对荆轲就会有多敬重;对弱者有多少同情,对荆轲就会有多少讴歌。但这是靠不住的,道德的判断从来就很容易遮蔽真相,做研究却要实事求是,不能感情用事。那就来作事实判断。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得知:荆轲是卫国人。他流浪到燕国不走,只因为热爱燕国的狗肉和美酒,以及杀狗的屠夫还有音乐家高渐离。这并不能构成所谓爱国主义的要素。也就是說,燕国的存亡,其实浑不关他的痛痒。这是他听了燕太子丹一番慷慨陈词后,愣了半天不说话的真实原因。

事实上,荆轲刺秦并非主动请缨,燕太子丹则是买凶杀人。所谓“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便一语道破天机。字里行间,蛛丝马迹,不容小觑。荆轲,是被当做“神风突击队员”的,当然,也可以换种说法叫“国士待之”。

事实上他的排场之大,成本之高,所用之费,十分惊人。徐夫人之匕首,樊将军之头颅;千金之礼品,督亢之地图;高渐离之击筑,田先生之筹谋。一切高成本又具有戏剧性的要素,在这里应有尽有,而且惊心动魄,光彩夺目。唯一没作交代的,是不知道有没有过行动前的沙盘推演。

这就怎么看,怎么像演戏。

没错,演戏。包括燕太子丹的“催场”,包括众人“皆白衣冠以送之”,包括临别之际痛哭流涕慷慨悲歌,也包括13岁就会杀人、但见了秦王就尿裤子的副使秦舞阳,都是必需的舞美、道具和伴奏。

是啊,刺杀秦王是何等机密之事,有这么敲锣打鼓的吗?就不怕秦国的卧底和线人?实际上,一次秘密行动的排场越大,戏剧性和仪式感越强,真实性就越弱。结果,作为“无韵之离骚”华彩乐章的荆轲刺秦,便成了燕太子丹编剧和导演的一场大型演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主题歌。

这种语境下的荆轲,已不是刺客,而是演员。可惜战场不是剧场,一旦“图穷匕首见”,那就必须动真格。然而正如武林高手鲁勾践所言,荆轲剑术不精,还不肯虚心学习,结果怎么样呢?秦王近在咫尺,他却一败涂地。抓,抓不住;刺,刺不中;追,追不上;打,打不赢。只能在遍体鳞伤之后,靠在柱子上说完最后的“台词”:赢政!老子本来就没想杀你,是要劫持了你做人质,让你跟诸侯签订条约的!

荆轲没有撒谎。燕太子丹的策划就是如此:劫秦是第一方案,刺秦不过退而求其次。这是燕太子丹的如意算盘,他其实很贪。

问题是,可能吗?

荆轲心里多半也没底。他迟迟不肯成行,恐怕就因为此。

但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会在内心深处呼唤悲剧的出现。何况太子已经起了疑心,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荆轲义无反顾地走向他的战场或剧场,哪怕明知不能全身而退,哪怕明知这不过一场真人秀。

是的,血溅王廷的真人秀。

(转载自《青年博览》)

猜你喜欢
高渐离刺秦排场
荆轲“刺秦”的动机探究
荆轲刺秦
《粤剧传统排场研究》评介
“家风”等十一则
杂文月刊(2020年11期)2020-12-23 04:11:30
不觉技痒
排场戏与邕剧的教育传承
戏曲研究(2020年4期)2020-07-22 06:32:50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戏曲研究(2018年1期)2018-08-29 01:18:48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最后一击
昆嵛(2016年4期)2017-01-13 02:58:16
这个刺客不太“冷”